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大概對二戰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否認中途島海戰的決定性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僅此一役,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遭遇“降維打擊”,美軍掌握了海上的主動權,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決戰中途島》直言自己是抱著一種責任感,真實準確地還原這一場舉足輕重的海戰歷史。既然,中途島海戰如此傳奇,自然各種著作、影視劇都不曾缺席,出於政治立場、認知水平還有感情傾向的差異,絕對的真相早已被掩藏在太平洋的波瀾之下,否者也不會有著名的“”珍珠港偷襲”的陰謀論以及中途島地“五分鐘”等等盛行於世的說法。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導演羅蘭·艾默裡奇是德國人,他的叔叔還曾是二戰時的德軍飛行員,但他在電影中無論是極力渲染的飛機員的形象,還是中國的平民,乃至日本海軍將領,都抱以客觀平和的姿態去呈現。這種反差更能傳遞出和平的可貴吧。

說是再現中途島海戰的真相,不如是說是撥開歷史的迷霧,將同一事件從不同維度去解讀,獲得我們想從歷史中反思的“真相”。從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歷史的巨輪就從山本五十六那句“我們只不過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開始轉動了。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果然,一語成讖,雖然就戰略目的而言,日本偷襲珍珠港是一次輝煌的勝利,但山本五十六預言這也僅能給日本最多帶來一年半的領先優勢,而實際上,從此刻就已經奠定了日本戰敗的結局。因此,從偷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海戰,只不過是日軍在末日前的狂歡。中途島一戰,徹底暴露了日本必敗的理由。

日本必敗理由之一:

號稱“忍者”的日本人因患上了“勝利病”而忘了本

《孫子兵法》說“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上半句說的就是“忍”。日本著名的“忍者”思維正如字面意思所理解的,就是隱忍。

然而,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和自信之後,也滋生了野心妄圖稱霸世界,對中國開戰,拉開太平洋戰線,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六個月日本海軍取得的勝利,讓全軍都犯了了傲慢輕敵的大忌。

如果說,憑藉出其不意和一時之勇獲得了暫時的優勢,那麼源自日本國民性的

“非理性衝動,這導致了軍事行動的隨機性和自我矛盾……”簡單來說,就是日本海軍憑藉自己優勢的海軍力量,因而魯莽地低估了美軍,並一廂情願漫不經心地假設戰爭結果,驕傲自大向來在戰場上都是禍患的基因。

日本必敗理由之二:

偷襲珍珠港貴在先發制人,中途島輸在了後發制於人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無論是電影《珍珠港》中的故事渲染還是真實的情況,大概對日軍突然襲擊的基本設定不會有出入,這也是《孫子兵法》中的“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日本偷襲的那天正是週日,美軍都還在週末度假呢。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但事情到了中途島,美日掉了個,美軍無論從情報上還是對日本戰略戰術的分析上,都做到了十足的把握,尤其是對情報的分析,只有少許的偏差。美國戰前飛行員的技術參差不齊,但其中的麥克拉斯基、百斯特還有沒有去演繹的加萊赫、薩奇都是當時頂尖的飛行員,戰後美軍飛行員技術傳遞很快,通過整體培訓體系反饋還有飛行員的自主應急訓練等等,都讓“人機合一”成為可能。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而此時的日本海軍在幹嘛?

山本五十六的動向,美軍一清二楚,但是在他自己面前卻是一團迷霧,甚至在他本人身上還有籠罩的悲觀情緒。雖然從戰略上而言,日本分兵部署將總體優勢變成了局部劣勢,但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日本海軍做不到對美軍“知己知彼”,不僅在情報上處於劣勢,更是武斷地忽視了美軍在短短六個月時間內的巨大進步,這種進步是技術硬件和作戰思維兩方面的。何況,還有一群為了信仰而戰的飛行員們。

日本必敗理由之三:

戰前兵旗推演的上下級之爭,卻暴露出僵化的軍事觀

二戰中不可不提的轉折點《決戰中途島》日本究竟敗在了何處

在《決戰中途島》中有個細節,非常有意思,小小的故事雖不起眼,卻精彩地演繹了日本森嚴的上下級關係。在戰前兵棋推演中,多次呈現的結果對日本不利,年輕的軍官雖然大膽說出了自己的假設,然而面對的卻是上司的呵斥,為了所謂的顏面和討國人歡心,山本五十六一錘定音被美化過後的結果。

中途島海戰中,南雲忠一的優柔寡斷與美軍的硬漢作風和靈活的作戰形成強烈的反差,當初偷襲珍珠港還未炸燬油罐就下令撤退的人也是他。雖然,他的一系列神操作,將日本拖向了深淵,但陰差陽錯的,他卻是改變歷史走向的一個關鍵點,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沒換到自己想要的武器,卻換來了美軍的雷霆之擊和四艘航母的烈火焚燒。

實際上,當中途島海戰失敗後,日本也是竭力掩蓋戰敗的事實,昭和天皇下令藤紀三郎對外宣稱獲得大勝,日本電臺更是大言不慚地宣稱“日本已成為太平洋上的最強國”。

軍事上的短視和幼稚,必然會自吞苦果。而對正義的倒行逆施,尤其是對侵略戰爭的本質、滅絕人性的濫殺無辜,最終也迎來了歷史的審判,這是這贖罪和自悔,日本人似乎又一次缺了席,看來教訓地還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