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2020届考生,明年要不要复读?

游戏人间1


2020年是最后一年文理分科的高考,原则上其实不鼓励复读,但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学生耽误了学业怕考不好其实可以理解,如果复读的话有几个好处:第一,2021年的高考为3➕3模式或者3➕1➕2模式,除了语数英三主科外,另外三门从六科中选出三科来学习,可喜的是很多学校依然保留了理化生和史地政组合,也就是之前的大文大理,这样复读的话可以直接进这样组合的班,第二,本人现在正在教高二,所以比较熟悉,2021年高考的这一届学生人数比往年正常人数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全国普遍都少,为什么呢?这一届学生属羊,羊年人们不愿意生孩子,属羊的不好是民间传统说法,明白了吧!高考人数减少但是各大学招生人数不会减少,大学还在扩招,考上个好大学的难度系数比往年要低很多,这是现实的好处,如果复读那挤在2021年的高考队伍里还是很沾光的,第三,因为2021年的高考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次招生,各项制度不完善,没有经验可期,报志愿上肯定比往年要容易,有漏可捡,而且各大学想必也不会那么严格明确招生要求。基于这三点,我建议复读,另外,我亲身经历,复读大理改大文,带着语数外的优势高考有惊喜哦!


袁氏联谊会长


不得不承认,你们都是大神啊。

这都是什么操作啊,题主什么情况也没说,你们怎么能确定重不重读呢?

至少得说你是学文学理,打多少的分,自己目标分数或学校是多少吧。

这种提问法,我只能仰望星空,它是那么深邃……再次感谢吧😊

希望您重新提问。


辅导员范儿


问题问的有些笼统,结合自己经历谈一下,彼时和此时情况肯定有很大差异,仅作参考。

我高中是98届,第一年高考,因为传说中的高考必下雨,下雨没关窗,有点着凉,严重影响了发挥,考分出来刚刚过一本线,后来决定插班复读。当时的心理压力比较大。

首先,复读的日子是很难熬的,痛苦程度不仅仅是把高三的日子重复一遍那么简单。高三复习阶段,题海战术下,知识点反复在各种题型里出现,最后往往烂熟于心,所以是成绩提高最快的阶段,很多同学三模成绩会比一模成绩提高一百分都不止(当时大规模模拟考试是三次,现在情况不大清楚)。在这样的背景下,插班复读生心理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一模一般试题会更简单些,开始阶段插班复读生成绩一定是遥遥领先的,但二模后,应届高三生就会赶上来,三模时应届尖子生就会考出匪夷所思的成绩,插班复读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第二次高考,如果你心理素质比较好,临场能正常或超常发挥,那就能考取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但因为心理压力大,再次折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再谈一下毕业后的事。现在基本上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本科毕业后往往不得不再继续读硕士,还有些适合搞科研的会读博,进高校或科研单位。

当初河南7岁上小学,硕士毕业后就26、27岁了(学术性和专业型硕士学制不同),找工作时年龄可能会成为劣势。到工作岗位上年龄也会在无形中成为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

以上种种,都是自己的一点感悟。其实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家庭条件、学习基础、高考失利原因、年龄、性格、性别不同,复读对你的影响也会千差万别,别人的经历只能做为你的参考,千万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想法,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无论结果如何也只能是自己接受而不是别人。想清楚后,干就完了!

河南考试真的不易!!!

祝每一位复读生都能成功!加油!






小米的爹底


2019年高考河南考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2020年考生较之去年只增不减,作为第一人口大省、高考大省的河南而言,预计明年考生人数仍处高位,竞争之严酷由此可见一斑;再而言之,“三分志愿七分考”,只要专业对路,纵然读不了一二本,合适的专科学校就读,未来早就业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因此,尽量不要复读。


淅水清流


题主给的信息比较少 不便于个体分析又不能以偏概全谈整个河南应届考生。在这里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个人是否“适合”复读。

具备复读能力的人的特点有哪些呢:

一.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河南考生多,大家压力很大,很多学生或轻或重患有肠胃和颈椎等方面的疾病。比如我就是河南平顶山的,高考前就下定决心,无论结果如何,绝对不复读,因为怕自己身体承受不住。不要为了所谓改变命运,把自己的身体毁了。

二.心态平稳

心态在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量。我班上一位复读的同学平时都能考年级前三,结果高考时太紧张没发挥好考了年级二十左右。听说他复读的一年里压力都很大,总是会去找老师,同学谈心。好在他基础确实好,也努力,最后还是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复读的心境毕竟与应届不同,更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加上懂得自己的感受的人不多,需要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把心态保持稳定是致胜关键。

三.自制力强

人在事后总会有当时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的感觉并且会认为如果能重来,自己一定能怎么怎么样。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重蹈覆辙。复读也是一样。我没少见复读生不努力高四过得轻松的同学,也清楚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这次重来的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制力。

而自制力的影响因素,有内心的驱动和本身的学习习惯乃至性格。

如果当真抱有坚定的信念一定要通过高四一雪前耻的想法,背负着家人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会更有动力,在迷茫时也能尽快找到方向。

而个人因素也很重要,有些同学上学一直浑浑噩噩,可能已经丧失了深度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时候选择复读,很大可能不会有太大改观,倒也不用浪费青春。


没有复读的人生并不是不完整的。

现在一切都没有定论,何必怀有复读这个想法给自己找一条“后路””呢,把这几十天利用好,河南学子一定可以!


new表达者


那要看你自己!

有的同学就是认定了985名校,不管疫情是否影响,都会死磕到底!

像我们学校

17级的一位学姐,就是想要学医,就是要上同济医学院!但是她与同济医学院只差一分,同济的招生老师也和她打电话联系,问她是否服从调剂,到其他专业。但是,这位学姐果断的拒绝了!又复读了一年,成功考入同济医学院!同济的招生老师为此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我们高中校长,表示我们学校的学生确实不错,并且打算来年继续招收优秀的学生。

还有一位18级的学姐,复习后考到了南大。

其实,我们学校每年都有通过复习考到985名校的学生!

这就是一些人,想跟自己死磕一下,想要个看得过去的成绩!

所以不管是否有突发情况,只要自己想要的还没得到,总有一些人不会轻易地把这一篇翻过去!

如果你是担心因为疫情原因在家上课、学习并没有达到足以应对高考的水平。那么只能是你自己得原因,你要不要跟自己死磕一下呢?

你在家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吧,自己心里清楚!

这说明你自己的水平还不行,你自己问问自己这是将来会考到985、双一流名校的水平吗?这些名校就招收这样的学生吗?

不要太高看自己,要不然你就是你自己的于勒叔叔!

也不要总去抱怨过去的蹉跎,要不然你就是自己的祥林嫂!

怎么办?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我邻居家的孩子今年也是高三,河南的,他在高三的冲刺班。早上起的早,晚上睡的晚。在一张张的做卷子,对答案!

没错,现在已经是冲刺阶段了!距高考也就70天左右吧!是做卷子巩固的阶段!练手感的阶段!绝对是过完年后的黄金时期!

其实我也想去复读,但是没人同意!我也想创造学姐们那样的励志故事!

但是并没有,去复读,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家长们认为我考个双一流已经很不错了,殊不知,在校园榜上,我都在最后。前面的都是名校!可我曾经也在前面啊!这种痛不经历怎能理解!与其说是痛,倒不如说是一种遗憾!一种没有淋漓尽致、没有登高独望的残缺!

到了大学,才发现一切都不能改变了,自己是如何的渺小!虽然我还是家里人的骄傲,但我更觉得是家里人的“于勒叔叔”!因为我自己知道,一切都不能再改变了!我跳了这么高,以后也只能这么高了!

再回去,从头来?你在看玩笑!个人怎么能扭转的了呢?

我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见到了一位专科学长,他是从外校来的,专门找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的!他就在纠结自己大学也荒废了,要不要重新从高中开始!

你可能会觉得荒谬,但事实即是如此。一个大学快要毕业的人,竟然会想着一切从头来过!

我想起了高中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在大一寒假时去找他谢师恩,他们会在一起回忆起上一年的拼搏历程以及分享大学的各种事物。这其中许多同学都说,要是我能再回到那个阶段,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你要再勤奋一些,再勇敢一些,再努力一把!

当时这话就全当耳旁风了,没有经历怎能明白。待明白时,已无法挽回。

我也佩服那些没有来大学报道的人,我也幻想着自己当时要是怎么怎么就好了!

但幡然醒悟一切都已过去,而那过去的将不会再来!

如果你是担心因疫情原因,试题出卷风格变化导致失利,那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不管试题怎样变化,总有高分,虽然不是你!

好了,总结一下吧!

不要去幻想森林里的另一条路(不要去抱怨当时要是怎么怎么就好了),不要去幻想海边驶来的船上刚好有于勒叔叔(不要太高看自己,眼高手低。你不是黑马)。

坚定走自己的路,重拾信心!

抛掉过往的荣耀和失落,

放下明天的虚荣和泡沫,

着眼今天的当下和此刻!

以我的经历,在此及以后的阶段,要多做题,成套的做题!

每天早上做语文试卷一套,目标分数120+。

上午着力提高理综/文综,并将成绩稳定在240分以上。成套的做,找题型!

每天中午做数学,只做选择、填空和压轴的两道题。时间充足就全做。目标分数120+。

下午做英语,有时间的话写作文,没有的话,要看题,在吃饭时构思。特别的,字一定要写好、练好!!!目标分数120+。

总分期望:600+

晚上对答案,改错题,做笔记,翻课本。

好了,以上都是个人见解,看看,听个故事就好了!毕竟我也不能成为你们的榜样!

谢谢你的这个问题又让我回到了热血的高中时代!

我知道它并未远去,一直在我的血液里!

那是一种刻印,一种成长!


经世济国


高考改革17年拉开序幕,考题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脱离大纲,复读不确定因素更多,能走就走,专科也要走


精彩的海


现在先不要考虑复读的事,一旦你想着要复读了,就很难保证你在今年高考前会全力以赴。从现在开始到高考前定好目标,每天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不论多难都坚持下去,首先为今年即将到来的高考竭尽所能,如果最后的结果仍不如意,建议去复读。复读一年若是能考个985,以后无论工作,或者有读研甚至读博的想法,都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若是复读一年还是未能如愿,至少也不留遗憾了。举个例子,你的同班同学高考第一年考了一个双非一本或者二本,然后你复读了一年考了985,他比你早一年大学本科毕业,然后你毕业后保研了,而那个同学又辛辛苦苦复习一年甚至二战都不一定有你上的学校好。希望你能够明白我的意思,不管任何时候,我希望你能够全力以赴。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草莓味的小姑凉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调整心态,破釜沉舟去备考,早一年考上,赢得的是时间和机遇,复读一年,付出的是年龄和时间。



教师邦


能考上学就不要复读,人生很短,我就是浪费在了复读的路上,关注我,私聊给你讲讲[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