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金剛石45億募投項目擬終止 涉訴金額超10億借款去向不明

豫金剛石45億募投項目擬終止 涉訴金額超10億借款去向不明

長江商報消息 豫金剛石(300064.SZ)上市近十年募資58億元,募投項目紛紛不及預期,業績原地踏步,頻頻喊缺錢補充近30億元流動資金。

10月25日,豫金剛石公告擬終止45.67億元(扣除發行等費用後)募集資金投資的“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9.99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公司預期的投資4年、年回報近8億淨利潤泡湯。

事實上豫金剛石上市十年分別募資8.1億元、4.08億元、45.88億元,投資了三個項目,而年產3.5億米微米鑽石線擴產項目去年以5億元低價甩賣了(投入5.05億元),而這次項目未建完直接被終止,募投項目不及預期。近年來公司業績不斷下滑,淨利潤僅與2010年上市時相當。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豫金剛石募資了58億元,加上此次擬9.99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和被賣的5億元募投項目,公司補充流動資金達到30.81億元。上市十年,公司業績未增長,而且公司訴訟纏身,截止2019年10月26日,公司共涉及19起訴訟,金額達10.41億元,多數為借款糾紛。

45億募投項目擬終止遭部分董事反對

10月25日,豫金剛石公告擬終止45.67億元(扣除發行等費用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9.99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稱培育鑽石的市場化道路仍需要時間宣傳、推廣及知識的普及,且基於現有技術及設備水平的提升,大幅增加投資可能造成資源浪費,以及目前公司自有資金難以滿足業務開展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導致短期內運營所需流動資金不足,流動資金的補充有助於公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費用。

為了解決公司人造大單晶金剛石的產能瓶頸,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17年公司募集資金45.67億元,其中擬投入42.88億元用於“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2015年立項),以及2.79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豫金剛石已不止一次變更過募投項目,在2019年1月,公司縮減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投資規模,公司變更募集資金用途並使用 8.10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改善公司流動資金狀況,償還部分銀行借款。

而時隔半年多,豫金剛石卻再次擬終止募投項目將剩餘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截至2019年9月底,公司“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投資項目累計投入26.77億元,投資進度為76.96%,公司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餘額合計37.31億元。

2017年公司籌劃“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時,當時募資預案中顯示,項目建設期為4年,項目達產後,正常年份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17.30億元,以15%的所得稅稅率計算,年均稅後淨利潤達到7.97億元。

而項目才進行了兩年多就被迫終止,預期的近8億元淨利潤回報成為泡影。今年10月26日召開董事會審議議案時,其他事項均全票獲得通過,而這項終止募投項目議案遭到公司兩位董事投反對票。

十年淨利原地踏步

事實上,豫金剛石從上市以來一直在募資投入項目及補血,但似乎所投項目總是和預期不符。

2010年豫金剛石上市,當時募資8.1億元用於年產3克拉高品級人造金剛石項目、鄭州人造金剛石及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擴建項目以及其他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項目,擬分別投資1.95億元、0.3億元、5.85億元。其中年產3克拉高品級人造金剛石項目預計建設期為1.5年,項目全部達產後第二年,公司可增加銷售收入1.47億元,按15%所得稅計算,可增加稅後利潤4830.61萬元。

此後2015年6月,豫金剛石再次增發股份募資4.08億元,用於年產3.5億米微米鑽石線擴產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分別投入2.85億元、1.23億元,公司預計項目建設期為20個月,項目達產後,正常年份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1.64億元,以25%的所得稅稅率計算,年均稅後淨利潤為414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產3.5億米微米鑽石線擴產項目的實施主體為華晶精密,華晶精密2015年和2016年營業收入才不到1億元,淨利潤在2000萬元左右,而到了2017年淨利潤就虧損近2000萬元,大幅低於預期。

公司稱,微米鑽石線(又名:金剛石線或金剛線)業務板塊由於產能過剩、惡性競爭、政策影響等原因導致市場環境不斷惡化。2018年10月5日,公司以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金傲逸晨、馮磊,而2918年年報顯示,公司對華晶精密投資期初餘額就達到5.05億元。

3年的募投項目才進入回報期,卻低價甩賣為別人做了嫁衣,公司再一次未踏準市場的節奏,募投項目屢屢失利,公司的盈利能力未有增強。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豫金剛石不斷募投項目後,公司的盈利能力似乎仍是原地踏步。公司2010年上市時營業收入4.56億元,淨利潤7598.48億元,而公司業績從去年開始大幅下滑,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7.3億元,淨利潤6819.48萬元,雖然營收有所增長,但淨利潤與2010年前三季度6036.58萬元的淨利潤相差不大,並且這還是因為加上了資產處置收益6135.23萬元,若扣除,扣非淨利潤僅為394.73萬元。

業績不斷下滑以及涉訴案件的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的股價目前僅為每股3.46元,較公司2015年高點已下降超八成,總市值僅為41.71億元,僅為募集資金的71.84%。

涉及10.41億訴訟借款資金不翼而飛

事實上募集的資金多數被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但公司依舊缺錢。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豫金剛石上市十年,募資58.06億元,其中包括9.99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和被賣的5億元募投項目,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將達到30.81億元,而賬面累計淨利潤11.19億元,公司僅共進行分紅1.75億元,分紅和股權融資比僅為3.02%。公司稱未分配利潤均用於投入公司的日常經營、擴大再生產及籌建新項目。

但十年不僅業績未增長,而且不斷補充流動資金,留存未分配利潤只為將資金用於生產經營的公司依舊缺錢,甚至官司纏身?

2019年10月26日公司公告顯示,公司共涉及19起訴訟案件,涉及金額10.41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借款糾紛。其中2017年12月13日公司向牛銀萍借款5000萬元,2018年1月15日河南華晶向田園園借款3000萬元,2017年11月10日,公司向中融公司借款2億元,其中均有實控人郭留希提供連帶擔保責任,不過借款到期後,公司均未全部歸還完成本息及利息。

因為借款糾紛,豫金剛石的資金過半被凍結。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12.06億元,其中凍結資金6.33億元,已逾期未償還短期借款1.97億元。截至2019年9月底,被凍結資金中涉及募集資金金額為7.34億元,逾期未償還的貸款金額為9999.11萬元。

不過公佈涉訴案件的同時,豫金剛石否認收到過錢。公司解釋稱,關於公司分別與牛銀萍、中融公司的借貸糾紛,公司均對印章使用記錄、董事會決議記錄、股東會決議記錄、財務記錄等進行了核實,公司未與牛銀萍、中融公司發生上述借款業務,也未收到及使用借款款項,而公司涉及到的其他擔保事項,公司也未發現參與涉案借款的擔保材料及決策程序,未簽署涉案保證合同材料。

也就是說,雖然借款或擔保合同上的主體是公司,但公司否認收到了借款款項,資金竟然不翼而飛。

不過即使公司未承認借款,但針對公司與中融公司的借款糾紛,公司在審理過程中提出申請鑑定相關材料中印章的真實性,法院以“表見代理”為由未准予公司的請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