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張愛玲生活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吵鬧聲中度過的,這也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她從此變得敏感,缺乏安全感。這也影響了她對待感情的態度,所以她是一個在感情上低到塵埃裡的女人。以至於他的丈夫胡蘭成,那麼的玩弄她的感情,她還是對他不離不棄。張愛玲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的作品都是寫的愛情裡的男男女女。在她那斑斕不驚的文字裡,我們感受到她對於愛情的態度。

《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張愛玲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很重要的一部作品,今天我就來分析男主人公振保面對兩個女人時候的不同態度,以及他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01、面對王嬌蕊,振保是快樂的,但是他又是矛盾的

王嬌蕊是個新式女性,她從小受到的是西方的教育。開朗,大方,叛逆是人們對她的印象。振保和王嬌蕊的老公士賢是好朋友,振保剛回到上海,沒地方住,就住到了士賢的家裡。他見到嬌蕊的第一面,就被她的笑容吸引了。

振保出生貧苦的家庭,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到國外學習。在外人眼中他是榜樣,在遇到一個叫玫瑰的女孩。他的初戀,他沒有越過底線做出格的事情。所以他的心底是驕傲的,覺得自己是謙謙君子。見到王嬌蕊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男性荷爾蒙又被重新喚醒了。他有種想要得到嬌蕊的慾望,只是他無法違背道德底線。

其實振保就是典型的“鳳凰男”,就像《都挺好》裡的大哥明哲。父母辛苦供他去美國上學,他在自己失業之後,沒有跟家裡坦白。一直硬撐著,想把父親帶到美國去生活。這樣的做法是很不理智的,我們能理解明哲的想法。他不想讓家人覺得他這個高材生,現在是個找不到工作的“廢人”。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社會和家庭的認可,殊不知這種想法會束縛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讓我們變得瞻前顧後,唯唯諾諾,最後失去自我,成為社會道德標準下的犧牲者。

這一點我們在振保身上看得尤為清楚,他的內心是喜歡像王嬌蕊那樣風情萬種的女人。只是他不能辜負母親的期望,他以為王嬌蕊只是玩玩而已,但是她認真了。果然在愛情裡,誰先認真,誰就輸。

面對這樣的王嬌蕊,振保害怕了,他覺得自己不是富家公子,根本沒有資本來供養王嬌蕊,她對於他來說就是個拖累。振保最終拋棄了嬌蕊,他不能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和她在一起,更何況“朋友妻,不可欺”。

《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張愛玲

02、面對孟煙鸝,振保很滿意,但他的生活也陷入一潭死水

孟煙鸝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家世清白,文靜內向。是很多人眼中理想的妻子,她很傳統,不善於交際,他們的生活也毫無波瀾。振保很滿意煙鸝這樣的妻子,因為別人都很羨慕他。至於幸不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漸漸對孟煙鸝失去了耐心。覺得她毫無情趣,也滿足不了他作為男人的需求。

更有趣的是,他有次發現孟煙鸝揹著他,和一個裁縫在一起。他徹底崩潰了,在他的心裡孟煙鸝是純淨的白玫瑰。她應該是守著家,永遠都不會背叛自己的女人。由於振保長時間不理睬煙鸝,她變得越發寂寞。只有在小裁縫面前,她才能找到一丁點存在感。振保把她當成透明人,他寧願出去找妓女,也不願意碰她。這也是煙鸝出軌的原因之一,振保無法理解的是,煙鸝竟然出軌一個裁縫。一個毫無地位的,社會底層的人。這讓振保的心裡更加不平衡,他只能公開宿娼,只有這樣報復煙鸝,才能解了他心裡的怨恨。

其實振保這樣做,只能傷害他自己。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相似的例子,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妮娜》裡的安娜一樣。安娜是個貴婦,他的丈夫卡列寧是個商人,整天就想著做生意。對她絲毫不關心,生活很無趣,這讓安娜心生厭惡。後來她遇到了渥倫斯基,一個自私冷漠的花花公子。他在玩弄安娜的感情之後,把她拋棄了。安娜最後不堪受到社會輿論的批判,選擇了臥軌自殺。

振保和安娜都是無法滿足自己的生活現狀,他們同樣很自私。只知道一味的索取,從來沒想過要付出。這也是他們的生活失去平衡的原因,他們總是陷入慾望,無法自拔。以至於到最後只能墮落深淵,才能救贖自己。

《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孟煙鸝

03、淺析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 振保對初戀的執著,讓他內心永遠都得不到滿足。
  • 振保內心對於傳統的堅持,以及他對於慾望的無法自拔
  • 振保再次遇到王嬌蕊之後,他無比迷茫。

(1)振保對初戀的執著,讓他的內心永遠得不到滿足。

年少時的振保,特別渴望愛情。玫瑰是他的初戀,當玫瑰要把自己獻給他的時候,他又守住了自己的底線。這讓他的心裡有一點小的得意,只是這樣讓他更加渴望風情萬種的女人。振保表面的故作清高,並不能抑制他身體的慾望。這點就在他第一次見到王嬌蕊的時候,就暴露出來了。

就像陳奕迅《紅玫瑰》裡唱的一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振保沒有得到玫瑰,所以他用自己的一生來尋找玫瑰的感覺。這樣的感情是讓我們覺得害怕,他幾近瘋狂。

初戀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懵懂的,它也是無比美好的存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講述的就是高中時期的純美愛情,沈佳宜就是全班男生的初戀。她不僅成績優秀,而且長相甜美。相信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有很多男性觀眾,迷上沈佳宜。初戀在人的一生中,是特別的,它往往是無法被替代的。

振保對玫瑰的迷戀,一直延續到他出國留學。那種美妙的感覺,一直充斥著他的內心。但是玫瑰要主動獻身給他的時候,他居然學起了“柳下惠”。我認為他就是過於想表現自己,說明他的內心還是很保守的。這樣的舉動也為他後來的命運走向埋下了伏筆,他終究是毀在了自己的手裡。

《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2)振保內心對於傳統的堅持,以及他對於慾望的無法自拔。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振保就是這樣的男人,他渴望得到像王嬌蕊那樣的紅玫瑰情人,又想娶像孟煙鸝那樣白玫瑰妻子。在振保的心裡,王嬌蕊是交際花,她只能用來調劑生活,並不適合做妻子。他需要一個跟他門當戶對的女子,來做他的妻子。孟煙鸝完全符合這個條件,振保覺得自己可以接受她的安靜。只是婚後的生活,毫無情趣,他終究是耐不住寂寞。

振保的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他無法擺脫那個時代的束縛。在母親和外人的眼裡,他是體面,成功的。他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只有這樣他才能維持自己的光環。孟煙鸝是個安靜的女子,她身材高挑,單薄。振保對她只有責任,沒有愛情。他的內心始終渴望王蕊嬌那樣的女人,但他決定放棄王蕊嬌的那一刻。嬌蕊就徹底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振保最愛的還是他自己,一切都是他的體面,慾望。從來沒想過要面對真正的自己,這樣他要用一生的幸福去償還。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次次錯誤的選擇,只能讓他陷入絕望的深淵。

《紅玫瑰與白玫瑰》:淺談振保悲慘命運形成的三個因素?

(3)振保再次遇到王蕊嬌之後,他無比迷茫。

振保在公交車上遇到了王蕊嬌,他看見蕊嬌帶著個孩子。他的眼神裡充滿了疑問,但是蕊嬌的話卻讓他無地自容。

“我也是從你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愛。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總是學會了,知道除了男人還有些別的.....”

振保的回答也充滿諷刺意味“碰到的無非是男人”。當他看到嬌蕊身邊有個孩子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堅守的觀念,瞬間崩塌了。王嬌蕊也能相夫教子,做個安穩的妻子。他頓時哭了出來,他覺得自己太荒謬。那並非悔恨的眼淚,而是感覺自我失敗的淚水。振保徹底看錯了,在歲月長河裡,沒有永遠的紅玫瑰白玫瑰。他無法下嚥的一個事實,就是嬌蕊變成了可妻的白玫瑰。他在愛著她的時候,總在算計。振保曾經無情拋棄了嬌蕊,他沒想到自己改變了她。這個愛上也可以成為妻子的女人,現在屬於別人了。

振保終究是自己導演了一場人生的悲劇,他憑著自己的無知,給自己建造了一座重門深鎖的高牆大院。他用鐵鏈腳銬捆綁自己,無法掙脫,只能成為自己世界的奴隸。


結語:

張愛玲以她細膩的文字,讓我們感受到了人物思想瞬間的變化。她描繪的王嬌蕊是靜靜的擁有強勁力量的女性,她的力量蘊含著她對於愛情最真實的表達。張愛玲繪製出的氣氛,情緒,意態,讓我們領略到生命中最無奈的絕望。很多時候我們別無選擇,我們體會著作品中人物的命運,聯想到自己漫長的人生。

這部作品是張愛玲對於人生的思考和態度,我們也從書中領悟到,人的一生很短暫,我們還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然就會像振保一樣,陷入自己設定的牢籠中無法逾越。最後只能結束自己的生命,才得以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