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后,逐渐平定天下,让整个国家再次统一。可惜好景不长,晋朝江山再次崩塌,司马家趁乱逃到江南一代建立东晋,成为割据政权。由于实力大幅度衰弱,东晋皇室基本只想着偏安一隅,做个安乐皇帝,享受荣华富贵。在这种情况下,东晋皇朝江河日下,其实力一天不如一天。东晋初期有个叫桓温的将军,实在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他掌握权力后,迅速对外用兵,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永和元年(345年),桓温带兵西伐,打算消灭占据巴蜀地区的成汉政权。桓温之所以选择成汉,主要两个原因。第一,成汉政权综合实力比较弱小,皇帝李势自上位以来做了很多荒唐事,内部管理非常松散,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软柿子,特别容易拿捏。第二,巴蜀地区战略地位比较重要。三国时期,刘备就曾占据巴蜀地区,跟曹操和孙权两人抗衡,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桓温手下有一个人叫袁乔,他认为攻打成汉政权非常容易,只需要率领一万精兵强将,很快就能攻陷成都获得胜利。桓温跟手下谋臣商议妥当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永和二年(346年),桓温向朝廷上书,希望能够带兵攻打成汉,他没有等朝廷回复消息,直接带领手下进行西征,同时让袁乔作为先锋,带领两千人到前方探路。东晋朝廷认为,桓温兵力太少,深入蜀地后很可能会兵败,不过这个时候大军已经出发多时,朝廷根本无法阻止,只能任由桓温带兵继续前进。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桓温等人抵达四川地区,成汉那边得知后,立刻派兵前去迎击。成汉军队本来想在江南地区设下伏兵,结果统帅大军的昝坚,走错了路跟东晋军队异道而行。就这样,桓温等人长驱直入,没过多久就打进了成汉腹地。期间,桓温跟成汉军队发生过三次战斗,每次都能获得胜利。不久之后,桓温直接打到成都城下,兵锋直指成汉皇帝。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亡国皇帝基本都没啥好下场,成汉皇帝李势做事儿虽然比较荒唐,但他并不是傻瓜。他看桓温等人打到城下,赶紧集结所有兵力,打算在城外跟东晋军队决一死战。对成汉政权来说,这时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如果不能获得战斗的胜利,只能国破家亡,成为敌人手下待宰的羔羊。因此,成汉军队出城后,跟如狼似虎一般,表现得格外勇猛,打得晋朝军队节节败退。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双方交战后没过多久,成汉士兵的弓箭,就已经射到了桓温附近。东晋将领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害怕,生怕敌方弓箭射中自己。桓温也被成汉军队这股气势打怕,赶紧下令撤军,希望撤到安全地带从长计议。桓温下达命令后,传令军赶紧击鼓,号召前方士兵撤退停战。结果在击鼓时,传令兵忙中出错,将撤退命令打成了继续进攻。前线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传令兵会出现这种失误,立刻让人继续猛攻,结果反败为胜,灭了成汉这个国家。

将军被打怕下令撤军,传令兵击鼓失误让人猛攻,结果灭了个国家

成汉皇帝李势兵败之后,连夜逃走,结果跑到九十里开外,他忽然醒悟过来,决定向东晋投降。随后,李势被桓温派人送去建康。东晋朝廷对此非常满意,将李势册封为归义侯,让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其待遇跟蜀汉皇帝刘禅有些相似。桓温平定成汉之后,进入当地安抚百姓任用贤臣,被朝廷册封为征西大将军,其地位和威望再一次得到提升。

参考资料:《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