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納粹鐵甲掃蕩歐洲,非洲大陸意大利囂張跋扈,遠東地區日寇屠戮中華,全世界各地飽受戰火侵擾。美國隔岸觀火好不快話。美國嚐到了甜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告訴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待到勢力的天平嚴重傾斜時,便是美利堅合眾國出手收割的那一刻。

可是,這一次恐怕不能再坐收漁翁之利了。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身披太陽旗的300多架飛機烏泱泱的出現在美國夏威夷島珍珠港上空。僅僅過了一個半小時,珍珠港便陷入一片火海。次日,美國正是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拉開始序幕。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被譽為二戰的重要轉折點,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堅定地站在反法西斯同盟的陣營中,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落幕,加速了法西斯軸心國的瓦解。可是,讓世人所不解的是:深陷戰爭泥潭的日本為何四面樹敵,公然挑戰世界強國美國。真的是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使其狗急跳牆、飢不擇食,還是另有隱情呢?

理想與現實

日本島國,不過彈丸之地。

在明治維新後,雖然日本工業革命迅猛發展,各行業更是百花齊放。但是,發展的高速也讓日本高層意識到資源短缺的短板。資源是發展的必要基礎,缺少資源,發展再快也要受制於人。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近代以來,英、法、荷等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力開闊海外殖民地。在殖民地的土壤上完成資本輸出的操作,更是攫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銀。這讓原本資源匱乏,剛剛完成工業革命的日本紅了眼。在軍國主義的教育下,一個個樸素的日本農村青年搖身一變,成為了殺人不眨眼的侵略機器。這雙貪婪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贏弱的舊中國。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這位曾經的學生和老師過了一招。他發現這個老師已經沒落了,那時的中國已經被日本視為囊中之物。1931年柳條湖事件爆發,日寇在一個月內迅速佔領東三省,輕而易舉地建立了偽滿洲帝國。面對不抵抗政策的中國,日本變得更為狂妄、更為膽大。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宣告著日寇全面侵華的嘴臉暴露在陽光下。囂張的日寇更是叫囂仨個月滅亡全中國。可是,僅僅是淞滬會戰便消耗了日軍三個月的光陰。淞滬會戰,雖然中古慘敗,但是狠狠的打了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一個響亮的耳光。

日本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何一個月可以輕鬆奪取東三省,為什麼三個月就滅亡不了軍閥混戰的中國呢?讓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自七七事變始,這場日軍號稱三個月可以結束的戰爭,足足打了八年,最終還是以完敗告終。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蕭條的日本

日本為什麼要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一方面是對於中國軍民的蔑視和狂妄自大,另一方面是日本深知自己不適合打持久戰。日本資源短缺,雖然侵華早有預謀。但是,小小島國能夠支撐這幫亡命之師多久,這是個未知數。

就算糧食資源國內能供應、礦石資源偽滿洲能夠夠供給。可是,最重要的戰爭資源——石油,是日本這個彈丸小國所缺乏的,也是這個贏弱的中國暫時無法開發的。

戰爭要繼續,戰車要疾馳,就要進口石油。日本的石油供應基本上依靠美國的支持。企圖以戰養國的日本到1941年時,可支配的外匯僅僅只有2萬德國馬克。中國的全面抗日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在日本作者小熊英二的《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一書中我們可以窺見深陷侵華戰爭泥潭的日本普通居民的生活:

全面侵華之前,作者家生活也不是多富裕,但是作者身為家中的小兒子可以去上學,下課後還可以下下棋、看看歌姬演出,甚至每週還可以去電影院消費。隨著經濟的繁榮,街道上店鋪林立,作者家也開了一家食品店,掙得錢足以繳納昂貴的中學學費。也是因為經濟的繁榮,日本的升學率開始升高。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這一切自37年的7月7日開始變了味道。在全面侵華開始後,作者家的店鋪很難買到汽油生火了,這之後連食用油和魚類也開始斷貨。

到了39年11月後,日本開始了強制的配給制,生活質量迅速下降。市面上連生存所必需的大米作物都出現米荒現象,政府甚至規定每次買米不得超過兩升。(一位成年男性一日所要消耗的大米約為0.25升)

持久戰拉跨了日本繁榮的經濟,使每個日本人的神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國內哀聲載道,國外進展艱難。

戰略

日本的既定戰略是北上和南下。

北上進攻蘇聯與希特勒的德國戰車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南下奪取英、法等殖民地。

深陷侵華戰爭的日軍眼看國力一點點崩盤,在中國很難短暫取得進展。將重新思考戰術戰略的實行。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日本的關東軍慘敗,這無疑不讓欺軟怕硬的日軍膽寒,經過利益權衡日本選擇了南下戰略。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南下戰略的順利開展,讓日本在這些殖民地佔盡了便宜。(當時法國已經被希特勒滅國,但是還在遠東地區保留殖民地)

美國的算盤

原本為日本提供石油資源的美國選擇在1941年7月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

美國國內凍結日本所有財產,禁止對日本輸出石油等戰爭資源。

美國率先表態,英、荷也紛紛響應。自此日本戰爭資源顯得緊張。

可是為什麼美國選擇此時對日本禁運呢?

一方面,日本戰時國力衰退嚴重,購買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日本選擇南下戰略,侵佔英、法、荷等資本主義同盟的殖民地。美國就算再怎麼冷眼旁觀,也不禁感到唇亡齒寒。

最重要的是,美國本想效仿前英總統張伯倫禍水東引。誰曾想到日本不敵蘇聯,在中國還毫無進展,更甚開始打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的注意。共產主義並未得到打擊,反而反噬自身。如此養活為患,實不可取。

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是利益衝突還是另有隱情?

美國的禁運讓日本更是雪上加霜,日本也清楚如果放任美國,終有一天會遭到清算,況且在歐洲戰場上美國也是多次拉偏架,令日本人很不爽。

先下手為強,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這是對陰謀家的報復。

各國之間相互利用,為什麼法西斯勢力能掀起震驚世界的波瀾?那是因為政治制度的差異導致世界各國存在間隙。英、法做夢都想消滅蘇維埃共和,於是採取綏靖政策,使得希特勒為所欲為,最後還不是馬奇諾防線被破,法國滅國,英國被轟炸的下場嗎?

美國想要效仿"禍水東引"的戰略,那日本當槍,到處抨擊共產勢力。可是沒想到槍走火,崩了自己的珍珠港。有因必有果,珍珠港被襲,是日本赤裸裸的報復。

日官修——《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廣西人民出版社,日小熊英二——《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美肯尼迪——《大國興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