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被推上風口浪尖,不能踩的雷是什麼?

自2008年起,央視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都會推出《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以中小學生群體為主要對象,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做內容,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往年的節目口碑都很不錯,都是針對當年最重要的事情來選定節目內容,旨在符合大眾口味。

然而今年節目播出之後,差點淹沒在廣大網友的口水中,到底情況如何,央視是踩了什麼雷,引得廣大網友如此震怒嘲諷?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開學第一課》被推上風口浪尖,不能踩的雷是什麼?

開學季

一,強制各位家長和學生觀看,且不誠信。早在8月22日的時候,教育部辦公廳就發文稱,《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20:00播出,要求學校通知每一位學生及家長共同觀看。接到通知後,各地教育部門層層轉發,各個學校也高度重視,或要求觀看時拍照上傳,或是要求寫好觀後感。

各位家長也積極響應,畢竟教育局下達的任務肯定是對孩子有好處的。於是9月1日,家長和孩子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開始,只是沒想到,節目未按約定時間播出,還給孩子“投餵”了十幾分鐘的廣告,包括各種課外輔導教育機構、學習APP廣告等,有網友調侃稱,央視也缺錢到這般地步了嗎?

二,成龍大哥的出現讓家長很是驚訝,倒不是對他有怎樣的偏見,只是最近爆出來的種種新聞,實在讓大家無法在再正視這位大哥。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成龍是一個好大哥,但不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可見大眾對他的好感逐漸降低。

而且,業界人士對於成龍的一聲“大哥”是尊稱,但放在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態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面前,會有怎樣的後果,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家長對其的出現感到驚訝也在情理之中。

三,小鮮肉話題由來已久,《開學第一課》中再起波瀾。可能是開播前十五分鐘的廣告引起了眾怒,大家對節目中的所有不滿都一一進行了吐槽,其中最盛的就是對於節目請來的小鮮肉的炮轟。

不僅是每天活躍在線的網友們,很多家長看了這次節目也加入了批評行列,認為央視這次請來的抹著厚粉、塗鮮豔口紅的蹦蹦跳跳小生實在是不足以作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因為三個字“太娘了”,毫無陽剛之氣。平心而論,沒有家長會想把孩子往這方面培養。

其實,小編覺得走小鮮肉路線本無可厚非,只是近年來爆出很多小鮮肉拿高片酬卻不敬業,導致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小鮮肉”三個字也漸漸變成了貶義詞。對於小鮮肉的炮轟,家長們的話雖然有所偏激,但一定不是針對其本身,畢竟《開學第一課》作為一檔教育節目,而不應該像其他綜藝節目一樣,走流量小生路線,引導社會風向,給青少年們樹立健康積極的意識形態才是家長們願意看到的。

如今,各種節目層出不窮,像主打親子的《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等,家長孩子都愛看,而像《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這類教育節目,雖然品質口碑都不錯,也極具有教育意義,但它的討論度遠不如一些娛樂性質的節目,收視也差了一截。

對於孩子觀看節目這塊,家長應做好監督工作,現在中小學生作為電視節目的一大收視群體,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早熟,但是他們依然稚嫩,需要家長和社會給予正確的引導。網友們對於《開學第一課》抨擊或許有些嚴苛,但對於央視來說,應該牢記這一記警鐘,做好榜樣作用,促進整個行業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朗恩兒童美語】以身作則,注重主流價值引導,以給孩子樹立健康良好的意識形態為己任,將積極正確的態度傳播給孩子。願意和家長們一起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監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