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一座因战而筑的城

大漠戈壁狼烟起,旌旗烈烈迎风展。

刀枪剑戟金戈鸣,战马啸啸冲阵前。

汉唐宋元多将士,戍边征战几人还?

明朝冯胜筑雄关,扼守河西万里边。

嘉峪关,一座因战而筑的城

祁连千笏雪峰,大漠万顷荒烟。嘉峪关,如大纛一样耸立在河西走廊的尽头,迎风招展在历史苍茫的云烟中,释放出青铜般的质感,雄伟壮观,坚韧厚重,悲壮不失刚强,沧桑不失辉煌。

一座城池的诞生,不仅是文明的互鉴共融,还有

战争的残酷厮杀,所以,所有的文明和平都是战争的目的和结果。嘉峪关,这座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城池,正是在战争中拔地而起,成为冷兵器时代守卫边疆、抵御外侮的军事要塞。

战争是冰冷的、残酷的、血腥的,任我们谁也不希望战争,更不愿意看到战争,但是,一个国家的和谐、一方水土的安宁却又离不开军队的保驾护航,离不开战争的征杀讨伐,因此,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嘉峪关便有了“河西火器熊甲诸镇”之说,而作为战争的火器,正是在明王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苍茫的厚重,悲壮的辉煌,是嘉峪关这座城池的底蕴和内涵。

时光倒流,沿着历史车辙回到公元1372年,即明太祖洪武五年壬子正月,明朱元璋派兵分三路远征朔漠,时为宋国公的安徽定远人冯胜为征西将军,出金兰(史书不详,疑为今天的榆中、兰州之地)取河西走廊,经西凉(今武威)走永昌,击败元失刺罕之兵,又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刺罕口,遂兵进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守将卜颜帖木儿率全城军民降。师次别笃山口(即宾都山,在蒙古国境内),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随后,师进瓜、沙二州(今甘肃敦煌、瓜州),又败元兵。至此,冯胜下河西,甘肃皆平。

嘉峪关,一座因战而筑的城

冯胜挥师瓜州后回肃州,为了稳固西北边陲的安宁,扼守外敌来犯,他审时度势,查看地形,发现肃州西26公里处的嘉峪地区是千里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最狭窄之处,南面嘉峪山、北面黑山,两山南北对峙中间有平地嘉峪塬,最宽处30里、最窄处16里,形如瓶口,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南临祁连,地势险要,“西域入贡,路必由此”,在战略上具有“中外据防”的重要位置。宋元以前,这里有关无城,冯胜决定就此建关筑城,扼守咽喉。是年七月开建,次年筑成一座周长220丈、高2丈有余、墙厚丈余有关无楼的土城,成为万里长城西端最重要的防御工程,从此结束嘉峪关有关无城的历史。

因此,嘉峪关因战争而生,为国防而筑,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要隘。从历史来看,嘉峪关的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进可攻,退可守。这一点从关西的大草滩古战场可知。当时,冯胜所建嘉峪关有关无楼,关内城楼是在明王朝不断对西北边陲防务的不断增加中逐步修建,历经160多年时间,公元1539年,也就是冯胜夯筑嘉峪关167年后的明嘉靖十八年,在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上锈住了“断臂长城(古称)”,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使嘉峪关乘的防御工程更加严密。

期间,在嘉峪关乘台上修建了嘉峪关楼、光华楼、柔远楼,远望,这三座城楼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巍然对峙,蔚为壮观。“磨砖砌就鱼鳞瓦,五彩撞成碧玉楼。”除了嘉峪关楼代表了当时明王朝的特殊的含义之外,光华楼、柔远楼分别象征着当时的执政者用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融合边境上民族文化,以达到和谐共荣的目的和不诉诸武力,以怀柔政策大到安抚、安定边疆的意义,从而使西部边陲之地止戈停战,和谐共处。

嘉峪关,一座因战而筑的城

因为嘉峪关城建立的初衷就是军事防御工程,所以清乾隆钱龙以前,城门经常关闭不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陕西总督文绶上书皇帝请准嘉峪关辰开酉闭。朝廷命嘉峪关严格把关,逐一审查,史称“闻鸡度半”,即入关人员五更鸡鸣时点名,验明身份者穿城入关。清末明初嘉峪关变成税卡,凡出入者必须纳税,放得通行。自此,嘉峪关从军事防务正式转向商贾往来。

大漠戈壁,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早已销声匿迹。只有从历史中走来的“天下第一雄关”,站在历史苍茫的云烟中,尤忆“铁骑行边倚佩刀,西风历历几亭皋”的悲壮岁月,将那杀敌报国的铮铮忠骨永远镌刻在一座城、一城沙的记忆之中。那苍劲有力的漠风始终摇曳着城楼上的风铃,诉说着历史的兴衰,吟唱着民族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