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价格战”走不通!海信电视用“高价”上演逆袭

有人说,2019年是国内彩电行业的“寒冬”,一方面是年轻用户被智能手机等小屏娱乐设备分流,另一方面是传统房地产行业颓势,新婚置办家电的需求随之减少。根据奥维云网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彩电零售量为1034万台,同比下降3.6%;零售额为为277亿元,同比骤减10.4%。

与各大厂商哀鸿遍野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信电器在10月22日晚间公布的第三季度最新业绩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2亿元,环比暴增471.51%;资金情况优化凸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1亿元,同比暴增272.4%。

国产电视“价格战”走不通!海信电视用“高价”上演逆袭

从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彩电市场连续四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而海信的情况却刚好相反,今年9月份海信电视零售额占比达到20.61%,连续9个月突破20%的行业标杆线。同时在大屏彩电市场,海信可谓是所向披靡;根据中怡康公布的国内彩电每周销量数据,海信80英寸L5激光电视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两周蝉联畅销榜冠军,在彩电历史上尚属首次。而据连贯统计,海信80 L5激光电视自从去年5月上市以来,至少四次登顶大屏电视畅销榜冠军,因此“激光电视、换代首选”的观念深入人心。

国产电视“价格战”走不通!海信电视用“高价”上演逆袭

开辟激光电视品类,是海信的一次“降维打击”

海信之所以能在“彩电寒冬”的大环境中不受牵制、快速前行,制胜关键在于“降维打击”。当传统彩电企业和所谓的“互联网彩电”新兴品牌在价格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时,海信通过自主研发的激光电视实现了“弯道超车”,以一种全新的光学成像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液晶面板成像技术,实现了更高维度的产业和技术升级。从宏观角度来看,海信借助激光显示技术还彻底摆脱了日韩液晶面板企业的技术封锁,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新“视”界。


国产电视“价格战”走不通!海信电视用“高价”上演逆袭


2019年Q3,海信ULED、社交电视、叠屏电视三管齐下

同时海信还采取“多路突破”的打法!在相对传统的液晶面板技术领域,自主研发了ULED电视,以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画境引擎等技术实现了画面亮度、对比度、层次感、暗部细节和色彩还原性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在今年7月份海信推出了全球款台叠屏电视,以150000:1的超高对比度惊艳世界,这也是行业内首次用五颗芯片实现背光层、控光层和图像层高效协同控制。而在今年8月份,海信更发布了国内首款社交电视S7系列,让电视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块屏幕,升格为一个汇聚全家精彩的家庭社交娱乐中心。

这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是海信剑指高端,谋求合理利润的战略诉求。从海信社交电视S7系列,到ULED电视U7系列,再到叠屏电视U9系列,以及“未来物种”的海信激光电视L5系列……海信电视的高端产品线布局已从55英寸延伸到120英寸,涵盖了从工薪阶层到精英阶层的所有消费圈层,充分展现了海信电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布局能力。

最后,这也是整个国产电视行业陷入亏损泥潭,而海信却能一鸣惊人的关键原因。可以说,海信不仅在高端电视这条路上越走越好,而且越走越远。很显然,海信作为国产电视的“一哥”,不仅肩负着“全村人的希望”,更要带领中国电视走向高端、走入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