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封丘青陵台 千古感人爱情

青陵台是距今两千多年前建于下邳的一座高台,台高三丈,建台的人就是战国时期臭名昭著的昏君宋康王。 《东周列国志》载宋王偃,宋国第三十五任国君,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弟,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立为王。 相传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就是宋偃首先发明的“万岁”一词,每到临朝,金殿上的文武百官就会像触电一样猛跳起来,高呼“万岁!”紧接着,殿外的卫兵和老百姓一起发喊,直喊得地动天摇。此人不但穷兵黩武、更是荒淫残暴,史志载:“多取妇人为淫乐,一夜御数十女”。可见其暴虐无道,人称“桀宋”。 宋康王建 “青陵台”的目的,是为了他能每天站在台上观看附近桑园中的采桑女。在明人索承学吟诵的《邳州八景》中“陵台夜月”所描述的,就是当地人流传的“韩凭与何氏”至死不渝的凄美爱情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一个阳光明媚、暖风徐徐的春天,宋康王偃,带领部下来到了下邳城东郊青陵台。(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城东宋花园村)。宋康王在高台上看到一个采桑女容貌俊秀、清纯脱俗,堪称绝代佳人。


新乡市封丘青陵台 千古感人爱情


宋王顿时产生了爱慕之心,想不到乡野之间的女子竟赛过他后宫的数百佳丽!为此而痴迷久久不能忘掉,他一天几遍登上高台观看采桑女的身影,越看心中越充满占有的欲望,一心想得到她。宋王立即派人去打听这是谁家的女子,差官来到桑女之家韩丘村,得知这一女子是宋王舍人(随王身边小官)韩凭之妻何氏。差官威逼韩凭要他把妻室献给大王。韩凭无奈与妻商量,何氏知道内情后,坚决不同意。宋王一听何氏不从,立即派人把她抢来,禁于台上,宋王向何氏提出成亲,何氏作《乌鹊歌》来拒绝宋王:“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宋康王看到威逼不成,便派兵逼韩凭自杀,斩断何氏对丈夫的依恋。


新乡市封丘青陵台 千古感人爱情


宋康王把何氏带到青陵台上,以荣华富贵利诱想让其顺从,并告诉她的丈夫韩凭已死。何氏听后悲痛欲绝,哭道:“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以此拒绝成亲。宋王一听大怒,说:“我乃一国之君有生杀之权,可叫你荣华富贵,也可以把你杀掉,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何氏含泪对宋康王说:“让我先祭亡夫,后随大王吧。”宋王一听大喜,便应允何氏的要求。宋康王想不到的是,何氏趁拜祭过丈夫的亡魂后却从高台上跳了下去。宋康王伸手去拽,已经晚了。此时,天空突然黑暗,升起一轮明月,宋王惊吓逃离青陵台后,天又明亮起来。 从此青陵台上的贞魂被记入了史册,以后,每到周年的时候,不管是晴天或阴天,只要站在青陵台上都可以看到头顶上有一个月亮。当地人恨宋王之残,怜韩凭之冤,敬何氏之贞烈,于是在青陵台上为这对夫妻立起了纪念碑。


新乡市封丘青陵台 千古感人爱情


如今青陵台已在岁月的剥蚀中不复存在了,但发生在青陵台上的凄美故事还一直感动着人们。“陵台夜月”便成了下邳人数千年传诵的一个感人的典故。青陵台的故事随着人们的美好理想,不断加入神话的传说。"相思树""鸳鸯鸟"的传说就这样很快在海内外流传开来,现在已成为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大中华文化圈,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妇孺皆知的传说故事,也是历代爱情故事的典范,多少文人骚客笔下的讴歌对象。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白头吟》云:"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咏青陵台》诗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依暮霞。莫许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过青陵台有感》:"韩凭夫妇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情抗君王。"《搜神记》、《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彤管集》等古籍更作了精彩描写。"相思树""鸳鸯鸟"早已成为人们相亲相爱、生死不渝的象征。青陵台的爱情绝唱流芳着千秋万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