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被推上风口浪尖,不能踩的雷是什么?

自2008年起,央视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都会推出《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要对象,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做内容,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往年的节目口碑都很不错,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来选定节目内容,旨在符合大众口味。

然而今年节目播出之后,差点淹没在广大网友的口水中,到底情况如何,央视是踩了什么雷,引得广大网友如此震怒嘲讽?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

《开学第一课》被推上风口浪尖,不能踩的雷是什么?

开学季

一,强制各位家长和学生观看,且不诚信。早在8月22日的时候,教育部办公厅就发文称,《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20:00播出,要求学校通知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共同观看。接到通知后,各地教育部门层层转发,各个学校也高度重视,或要求观看时拍照上传,或是要求写好观后感。

各位家长也积极响应,毕竟教育局下达的任务肯定是对孩子有好处的。于是9月1日,家长和孩子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开始,只是没想到,节目未按约定时间播出,还给孩子“投喂”了十几分钟的广告,包括各种课外辅导教育机构、学习APP广告等,有网友调侃称,央视也缺钱到这般地步了吗?

二,成龙大哥的出现让家长很是惊讶,倒不是对他有怎样的偏见,只是最近爆出来的种种新闻,实在让大家无法在再正视这位大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成龙是一个好大哥,但不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可见大众对他的好感逐渐降低。

而且,业界人士对于成龙的一声“大哥”是尊称,但放在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面前,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家长对其的出现感到惊讶也在情理之中。

三,小鲜肉话题由来已久,《开学第一课》中再起波澜。可能是开播前十五分钟的广告引起了众怒,大家对节目中的所有不满都一一进行了吐槽,其中最盛的就是对于节目请来的小鲜肉的炮轰。

不仅是每天活跃在线的网友们,很多家长看了这次节目也加入了批评行列,认为央视这次请来的抹着厚粉、涂鲜艳口红的蹦蹦跳跳小生实在是不足以作为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因为三个字“太娘了”,毫无阳刚之气。平心而论,没有家长会想把孩子往这方面培养。

其实,小编觉得走小鲜肉路线本无可厚非,只是近年来爆出很多小鲜肉拿高片酬却不敬业,导致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小鲜肉”三个字也渐渐变成了贬义词。对于小鲜肉的炮轰,家长们的话虽然有所偏激,但一定不是针对其本身,毕竟《开学第一课》作为一档教育节目,而不应该像其他综艺节目一样,走流量小生路线,引导社会风向,给青少年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意识形态才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

如今,各种节目层出不穷,像主打亲子的《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等,家长孩子都爱看,而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这类教育节目,虽然品质口碑都不错,也极具有教育意义,但它的讨论度远不如一些娱乐性质的节目,收视也差了一截。

对于孩子观看节目这块,家长应做好监督工作,现在中小学生作为电视节目的一大收视群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熟,但是他们依然稚嫩,需要家长和社会给予正确的引导。网友们对于《开学第一课》抨击或许有些严苛,但对于央视来说,应该牢记这一记警钟,做好榜样作用,促进整个行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朗恩儿童美语】以身作则,注重主流价值引导,以给孩子树立健康良好的意识形态为己任,将积极正确的态度传播给孩子。愿意和家长们一起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监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