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股民“悲慘世界 ”看清投機和理財的分界

中國股市,雖然在今年有所回暖,但每一年都上演著同樣的個人投資者“股民”的悲慘世界。

以去年8月份下跌以來為例:

僅有超過不到15.5%的用戶在八月大跌過後仍保持盈利,而近85%的投資者在這期間是虧錢的,近55%的用戶虧損幅度超10%。


回顧2018股民“悲慘世界 ”看清投機和理財的分界



從上交所2018統計年鑑來看,自然人交易佔了82.01%,成為絕對多數。而可憐的是,盈利狀況卻不足一成,我等股民的“韭菜”稱號坐實了。

回顧2018股民“悲慘世界 ”看清投機和理財的分界


回顧2018股民“悲慘世界 ”看清投機和理財的分界


更多的例子,不勝枚舉:

股民1:

某私企老闆2018年初籌集3千萬元,5元多成本全倉楚天高速(600035),絕望半年後實在看不到扭虧之日,2018年6月3元左右割肉立場,半年虧損1200多萬元。如果堅持至今,虧損更大。

股民2:

某商人看好5G概念,2018年3月籌資200萬元全倉加券商融資買入中興通訊,4個月後遭遇連續跌停而爆倉,開板即被券商強平,200萬元賠光不算,還倒欠券商數萬元。

澳門賭場,賭神“梭哈”一把也不過如此。

職業投資人。2017年底,對市場有一波行情基本判斷後,以自有資金二百萬元做擔保金,募集了一千五百萬元的資金。重倉買入兩隻股票,金一文化(002721),豫金剛石(300064)。2018年6月,虧完了自有資金。剩下的股票按比例退還給客戶。其中一個客戶,某機關單位退休幹部,退休金每月萬元。一輩子在機關的積蓄290萬元,虧得所剩無幾。

不能算結語:

本來,上面這些客戶賬戶上的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資金,足夠度過餘生了,但是,他們幾乎,或者全部,虧掉了!

所以,我們總結一句話,炒股的投機,絕不是投資!理財的前提是理性,不要冠冕堂皇的說投資!

你可以問問你身邊的人,有多少是退市的,有多少是套牢的,更有多少是真正拿錢做理財的呢?

珍惜當下,謹慎投機,理性理財,看清未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