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体完整,字迹清晰,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珲春市土字牌

土字牌,位于吉林省珲春市区东南敬信乡防川村的中苏边界上。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座界碑,从土字牌顺图们江而下到日本海15公里。它是1886年清政府派吴大澄与俄谈判而立。在我侧正中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字,在俄侧刻有俄文"T"字样,汉语翻译"土科(tu)"。"土字牌"上字不多,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其中。现在"土"字牌为国家一级文物。

牌体完整,字迹清晰,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珲春市土字牌

1885年(光绪十一年),吴大澄会同宁古塔副都统容山、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1860年,一纸不平等条约让沙俄掠走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从图们江口到黑龙江口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沿日本海所有的漫长海岸线。不过,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仍然有一些爱国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力抗争,吴大澄是其中之一。

牌体完整,字迹清晰,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珲春市土字牌

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澄受清朝廷命令,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勘察边疆。他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清朝廷割让东北大片土地后这里的的边境线应在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的地方。但1861年立界碑时俄国却擅自立在了距图们江口45华里的沙草峰上。于是吴向沙俄拒理力争,沙俄方同意将界牌南移15华里,也就是移至现在所处的位置。吴大澄凛然的抗争,最终为自己的国家争回了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和中国在图们江俄朝国界段的出海航行权,这就是土字牌的来历。土字碑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土字碑我方一侧碑面上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左侧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方一侧刻划一个"T"字。1993年,中俄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在距土字牌135.6 米,离俄朝贸易大桥511.9 米处,设立了423 界碑。

牌体完整,字迹清晰,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珲春市土字牌

历史;离海最近,却属内陆,这是历史的悲哀。珲春来自女真语,意思是指"边地",而防川则是"边地"之边。就地理距离而言,这里是中国到俄罗斯、朝鲜的东海岸、日本的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也只有800公里。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谊。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侵略黑龙江流域,结果被清军打败。此后,两国经过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沙俄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也趁火打劫,再次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随后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两个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

离海最近,却属内陆,这是历史的悲哀。瞭望塔下立有一块"土字牌"。它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国界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的起点。公元1886年,清政府派都察院左副御史吴大澄与俄国谈判,立下这块"土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