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調查」引進國資、成立內部銀行……上市公司自救在行動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邢雲 於德江

“太難了”、“要活著”,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實控人、高管掛在嘴邊的話。前不久,利亞德實控人李軍發佈公開信,就二級市場連續大跌公開“吶喊”,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李軍吶喊絕非孤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經過多方瞭解,陷入困局或面臨質押、經營等風險的上市公司並未坐以待斃,除了吶喊之外,他們積極接洽國資或政府相關部門,採取多重形式自救,包括但不限於大股東為上市公司提供財務資助、體外瘦身、上市公司抱團取暖、成立“內部銀行”等。

於是,一方面,各地國資紛紛進場紓困;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自救。湖南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是國家的中堅經濟力量,我們不能倒,政府也不會讓我們倒。”

一場規模浩大的自救行動,正在展開。

主動引進國資

“宏觀和微觀是有本質差異的,當市場還在考慮是否存在經濟下行風險時,流動性危機已使得一些企業面臨明天就要關門的境地。”談及近期上市公司質押比例高企,爆倉頻發的情況,河南地區一上市公司人士如是說。

豫金剛石,2015年-2017年淨利增速均超過30%,今年前三季度也接近10%。不過由於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華晶”)和實控人郭留希質押比例較高,豫金剛石曾多次披露預警公告。

截至8月29日,河南華晶及郭留希合計持有上市公司35.83%股份,兩者合計被司法凍結的股份佔持股比例的93.81%,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3.61%,被輪候凍結的股份佔持股總數的93.81%,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3.61%。

隨著股價下跌,大股東的流動性危機影響不斷擴大。

河南另一家上市公司新野紡織也曾披露,公司收到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發來的的逾期貸款(墊款)催收通知書,稱河南華晶在該行承兌匯票尚有本金7881.67萬元,利息15.27萬元逾期未還,要求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為防範風險,保障公司和股東利益,新野紡織已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司法凍結了河南華晶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豫金剛石1.85億股股份及其他財產。

“大股東的流動性出了問題,雖然跟上市公司關係不大,不過上市公司層面也積極協助,做了很多努力。”豫金剛石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今年上市公司股價跌幅較大,大股東股份質押比例高,造成持股凍結,因此前期公司與有關質權人做了大量協調工作,以暫緩質押遭處置。同時,上市公司也積極與河南省當地證監局、銀監局、金融辦主動溝通,積極尋求幫助,請求政府機構也參與到對公司大股東流動性危機的解除中。

“河南省金融辦等部門都非常積極的對省內企業進行摸底。證監局每週都要更新一下轄區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情況,瞭解上市公司有什麼需求和困難,及時統計數據尋求解決方法。”上述人士表示,河南省政府曾組織會議,要求省內幾個國資平臺積極參與到上市公司、大股東降低金融風險的行動中,維護河南金融市場穩定。

企業主動求援,政府積極介入,豫金剛石和其控股股東終於迎來國資平臺流動性支持。

9月5日豫金剛石公告稱,河南華晶與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農投金控”)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4.598元/股的價格,協議轉讓河南華晶持有的1.01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42%,轉讓股權總價款為4.67億元。

轉讓完成後,除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外,農投金控將成為豫金剛石最大的流通股股東。公告也表示,農投金控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或減少其在豫金剛石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此番股權協議轉讓前,豫金剛石還曾公告與農投金控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農投金控將在未來兩年內根據豫金剛石發展需要,對其提供流動性不少於30億元。

農投金控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農開”)下屬核心子公司,隸屬於河南省財政廳,主營投融資、資產管理、產業基金運營、供應鏈金融等。

“除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外,大股東也及時將一些固定資產變現積極進行補倉,若非如此,股價肯能還會跌更多。”上述人士稱,面對大股東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也積極協助通過增加保證物,與金融機構加強溝通等方式,盡力化解危機。例如公司大股東和新野紡織互保已經十幾年,雙方在此次暫時性流動危機出現後進行了積極溝通,大股東也追加了保證措施。

同時,河南省金融辦、河南證監局均出面協調,使得上述糾紛圓滿解決。

10月8日新野紡織公告稱,經多次磋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在河南華晶提供足額反擔保措施的情況下,公司在互保期限內為其續作的銀行授信提供擔保,幫助其渡過暫時性困難。 近期,公司已落實了河南華晶持有的股權、土地、房產等資產及其法人代表夫妻雙方個人財產和鄭州高新科技企業加速器開發有限公司資產共計2億元以上的資產反擔保措施,並約定河南華晶在互保期內用其他方式置換公司為其提供的擔保。

積極對接政府資源

主動謀求國資平臺馳援的河南公司,不僅豫金剛石一家。據河南一資本市場人士介紹,目前僅河南農開參與助資、入股、合作的豫籍上市企業或母集團就多達十餘家。

“今年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較高,股價又大幅下挫。我們主動聯繫了信陽地方市政府旗下的國資平臺信陽華信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信陽華信投資”),謀求支持的同時提振市場信心。”華英農業董秘杜道峰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9月12日華英農業公告稱,公司與信陽華信投資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此外,近年來在全國多點開花的省級AMC,也成為目前上市公司積極合作的目標。

“在解決公司流動性問題方面,目前從上市公司層面大的舉措還沒有,但是集團層面做了一些動作,其中比較終於的一個就是主動引進了國有股東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資產”),增加流動性。”森源電氣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

9月4日森源電氣公告稱,公司與河南資產簽署了框架協議,由河南資產為公司提供投資、投行、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管理諮詢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整體合作規模累計不超過30億元。而此前在7月5日,河南本土另一上市企業輔仁藥業也與河南資產達成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目前公司大股東質押率較低,經營正常,流動性相對充裕。7月份於河南資產簽訂的協議,主要約定金融方面服務,此後也簽訂了一些實質性合作,河南資產向公司提供了一些金融債務的融資服務。”輔仁藥業董秘張海傑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近年來河南兩家省級AMC公司,包括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原資產”)、河南資產都與已省內多家上市公司合作,進行了一些戰略支持。目前輔仁藥業於河南資產的合作,已有資金到位。

除河南外,其他省區上市公司也在通過上市公司協會等單位盡力促成當地政府部門進場紓困,積極與政府平臺對接。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湖南相關政府部門近日已向省政府提交了援助湖南上市公司的報告,具體時間約在10月16日,也就是深圳宣佈百億馳援上市公司計劃的前後。

該報告主要包括四點援助建議:一是儘快牽頭推動成立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產業基金;二是提供流動性支持,防止公司股東股票平倉而產生的信用風險;三是協調金融機構給予支持,緩解企業實控人股權質押壓力以及企業經營性的融資壓力;四是協助引入行業龍頭戰略投資轄區企業或者促成戰略合作。

目前湖南已迅速展開行動,包括:全省上市公司質押情況摸底、開會研討馳援方略、部分上市公司盡調等等。

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10月25日,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赴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財信金控”)調研。財信金控是湖南省唯一的省級地方金融控股平臺,業務範圍涵蓋信託、證券、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產業基金、產權交易、股權交易、期貨等領域。

陳向群在會上提到,財信金控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優質企業等方面要發揮更大作用。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湖南馳援方案已由財信金控牽頭在近日上交省政府。 本方案詳述了援助對象篩選、方式、資金結構等細節問題,並將吸引湖南省內眾多金融機構參與。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湖南省內馳援總資金規模或將超過百億元。

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因為方案並未最終敲定,所以具體的資金來源、規模和援助方式以政府出臺方案為準,但總規模或將超過百億元,湖南省及長沙市層面均會參與。

相比深圳市的“百億馳援”方案,從兩地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湖南如果按上述資金規模落實,援助力度實際已經不小。

更進一步的消息是,湖南省政府已經開始上市公司的援助篩選,要求是“三優”: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秀團隊。

接近政府的知情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湖南省政府對本次的援助對象有嚴格篩選標準,“就目前方案來看,省政府的援助並沒有控制權要求,目的是對遇到短期資金困難的優質公司進行緊急市場化救助,但政府也不想救助存在惡意圈錢套現跡象的上市公司。”當然,政府的救助對資金飢渴的上市公司來說如天降甘霖,但並非所有危機中的上市公司企業都能“澤被”其中,有的公司負責人甚至還有忐忑。

上市公司董事長王澤(化名)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雖然錢看起來不少,但需要錢的企業太多,沒有處於的企業可能就輪不上;二來政府的資金進來,是否完全沒有目的性,此後對經營是否完全不會掣肘,還是未知之數;三是很多公司危機已急如星火,如果援軍遲遲未到,可能企業已經奄奄一息。

所以王澤的結論是,政府救援肯定是好事,但企業也不能等、靠、要,企業負責人還是得主動出擊,多方設法,化解危機。

發動朋友圈

處於資金危機中的上市公司解困方向無外乎“求助於外”和“求諸於己”兩個方向。

在深圳市政府百億馳援之前,上市公司求助外力解困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主動尋求國資救援。 湖南而言,就有金貴銀業引中信入主,加加食品得東方資產解圍,永清環保與瀏陽市政府商討股權轉讓等案例。

一位董事長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向國資求援考驗的是公司實控人的政治資源和人脈關係,而且公司往往要為此付出失去公司控制權、轉換經營戰略等顯性和隱性代價,“不過,生死存亡之際,哪裡還能有那麼多講究,能有人救已經是幸事。”

上市公司另外一個找錢的方向是“朋友圈”。

拓維信息三季報顯示,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第三季度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829萬股,持股為0.75%。據瞭解,陳邦是通過大宗交易,接盤拓維信息實控人李新宇的減持股份,從而進入股東前十。

李新宇和陳邦同為長沙人,十分巧合,兩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李新宇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兩人私交甚篤,彼此瞭解,但陳邦本次入股更重要一方面是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當問及陳邦為何入股拓維信息,陳邦的反饋更加簡單幹脆,三個字,“是朋友”。

不過,在大面積的企業質押危機之下,找到給力又有交情的朋友實屬不易。

王澤回憶起此前幾個月的找錢經歷,直言“不堪回首”,因為很多關係只有他自己能夠協調,所以王澤經常一天跑兩個城市,見兩三撥人,結果卻收效甚微,經常是從希望到失望。

因此,王澤在談起獲得解困曙光的那一刻,也是少有的紅了眼眶,用的描述詞語是“回到人間”。

“求諸於己”更多是從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和經營戰略想辦法。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上市公司的普遍做法收縮防線,聚焦主業。比如加加食品董事長楊振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將精簡公司產品線,專注公司此前一直比較成功的“大單品”戰略。

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則表示,會馬上著手進行戰略梳理和業務聚焦,對人員進行精簡,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到主航道、戰略性機會點上,確立並擴大優勢;對於一些不賺錢的非戰略業務,該放棄的放棄,保證整個組織輕裝上陣,擁有活力。

該董事長表示,現在還不是最壞的時候,明年的經濟環境可能更加嚴峻。未來兩年,從行業再到企業,或將面臨著生存的壓力“此刻,活下去最重要。”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到一個體現企業家憂患意識的小細節是,一位董事長為籌集資金糧草,將自己的別墅掛牌出售,結果長期無人問津,“現在房市有價無市,變現也不太容易”。

比起被動防守,更為前瞻和有利的做法是主動“拆雷”。

比如,李新宇重新執掌拓維信息面臨的一大問題將是商譽減值。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將虧損10億-13億,造成如此大額度虧損的原因是計提商譽減值。

公司稱,主要系公司部分全資子公司預計全年盈利水平未達預期。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公司預計需在報告期末對因併購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

李新宇表示,上市公司大額計提減值準備,目的在於集中釋放風險,以便以後輕裝上陣。同時,就拓維信息而言,三季度報表顯示,公司基本面仍然較為穩健,戰略推進態勢良好,如果剔除計提因素,全年利潤仍有機會超過去年。

市場對拓維信息的拆雷做法表示理解,10月29日公佈計提商譽減值計劃的第二天,拓維信息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逆勢上漲。

近兩月提供逾200億元借款

在上市公司資金短缺之際,大股東慷慨解囊提供借款,該等案例一直都有,但近兩個月有所增加,自救跡象明顯。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時間(8月底至10月底),至少有33家公司發佈向關聯方借款的公告,少則數百萬,多則幾十億,合計金額達到210億元。相關公司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借款體現了股東的支持,緩解了流動性危機。

鳳凰股份10月30日公告,為滿足房地產開發業務對資金的需要,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擬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向控股股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鳳凰集團”)借款累計不超過30億元,單筆借款的借款期限及借款金額根據公司經營資金需求確定,借款利率為同期銀行基準利率上浮10%。

鳳凰股份稱,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融資規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大考驗,此次關聯交易一方面是正常經營所需,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控股股東嚴格履行重組時的承諾,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利率優於市場的資金支持。

像鳳凰集團這樣大手筆的還有招商輪船、北方稀土、泰禾集團、天沃科技和金一文化的控股股東,所提供的流動性支持都在數十億元甚至百億元以上。

最大手筆的是泰禾集團控股股東泰禾投資。在今年5月份,泰禾集團與泰禾投資續簽《統借統還協議》,在該協議框架內,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起12個月內,泰禾投資向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借款(含委託貸款方式)用於公司項目開發及補充流動資金,累計借款本息總額(發生額)不超過80億元,借款餘額最高不超過45億元。

10月10日,泰禾集團公告,根據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經營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預計與泰禾投資之間的累計借款本息總額(發生額)將增加至不超過130億元,借款餘額最高不超過45億元,有效期與原預計日期一致,為2018年5月28日起12個月內。從中可以看出,泰禾投資對泰禾集團的資金支持力度增加了50億元。

大多數公司的重要股東提供了數億元的支持,且救援目標明確。例如,如*ST皇臺控股股東上海厚豐為了支持上市公司實現“雙保”目標,提供借款2億元;路暢科技實際控制人關聯企業龍成集團,向上市公司提供借款3億元,目的是滿足公司資金週轉、緩解資金壓力。

亦有不少案例系控股股東直接向上市公司子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例如,溢多利控股股東金大地向溢多利子公司新合新提供借款1000萬元,公司實控人陳少美還為新合新向銀行機構融資提供不超過1.9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擔保。類似案例還有ST坊展、金冠股份、創維數字、天津松江等,控股股東直接向上市公司子公司提供借款,支持其經營業務發展。

「e公司調查」引進國資、成立內部銀行……上市公司自救在行動

「e公司調查」引進國資、成立內部銀行……上市公司自救在行動

「e公司調查」引進國資、成立內部銀行……上市公司自救在行動

上市公司從重要股東處的借款利率大多參考同期央行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4.35%),如*ST皇臺、寶通科技、路暢科技、*ST雲網、國統股份、量子生物等;部分有適當上浮,如鳳凰股份的借款在這一基準利率上上浮10%,匯金股份的借款上浮了50%,大部分在5.5%~7.5%之間;部分明顯低於這一水平,如招商輪船(3.3%)、亞太實業(實控人旗下公司提供無息貸款900萬元)、棕櫚股份(創始人之一、股東賴國傳提供無息貸款2億元)。

新接盤方積極馳援

此輪重要股東馳援上市公司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新任控股股東多,部分還直接和控股權轉讓協議掛鉤。較為典型的案例包括金一文化、*ST雲網、ST準油、天海防務、天沃科技等。

金一文化前期因“1元賣掉控股權”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新的接盤方海淀國資按承諾為其提供大量的流動性支持,一是直接提供30億元的有息借款額度,二是為公司借貸提供擔保。

今年7月初,鍾蔥、鍾小冬將合計持有的上海碧空龍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碧空龍翔”)73.32%的股權,以1元的價格,轉讓給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金集團”)。碧空龍翔是金一文化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17.9%。

此次交易價格雖僅有1元,但公告顯示,海淀區國資中心、海科金集團以及海科金集團的成員企業將適時向金一文化提供流動性支持,額度不低於30億元。這一交易完成後,金一文化的實際控制人將由鍾蔥變更為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

海淀國資入主後積極兌現承諾。金一文化8月31日公告,根據經營和發展的需要,擬向海科金集團申請合計不超過30億元的有息借款額度,年利率7.16%,借款期限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公司根據實際資金需求情況在該有效期內及額度內連續、循環使用。本次借款事項無需擔保。

進入10月份,金一文化又連發兩公告,海科金集團擬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向金融機構申請授信融資提供不超過40億元額度的連帶擔保,海淀國資中心擬為公司非公開發行債券及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授信融資額度提供合計不超過30億元的連帶擔保。兩項擔保期限是12個月,海淀國資均收取一定比例的擔保費用。

和金一文化一樣,*ST雲網、ST準油在易主之前也存在較大的問題,新的接盤方到來之後展開了施救,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直接提供借款。

*ST雲網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臻禧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上海臻禧”)向公司提供不超過1500萬元借款,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支持公司生產經營。該筆借款利率4.35%/年,期限為3個月,公司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經營情況提前還款。

上海臻禧此前通過司法競拍成為*ST雲網控股股東,陳繼取代孟凱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上海臻禧入主初期,並無法掌控*ST雲網,經過多番投訴及努力,董事會已有多人辭職(包括董事長),改選在望。在此情況下,上海臻禧提供借款積極馳援上市公司。

ST準油原實控人及控股股東存在暗保及抽屜協議,債務、訴訟纏身,所持股權同樣遭司法拍賣,中植系旗下公司湖州燕潤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燕潤投資”)斥資接盤。10月23日,ST準油公告,公司向控股股東燕潤投資借款1500萬元,期限12個月,利率12.98%/年。ST準油表示,此次關聯交易主要為了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符合公司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

其他案例中,擬接盤天海防務控股權的萬勝實業擬向上市公司提供3000萬元的借款,目的是維護上市公司穩定,滿足上市公司資金需求。上海電氣為天沃科技重要股東,且正在推進成為後者控股股東的交易,上海電氣擬對天沃科技提供總額度為40億元的擔保,天沃科技向上海電氣申請總額不超過30億元的借款,年利率不超過6.5%。天沃科技表示,此舉為公司經營生產提供重要資金保障。

成立內部銀行

已爆發流動性危機的企業積極謀求外援,而一些現金流情況目前較為充沛穩定的企業,也已開始著手通過注資財務公司,擴大“內部銀行”,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

8月7日,被稱為“現金奶牛”的肉製品加工行業龍頭企業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雙彙集團”)也展開了注資財務公司的操作。雙匯發展公告稱,為擴大河南雙彙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下稱“雙彙集團財務公司”)資本金的規模,上市公司與雙彙集團按各自持股比例對財務公司追加投資3億元,投資額計入財務公司的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雙彙集團財務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8億元。

公告顯示,雙彙集團財務公司成立於2016年,截止2018年6月底,該財務公司總資產為56.73億元,淨資產6.8億元,2018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6172.4萬元。

“財務公司的作用就是整合集團的內部資金,使得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雙匯發展相關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介紹,企業到一定的規模,下屬單位多了,就有設立財務公司的需求。財務公司有點類似於企業內部銀行。在日常經營中,大的集團難免面臨有的分公司資金多了閒置,有的分公司資金少難以週轉的情況。財務公司可以從中調配,也還可以開展一些金融業務。目前,雙匯財務公司以內部調配為主。

大型集團企業近期增資財務公司的情況不是個例。

10月9日,河南另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宇通客車曾發佈公告稱,為提高鄭州宇通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下稱“宇通集團財務公司”)的資本金,增強外部融資能力,拓展汽車金融業務規模,擬由財務公司股東按照目前股權比例對其增資5億元。增資完成後,財務公司註冊資本將增至10億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曾粗略統計,2018年以來,已有包括中國聯通、中國中鐵、中集集團、山東黃金、力帆股份、河鋼股份等十餘家上市公司公告增資財務公司,增資規模達數百億元。

其中,中國聯通今年1月曾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下稱“聯合通信”)擬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下稱“聯通集團”)有限公司按照各自在聯通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下稱“聯通財務”)的持股比例,以現金方式向財務公司同比例增資,其中聯合通信增資63.7億元,聯通集團增資人民幣6.3億元。增資後,聯通財務公司註冊資本將增至100億元。

而重慶力帆財務有限公司(下稱“力帆財務”)在2016年剛將註冊資本由8億元增至15億元后,力帆股份今年1月時再度公告稱,擬與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力帆控股”)共同對力帆財務追加投資,使其註冊資本由15億元增至30億元。其中,上市公司追加投資7.35億元,全部為貨幣出資,出資完成後,公司持股比例保持49%不變。

對於集團財務公司的增資,上市公司公告中也多表示,交易將有利於提高財務公司資本充足水平,滿足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對財務公司資本充足率監管的相關要求,有利於增強財務公司抵禦風險和響應業務需求的能力。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今年6月發佈的《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16-2017)》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共有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法人機構247家,全行業表內外資產總額達8.69萬億元;2017年實現利潤總額為975.04億元。

數據顯示,2016-2017年,財務公司累計提供財務顧問服務項目總規模1.37萬億元,累計為企業集團節約財務費用2484.5億元。2017年,財務公司全行業發放貸款餘額2.5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405.36億元,增幅21.19%。而2018年二季度財務公司全行業貸款餘額為2.61萬億元,比年初增加896.22億元。

“能想的辦法都想了”

賣股融資、處置體外資產、積極對接金融機構……採訪中不少上市公司均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面對企業資金困局,高管層都在積極努力化解風險,“能想的辦法都想了”。

10月20日隆華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李佔明、李占強、李明衛、李明強擬作價6億元,將部分股份轉讓給杭州藝陽、杭州中策、世誠科技三家公司。轉讓後,三家企業分別持有公司5.49%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合計持股31.37%。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轉讓價格均為4元/股,較隆華科技10月19日4.21元/股的收盤價略有折價。

隆華科技公告表示,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引入戰略合作伙伴,有利於優化公司股權結構、為公司引進更多的戰略資源,將對公司經營及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協議轉讓所得資金用於償還個人貸款,降低股票質押率,防範因股票質押引起的市場波動風險。

“引入戰略合作伙伴,一方面是業務層面也可能會有交集,另外主要是對公司流動性形成協助。”隆華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目前公司股價較低的情況下,解決流動性問題方面沒有更多更好的方式,還要好好做好實體經濟。公司最近做了些併購,力爭把材料板塊做強,佈局做大,以業績為先導。“市場說變就變,我們不可能把重心放在市場流動性上,還是要做好基礎。有合適的對接方,也可以考慮積極引入國資平臺。”她說。

對於如何積極應對流動性緊張的問題,杜道峰也表示,我們也在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再融資、發債。目前發債已在積極推進,券商已經進駐,尋找擔保,準備報會。同時,大股東也在考慮處置資產,但由於目前市場環境不佳,資產變現不容易,需要時間和契機,尚沒有完全進入實施過程。此外,公司也會進一步尋求省級國資平臺,尋求流動性支持。

在於金融機構協調的方式上,森源電氣獲得了不錯進展。公司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積極溝通下,公司大股東和光大銀行鄭州分行增加了6億元的融資授信,對企業流動性補充起到了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