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张照片传遍全国,让全国人认识了一个女孩,那个手握铅笔、大大的眼睛里充满渴望读书的女孩,她叫苏明娟。二十多年过去了,苏明娟现在怎么样了呢?其实,今年9月1日的央视《开学第一课》里,我们又看到了她。

“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当年,她的照片登上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这张照片改变了她的命运。在“开学第一课”里,她向当年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家解海龙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虽然她一直很努力,但是没有这张照片,她可能只能读到高中,是这张照片,让她的梦想不断延伸。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资助,更是不断向上的动力。

这张照片,让苏明娟成为全国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14岁时,她成为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年龄最小的代表,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学习。2010年,大学毕业后,苏明娟成为工商银行一名白领。

“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在学校,她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在银行,她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每年都是优秀员工,2017年,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是希望工程带给了苏明娟人生的希望和辉煌,她有用自己的行动,带给更多农村孩子以希望。苏明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直致力于帮扶贫困生。还在大学读书期间,她就写信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求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补贴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每年都会花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

“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苏明娟非常热爱家乡,提到小时候的生活,她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红薯干,那是金寨特产。但是,小时,那是主食。如今,红薯干不再是主食了。她常常想起小时候红薯干的味道,那是她终生都无法忘记的。是红薯干养大了她,现在,她依然特别喜欢金寨的红薯干。香甜的金寨红薯干啊,经常在她的梦里出现。

2017年6月,苏明娟决定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她在安徽省青基会、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支持下,设立以本人名字命名"苏明娟助学基金",她拿出3万元家庭积蓄作为助学基金的启动资金。

“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回首苏明娟走过的路,我们看到了一条充满爱心的成功之路。当然,她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资助,现在,她资助着各地的贫困学生。无论是被资助,还是资助,都是满满的爱心,满满的温暖。

从苏明娟的人生路来看,我们觉得,一个人的不断前进,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感的。苏明娟一路走来,从来不缺仪式感,正是这些仪式感,让她不断地前行。从7岁的那张人人都知的照相,到14岁时成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到成为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再到当选团中央委员、省团委副书记。一路上,这些形式感,这些荣誉,都是她前进的加油站,让她开足马力,全速前行。

“我要读书”的“大眼睛”女孩,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真棒

由此,我们想到,现在的学校里,缺少的就是这些人生成长中的仪式,从进入少先队到共青团,从儿童到少年,乃至18岁成人之时,都是那么的平淡,很少有学校去大张旗鼓地举行仪式。没有这些仪式,也就失去了庄重。一些学校检查孩子有没有戴红领巾,没戴的要惩罚。戴红领巾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负担而不是光荣。这是很值得反思和深思的。

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举行仪式,让孩子感受到仪式的庄重,担负起人生的责任,激发自己不断前行。对于苏明娟的成长,对于仪式感,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