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演员卢燕马上满93岁了,

还在舞台上演戏。

今年9月,她再次在舞台剧《德龄与慈禧》中扮演慈禧一角,

巡演北京、上海两地。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德龄与慈禧》剧照




她1927年1月出生于北京,

是梅兰芳先生的干女儿,

是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的闺蜜。

她20岁赴美,31岁为人妻母、事业有成后,

中途改行,勇闯好莱坞,

是第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好莱坞华人女演员,

也是奥斯卡奖的第一位华人评委。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美国前总统里根称她为“好莱坞的中国明珠”,

影帝马龙·白兰度钦点她和自己演对手戏,

意大利电影大师贝托鲁奇称赞她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1957年美国电视剧《枪战英豪》剧照

她最先发现了李安的导演才华,

在好莱坞引荐了巩俐、陈冲、邬君梅、章子怡……

她帮助中央电视台首次采访奥斯卡颁奖礼,

帮助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邀请国际评委,

几十年来,她亲自采访好莱坞一众明星,

给国内的观众介绍西方电影,

有人说,没有卢燕,

华语影坛的繁荣可能要延后二十年。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2018年,卢燕获亚洲世界电影节颁发的终生成就奖,摄影:Michael Tran




70岁后,她依旧日日磨练自己,

背剧本、锻炼身体,随时准备登台,

年纪愈长愈活跃,

在多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中演出、客串:

《乾隆王朝》《如梦之梦》《摘金奇缘》……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如梦之梦》剧照(摄影:李晏)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摘金奇缘》剧照




借《德龄与慈禧》巡演的机会,

我们面对面采访了卢燕,

93岁高龄的她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什么作品,

希望未来还能继续有机会在舞台上演戏。”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卢燕的状态好得和她的年龄几乎不相称。93岁的人,能熟练地使用电脑、iPad。前一天晚上演出结束后,和年轻演员一起庆功到夜里十二点才躺下,第二天早上八点就起床开始工作。

看书看字不需要老花眼镜,吃东西不需要忌口,饿了吃蛋糕,热了吃冰棍。两年前,她还重新考了驾照——加州的法律规定,每隔几年驾照就要更新一次。

“不过现在我开车不多了,”她笑道,自觉反应速度在变慢,“最近两年尤为明显。”演戏对她来说,有点像和时间赛跑。她要争取在自己脑子还记得住词、腿还站得住的时候多上台,尽量弥补自己在年轻时错过的机会——她错过的是太多了!

1960年代的卢燕,初相见时,是让白先勇都怔住的美人,“净扮的鸭蛋脸,水秀的眼睛”,活脱脱一个玉卿嫂,白先勇感叹,“没料到想象的人物竟在眼前。”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然而,1960年代的好莱坞,没有华人的地位。卢燕是在黄柳霜(1905—1961)日薄西山之时被好莱坞注意到的,他们的影片中总是需要一些东方角色来跑龙套,却绝不愿意让中国人唱主角。黄柳霜已是移民第三代,从1919年踏入好莱坞到1961年去世,参演影片60多部,绝大部分仍然是演配角。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卢燕尽自己所能,在好莱坞取得了彼时华人女演员所能取得的最大突破。在各种美国电影、电视剧里辗转演了三年小角色之后,1960年,她终于有机会主演了抗战题材的黑白片电影《山路》,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电影里有对白的华人女主角。

业界对她进行了极大的肯定,说她的演技“从容,自然,可爱,生动,使人改变了过去对中国女性的陈旧观念”。然而美国观众却并不买账,他们对在大银幕上看一个黑白的中国抗战故事并不感兴趣,影片票房不如人意。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山路》剧照




1961年,马龙·白兰度自导自演《独眼龙》时,因为欣赏卢燕“自然纯朴”的表演风格,钦点她和自己演对手戏。没想到,后期剪辑的时候,卢燕的戏份被一删再删。120分钟的电影面世后,卢燕只剩两个镜头,50分钟的电视版播出时,卢燕的镜头被删至全无。

1960年代中后期,卢燕开始把演艺事业的重心转回国内,并且大放异彩。《董夫人》(1970)助她赢得第一个金马影后,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看过影片后评论,“她的表演,集美丽、魅力、华贵、庄严于一身。”

邵逸夫邀请她首次出演了慈禧,此后,她先后四次扮演这个角色,成为这个历史人物最经典的诠释者。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在美国,卢燕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中美文化交流上。

电影《音乐之声》、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经过她的推动引进国内的。《拾玉镯》、《武家坡》、《打渔杀家》、《牡丹亭》等京剧折子戏的英文版是她翻译出版的。

她的母亲是京剧第一代女老生,比孟小冬资历更深,是与余叔岩、言菊朋相提并论的人物。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学女老生,便是请卢燕的母亲开蒙。卢燕和母亲在洛杉矶创建了“洛杉矶京剧社”,去大学里示范演出,一做就是28年。

1959年,她加入了好莱坞电影工会,1960年代,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协会吸收为会员,有了对奥斯卡评选的投票权,成为华人第一人。1994年,她晋身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卢燕和巩俐,中间为美国作家芭芭拉·罗宾逊

她还记得第一次看巩俐的戏是《菊豆》,“很可惜,这出戏当时(在美国)没有人代言,没有人宣传,假使那个时候她能出现的话,这个金像奖一定是她的。”

1982年,她在纽约大学看到了李安的学生作业,非常欣赏,在好莱坞一再推荐。“可是怎么推荐都没有用,那个时候好莱坞不重视华人。”看到《喜宴》的剧本时她非常喜欢,当时剧本还没有得奖,卢燕跟李安说,这个戏只要你拍,我就愿意来演,不要片酬。

“那个时候没有人理我,只有你理我。现在大家都围着我转。”成名之后,李安这样对卢燕说。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卢燕与李安




但卢燕不愿意居功。“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实质性贡献。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只是在他们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看到了他们。”

奥斯卡评委一事她也努力澄清。“我只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协会的会员,凡是会员都是奥斯卡评委,只要做到三个十年活跃在电影行业,就能获得终身投票权。我入会的时候也就3000多人,现在有8000多人。奥斯卡评选有分工分组,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支力量。”

她最投入的是演戏,而她对待演戏的敬业程度令人难以想象。2009年,她参演王全安的电影《团圆》,有一个场景需要她身处冰水,当时天气已经很冷,82岁的她二话不说,一直待在冰水里泡着,直到这场戏拍完。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电影《团圆》剧照




2014年12月底,她参演大陆版舞台剧《如梦之梦》。这个戏以时间长著称,演出长达8小时。彩排时一天要排将近十二个小时,从早上开始,排到半夜11点多,88岁的卢燕全程待命。正式演出开始后,她连演三天。

《德龄与慈禧》在大陆首演时是2008年,那时卢燕已经82岁,表演之兢兢业业已经令观众折服。谁也没想到11年后,还能见到93岁的她一如既往地在台上诠释这个角色。

陈可辛说,他更喜欢叫卢燕的英文名”Lisa“,而不是”卢燕老师“,”因为她经常为了演戏到处飞,充满活力。她数十年来对华语电影和华人艺术的热情和贡献,是我们所有华人艺术工作者的榜样。”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82岁时在《德龄与慈禧》中演慈禧(摄影:李晏)




以下为卢燕的自述:

我本名卢燕香,是从唐诗里来的,“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是我母亲请一位清末民初的诗人樊增祥起的名。这位诗人是当时的大才子,特别迷梅兰芳先生的戏,我出生前他在梅家当诗文家教,帮梅兰芳先生修改戏文曲词。

我从小就喜欢京剧,想当一个京剧演员。我父亲是京剧票友,我母亲是当时的“坤伶须生泰斗”李桂芬,是第一代女老生,曾经名满京华。

我妈妈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表演演说家。怎么说呢?我今天在台上一出台,就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物的个性,这和我妈妈很有关系。

我从小就受到她的训练,得过很多演讲的奖杯。每次学校有演讲比赛,我在家里把演讲稿写完,她给我改,然后叫我一遍一遍地给她念,给她做,她就改正我的读音,语言的速度或者表现,还要改正我的姿势。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后排左一为卢燕,前排中间为卢燕母亲李桂芬




梅家寄居九年

因为抗战爆发,我6岁时随父母南下上海避难。后来战事吃紧,卢家人都撤到重庆去了,我的父亲身体不好无法成行,我们一家便留在上海。可是没有多少时候我父亲就故去了,只剩下我和我母亲两个人,那是1937年,我11岁。

我的母亲跟梅兰芳夫人福芝芳是金兰之友,情同姐妹。她邀请我的母亲带着我,到他们家去跟他们一起生活,并且认我做了干女儿。这样一住,就是抗战八年,加上胜利以后住了一年,我在梅家一共住了九年。

梅博士我称为“继爹”,梅夫人我就跟着葆玖(梅兰芳的小儿子)他们一块儿叫“香妈”。我的父亲早逝,梅兰芳先生对我影响很大。

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严父,而是一个很慈祥的父亲,是个非常可爱的人。我对继爹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爱国的情怀,做人的方正。他常常说,假使有一个人到你家里来,你察觉到他有需要了,不要等他开口请求,就去帮助他。

那段时光,正好是梅先生为表达抗日之心,蓄须明志、赋闲在家的时候。他见我一遍一遍听他的唱片,对京剧昆曲着迷,就主动教我学戏。

我14岁第一次登台,演出二本《虹霓关》,身段怎么做,台上怎么走位,都是梅先生一笔一笔教我的。

记得那次是在上海的黄金大戏院演出,葆玖也是第一次登台。那时他8岁,梅先生和梅太太决定说要看看他是不是能够承继衣钵,给他安排了一出戏,登台去演,由我的母亲教给他唱,唱的是《三娘教子》里头的小倚哥。

他们看了演出之后,就觉得葆玖将来应该学戏,我不应该学。因为我在台上的表现不行。我记得演完了戏下来的时候,我问继爹,我今天演得怎么样啊?他说,嗯,都做了,都对,就没到家。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梅葆玖和卢燕




梨园梦碎,曲线救国

我母亲跟我说,你的嗓子条件不好,也不机灵,往后你就在学校好好地念书就好了。

我上的是教会学校,我母亲叫我住校,所以只有在礼拜六礼拜天回家看一看,而且早早就得返校。教会学校的校长是外国人,所以我的英文就学得比较好。

中学毕业以后,我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那时交大的理工科是最好的,管理系也是最好的,有铁道管理、实业管理、财务管理,我念的是财务管理,就是现在最风行的MBA。

我的演艺之路可以说是从交大开始的。我参加了学校的话剧团,一年公演两次。我在《雷雨》里扮演四凤,很轰动。1947年,我因为随家人赴美离开了学校,若不是这样,我还会参加《原野》的演出,扮演女主角金子。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念惠中中学时演现代话剧,左起:王琴琴、殷维良、卢燕


除了话剧团的演戏外,学校其他活动我都没时间参加,因为我是工读生,要去外面兼职。尽管那时学校学费不高,住宿也不用花钱,可零用钱还是要靠自己挣的。

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大光明电影院招“译意风(earphone)小姐”,一天工作两个小时,在电影放映的时候现场把英语片的对白翻译成国语。我非常喜欢电影,就去考了,一考就考上了。

这个工作其实不是很容易的,电影都是战前留下来的,也没有剧本,也没有字幕,什么都没有,事先看一遍之后,就要去戏院里头翻译。

一共有四位“译意风小姐”,各自负责不同的场次,每做四天休息一天。有早上10点场、下午14点场、17点场、晚上21点场。我做的大多是傍晚或者晚上那场,因为早上要念书。

四个人里我年纪最小,其他人都30多岁了,其中有一位张小姐,后来我才知道是张爱玲的姑姑。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解放前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




电影院里同一部片子,一放就是半个月、一个月。每天都是翻译同样的戏,所以我就有机会去研究,这个镜头是怎么摆的,这个人物表演的分寸是怎么样的。

在翻译的时候我也很过瘾,因为我可以演很多很多的角色。我工作起来不像别的小姐们,她们只是做一个翻译的工作,把意思讲明白了就可以了,我坐在那个黑房子里头翻译的时候,就像演独角戏。

电影里的人物要是哭了,我也哭了,要是笑了,我也真的笑了。而且男的声音低一点,女的声音高一点,好像真的是剧中人在那说话了。弄到后来,有些人来买票,专门指定说“我要买卢小姐(做翻译那场)的票”。

这是我从事的第一份职业,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工作。可惜后来因为出国,就没有再继续做下去,很不舍得这个工作。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右起:卢燕大女儿、卢燕母亲、卢燕




异国他乡,艰难求生存

1947年,我和家人初到美国,落脚在夏威夷。因为生活的问题,我没有能继续完成我的大学学业,四处打工贴补家用。

我在美国的头一个工作是当记者,那个时候在檀香山,本地的报馆只雇了一个人来写稿,我的文笔很好,反应很快,国际新闻、当地新闻、社会新闻,全是我写,一个礼拜出一张,四个版面。

我写过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中途岛会面,商量作战方针。宋美龄第一次访美,征求美国各界的合作,我也去采访她了。飞机落在军事基地里,外头的人都不能进,我是记者身份,可以进。给她献花、照相,她可能还诧异,觉得应该是有身份的人来接她的,怎么一个小丫头跑来献花、照相。

我还做过小学教师、化验员、播音员、解说员……后来我找到一份跟我的财务管理专业有关系的工作,在夏威夷最大的一家医院——皇后医院做出纳。

我算学很好,不用calculator(计算器),可以直接心算,做事情又很负责任。院长对我很欣赏,四年里,我从一个小小的出纳员升为查账员,最后升到预算主管,等于是整个医院的第三把交椅,所有的预算,我不签名是不行的。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卢燕和大女儿、二女儿




那个时候,生活也解决了,事业也有了,家庭也有了,还有了三个孩子。但是我每天去上班,坐在那儿和数字打交道,觉得很枯燥,很不快乐。我还是想念做演员的感觉。

有一天,我看到报纸上说,好莱坞有一个戏要来檀香山拍外景,招群众演员。我很兴奋,立刻就去报名了。

报名的人很多,我被选中了。副导演叫我第二天到剧组来报到,还特别要求穿上泳衣,早上五点半就来。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己身材好所以被选中,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天,副导演带着我和另一个穿着泳衣的男孩来到海边,要求我们两人坐下不要动,说完就走了。我就这样在海边坐了一天,至于好莱坞的人怎么拍戏,完全没看到。

后来片子上映,我满心欢喜地去电影院看,满银幕地找自己。终于在一场戏里,我看到了远方的两个小点儿,我只是其中一个。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年过三十,进军好莱坞

1956年,因为我的丈夫工作变动,我们全家搬到了洛杉矶。

离好莱坞更近之后,我越发不能忘记我的演员梦,平时老念叨“要是”我做了演员多好。

我的丈夫跟我开玩笑,他说你现在多大了,你老想着你会演戏。要不你去试试吧,试试以后如果不成功,你就没有遗憾了。

我的母亲那会儿也没有再阻止我了,她说你既然这么喜欢,那就去试一试,孩子我帮你带。

在好莱坞想入行,必须先拿一个学位,有一个专门的训练,于是,1956年,我进入加州帕萨迪纳戏剧学院进修。那是一个很出名的学校,1940、1950年代出了很多有名的明星和导演,我是那个学校招收的第一个中国人。

我的丈夫其实觉得我是不会成功的,因为那时候我都已经31岁了。他说好莱坞的美女成云,你那么老了再开始,我想机会不大。

1958年,我从戏剧学院毕业,成为那一期最优秀的毕业生,在毕业公演时担任主演,学校请来了当时的百老汇名角杰瑞·阿度为我搭戏。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1958年《中国娃娃》剧照




我们的毕业大戏,挑选了一部东方题材的剧本《八月茶室》,全日语演出。我不会日语,怎么办?刚好有个来自日本的朋友,我让她用日语把台词说一遍,我录下来,回去之后再揣摩,就这样完成了这个戏。

公演了七天,场场爆满,当时美国最著名的女影星玛丽·毕克馥也来观看了演出。谢幕的时候,还有日裔观众跑上来拉着我的手,连声说我演得很好,说我的日语“有东京味儿”。

不过事后我回想,觉得这可能算不上表扬。我的角色是一个日本艺伎,艺伎出自京都,京都腔跟东京的口音是不同的。因此这次经历反而提醒了我,演人物一定要仔细研究出处。不能扮演英国绅士却说着曼彻斯特的口音,在美国,波士顿、纽约、加州各地的口音也完全不同。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1962年《死马骑手》剧照




因为这出戏的成功,我被校长推荐到了好莱坞,给他的一个老校友的电影试镜。那是我接到的第一个好莱坞角色,在电影《飞虎娇娃》里扮演一个东方酒吧女郎。

导演一开始不肯用我,说我看上去不像一个酒吧女郎。我回去换了衣服,重新打扮,导演还是不肯让我试戏。我想了想,很诚恳地跟他说:我现在刚毕业,校长介绍我来,我只认识你一个人,如果我没有一个工作,就拿不到演员证,就不能再找其他的工作,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试一试?

导演终于答应了,一试,觉得挺好,就把这个角色给了我。演完以后导演对我说,你很有天分,你的前途会很光明。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陈冲、卢燕和Russell Wong(李连杰的师弟)




不卑不亢,为华人抗争

那个时候我在好莱坞,做事非常认真卖力。从来不迟到,给我的台词,我背得滚瓜烂熟,要是导演有什么要求,我也可以临时改变,满足他的要求。

而且,轮到我的戏份时,常常拍一条就过了,很给制片人省钱,所以他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做“One Take Lisa”,卢燕一条过。这个名声传出去,只要有东方人的角色,人家就要找Lisa Lu。

初到美国时,我已经察觉到美国人和华人圈子之间的隔阂。但是等我真正走向美国的银幕和荧屏时,我才意识到这种文化认识上的差异有多严重。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1962年美国电视剧《Cheyenne》




那个时候,美国跟中国没有交往,美国的剧作家不了解中国人,所以他们写出来的中国角色,都是他们看到的中国城里头开饭馆的,开洗衣房的,或者是历史上的华人劳工,在西部修铁路的。他们没有见过有知识的中国人。

我在好莱坞,常常被导演要求按照他们理解的那种程式去表演——低眉顺眼、扭捏作态,完全不顾是否符合真实。

我觉得一直以来因为缺少沟通的桥梁,才使得这种认识的分歧愈来愈大。所以每次被要求如此表演的时候,我都会找机会向导演提出,“真实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形象”。提的次数多了,导演也会慢慢接受我的建议。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安娜与国王》剧照




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缺乏的是剧作家。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就难以写出深入复杂的中国女性角色。我想把《德龄与慈禧》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好莱坞去。

我们的演员都是很棒的演员,都受过很好的训练,不比他们差。现在有些国外电影,也喜欢用中国的当红演员,这样在中国上映的时候有号召力。

可是问题是有的时候他们剧本搞两套,一套是给美国人看的,一套是给中国人看的,在中国的版本里头有我们的明星,可是到了外国去,世界上发行的,就没有了我们的明星,都剪掉了。

我觉得这个情况很不好,我们应该要坚持一个版本。否则大家一起合作,完了等到剪辑的时候全没了,对我们的演员也很不好。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1977年10月在东京




一生中最痛心的两个失败

1970年代,我回到国内时,特别想给京剧各个流派的老先生们拍纪录片。趁他们还能演,把他们的看家戏一出出拍下来,也说一说窍门在哪儿,给后人留下一些示范。

梅先生当年拍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和著名导演费穆合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据我所知,梅先生为这部影片真是很费精力。那时他很红了,演普通一出戏顶多两个钟头,但为拍这个片子,一勒头就是8个钟头。那时他年龄也不轻了,可以说是辛苦万分。但他清楚,电影是可以留下来的,让后来的人欣赏。

可是我拍戏曲电影的想法,当时不能为这些老先生们接受。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个儿的艺术,不能被外人记录和传播。

我其实是自己贴钱在做这件事,可是有的人却说,这个卢燕拿我们来赚钱。

那个时候我年轻气盛,见到说服不了他们还被误会,就干脆不做了。这是一个我觉得非常痛心的失败。现在这些人都已经去世了。后来的人再学,没有这样好的老师了。假使我能再有一次机会,我会忍气吞声:不要紧,你说我什么都可以,我只要把你的艺术留下来就好了。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卢燕(摄影:郎静山)




我曾经三进西藏。1980年代的时候,外国人不了解我们,他们总说中国侵略西藏。可是我们是一个五族共和的国家,西藏本来就是我们的一份子,我就想做一个纪录片,来把这个事情澄清。

1983到1984年,我带领一支摄影队,多次深入西藏腹地,拍摄了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西藏:失落的王国》。

没想到的是,我拿了这些片子回到美国,要放的时候,没有一个电视台愿意放。他们愿意放的就是有争议的东西,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真实的情况没有人想要了解。这大概是我做的最失败的一个项目。

不过,我并没有放弃。2006年,我又跟着CCTV一起,重返旧地,寻访20年前的人和事,拍摄了现状,继续关注西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倾国倾城》剧照




“我非常渴望能在中国内地演戏”

说到成功,我很赧颜。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好莱坞并没有什么作品。因为在我演艺的黄金年龄,没有遇上黄金时代。从演艺的角度而言,我认为自己没有达到什么艺术高度或成就。

我很感谢邵逸夫先生将我引入华语影坛。《倾国倾城》这样的片子,给了我巨大的成就感。我就想找机会回到中国内地演戏。

我说的是国语,又是从中国内地出去的。可是也时运不齐,在我最风华正茂的年龄,一直没有人请我。

我想自己动手拍电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白先勇,还有一位导演、一位制片,四个人共同组织了一个“四傻公司”,想把白先勇的小说《玉卿嫂》拍成电影。

我们去游说一些企业商人,希望他们只负担电影制作费,剧本、导演、演职人员都不要钱,如果赚了钱再给我们,不赚钱就不给。公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我们四个都是“傻子”,都不是为了赚钱,但即使这样都没有人愿意投资。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最后的贵族》剧照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陆逐渐开放了。我在北京看了谢晋导演的几部影片,《舞台姐妹》、《牧马人》、《芙蓉镇》,觉得他肯定欣赏白先勇的作品,于是先送他一本《白先勇小说集》。果然,谢晋一眼看中《谪仙记》,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最后的贵族》。

然而,《最后的贵族》的拍摄计划一拖再拖。我本来希望能够演其中的一个女主角,等到1988年9月开机的时候,我已经61岁了,不得不演女主角的母亲。

这个角色还是白先勇专门为我加的。我也很感慨,自己终于第一次在中国内地的大银幕上演了一个母亲。

我也喜欢舞台剧。最早是想演《洋麻将》,当时《洋麻将》在国外已经是很有名的一出戏了,就两个演员演,完全靠对话,非常有意思。

我到北京人艺找到英若诚,我说我翻译,你导演,然后我们两个人演。英若诚很喜欢这个戏,拿着本子找院长于是之。

于是之看后也很喜欢,但是剧本排练要6个月,我那时不可能在国内待6个月。后来于是之和朱琳演了这个戏。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李安专门为卢燕在《色,戒》中写了一场戏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发现中国戏剧界的人只知道美国的尤金·奥尼尔,他之后的剧作家就不知道了。比如尼尔·西蒙有很多在百老汇成功的喜剧,可是中国人没有听到过。

我就挑选了一个我想演的剧本,《普来飒大饭店》,讲的是一个犹太人的故事。在美国,他们绝对不会在舞台上雇佣一个中国人去演。我把它翻译成了中文,1992年参加了“上海艺术节”。

那是我第一次在国内的舞台上演出。我在剧中分饰三角,从青年、中年一直演到老年,连演了80多场,非常过瘾。

2005年,我78岁,赖声川找我在台北版《如梦之梦》中扮演主人公顾香兰的老年阶段。其实那一次我觉得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台词方面功夫还不够。很高兴的是,2014年底,大陆版《如梦之梦》再次邀请我。

我很感激。艺术家肯定是希望自己能有平台。我还发愿说,希望到90岁还能再来演,一眨眼,梦想成真了。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摄影:Sean Gallup




93岁的人生感悟

有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武侠片,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演。现在也不可能了,因为我太老了。

年轻一点的时候,我是最不顺的。我的丈夫得了癌症,十年里,天天要往医院走,要照顾病人。孩子也还小,也没有一个基础。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的丈夫也去世了,我的母亲也去世了,没有人需要我照顾了,我就照顾自个儿了。


西方最受尊敬的华人女神,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93岁依然少女

2019年《德龄与慈禧》剧照




从前我的母亲说我太笨了,她不让我进演艺这一行,说我的脑子太简单了。我的性格就是从来不怀疑人,很相信人,她说,你呀,人家给你个棒槌你就当针。

她说,你要是做成一个好角的话呢,你也不能应付你的环境,但是你做不到最好,你何必去做呢?还是你的算学好,你人很诚实,你应该到银行界去做,那么日久天长,人家相信你,你就会做得很成功。

其实她错了。她觉得银行界的人“有板有眼”,但其实哪一行没有那些复杂的情况?她没有进入那一行,她不了解。

我活到93岁,我觉得只要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就好了。日子久了,别人了解到你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么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你自己也会无愧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