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的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做好父母吗?

最近什么最火?《少年的你》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最火爆的话题,除了演员们卓越的演技和导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整个社会正视校园暴力之外,易烊千玺一定是最最最火爆的话题人物了。他的首次荧幕大秀就以几乎完美的成绩让大家正式的认识了这个新晋演员。

作为父母的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做好父母吗?

说起三小只已经活跃在娱乐圈许多年了,但由于年龄的差距,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毕竟追星的那股热情已经过了。电影上映第一天我就冲去了影院,毕竟等了4个多月才正式上档,一方面是因为片花让我很心动,另一方面则是很喜欢周冬雨和曾国祥之间的搭配。可不得不承认两个钟头之后,我彻底被易烊千玺圈粉了。

这一年多来,千玺用暴风式的成长,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改变和蜕变。早已不是娱乐圈新人的他用低调稳重,沉着冷静地方式默默努力。《这就是街舞》第一季时,许多参赛选手并不看好这位偶像出身的小孩,当时他的赛道选手人数最少,不善于在镜头前表现自己的他话少的可怜,面对选择选手去留时,纠结的一个劲儿咬嘴唇,那时候透过镜头你都感受得到他内心的紧张和纠结,他还是个孩子啊。

当《长安十二时辰》里沉着冷静地李必说着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台词时,他长大了,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内涵有想法的少年。为什么出道这么多年,面对花花是世界仍然能够保持初心呢?这些都和他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脱不开关系。

千玺的爸爸在家书中这样写道:很骄傲你能成长为自己希望的那个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老爸用经常跟你念叨的几句话送给你做成人礼:1、做人做事永远不要去比较,因为一旦你产生了这种年头,那就表示你已经输了;2、永远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但别把别人不当一回事。

这些话以前经常和你念叨,就是希望你听多了自然能够体会其中道理,幸运的是你基本都做到了。

从5岁正式登台起,千玺便一直活在聚光灯下,而在他的成长中,母亲从未缺席过。父母的陪伴一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母亲身上我们学的到如何温柔的面对别人,如何做个有爱心的人,而在父亲身上我们会看到责任和担当,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处事不惊温柔和善的人,这些是课本里从来都不会有的知识。

作为父母的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做好父母吗?

别总逼他,他还是个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能让人听出两层含义。如果父母过于严厉和追求完美,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于害怕失败,更加会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从而造成孩子内心的脆弱及扭曲。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别总是用指责批评的口吻教育他,偶尔也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毕竟每个人都是从那个阶段成长起来的,只有不断的尝试,敢于挑战自己才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别忘了,他还只是个孩子。

当然,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和习惯中,隔代亲让“他还只是个孩子”成了一种刺耳的借口。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和经历许多不同的事情,而经历的这些事情也是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的基础,一旦过于溺爱过于偏袒他,那么会给他造成一种“反正出事了有人帮我收拾烂摊子”的错觉,推卸责任,没有承担的勇气,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没有同情心,只求一味的索取,最终只会成为一个个没用的“巨婴”。

作为父母的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做好父母吗?

父母太忙,不愁吃穿就是爱

与外国人那种一旦工作调动便全家总动员,搬家大迁移只为一家人必须一起的生活习惯不同,中国的父母更倾向于卖力工作,只要能让孩子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就是爱的表现,殊不知物质永远都不能代替情感,金钱也无法弥补错失了孩子成长最重要的那个阶段。

迫于生计问题,许多家庭的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而由于年龄差异较大,隔代之间的代沟问题让这类孩子在成长过成中难免会出现“我是没人管的小孩”,久而久之他们内心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大,从而也会对他人产生排斥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成年后的感情观也会有所影响。父母不仅仅是父母,更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是可以倾诉烦恼和秘密的人。当然有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的一些烦恼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而是训斥和教育,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则是孩子以后一定会拒绝向你倾诉心事。

比如“孩子早恋问题”,拜托,那个做父母的你念书的时候没有过暗恋的对象呢?何必摆着一副架子来讲大道理,不妨换个思路和方式告诉孩子,早恋不是问题,问题是既然对方那么优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提高一下,否则怎么配得上?

作为父母的你真的知道该如何做好父母吗?

孩子是父母的复刻版

DNA真的是非常之神奇,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和父母高度相似的点,可能是长相,可能是身材,也可能是为人处世或者是说话和大笑声。

父母的感情好坏对于孩子也同样很重要,如果你总是能听到隔壁邻居那对夫妻的吵架声,那么他们的孩子一定是性格乖张,敏感且易怒的,因为父母一旦吵架甚至动粗,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极度的烦躁和恐慌感,而这时候只有让自己显得更冷漠或更暴躁才行,这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潜移默化之间也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脾性。

哥哥和嫂子就是一对年轻夫妻,日常生活喜欢互怼,甚至有时还会用抨击对方缺陷的方式进行沟通,用词偶尔也会口无遮拦。年仅4岁的外甥上周被幼儿园老师请了家长,原因是外甥在班里用“说脏话”,嫂子去了之后才知道那是一句她经常在家和哥哥互怼的口头禅。

看吧,父母是这世界上最难担任的角色,那些已经成为父母的朋友们你们审阅过自己是否合格了吗?这个审阅并不是一次即可,是要不断地审阅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和改进才行地。

对于孩子的成长你有什么想说的?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