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於外+求諸於己 上市公司紛紛出招拆雷

“太難了”、“要活著”,這是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實控人、高管掛在嘴邊的話。前不久,利亞德實控人李軍發佈公開信,就二級市場連續大跌公開“吶喊”,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李軍吶喊絕非孤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經過多方瞭解,陷入困局或面臨質押、經營等風險的上市公司並未坐以待斃,除了吶喊之外,他們積極接洽國資或政府相關部門,採取多重形式自救,包括但不限於大股東為上市公司提供財務資助、體外瘦身、上市公司抱團取暖、成立內部銀行等。

於是,一方面,各地國資紛紛進場紓困;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自救。湖南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是國家的中堅經濟力量,我們不能倒,政府也不會讓我們倒。”

主動引進國資

“宏觀和微觀是有本質差異的,當市場還在考慮是否存在經濟下行風險時,流動性危機已使得一些企業面臨明天就要關門的境地。”談及近期上市公司質押比例高企,爆倉頻發的情況,河南地區一上市公司人士如是說。

豫金剛石,2015年-2017年淨利增速均超過30%,今年前三季度也接近10%。不過由於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華晶”)和實控人郭留希質押比例較高,豫金剛石曾多次披露預警公告。

截至8月29日,河南華晶及郭留希合計持有上市公司35.83%股份,兩者合計被司法凍結的股份佔持股比例的93.81%,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3.61%,被輪候凍結的股份佔持股總數的93.81%,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3.61%。

隨著股價下跌,大股東的流動性危機影響不斷擴大。

河南另一家上市公司新野紡織也曾披露,公司收到興業銀行鄭州分行發來的逾期貸款(墊款)催收通知書,稱河南華晶在該行承兌匯票尚有本金7881.67萬元、利息15.27萬元逾期未還,要求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為防範風險,保障公司和股東利益,新野紡織已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司法凍結了河南華晶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豫金剛石1.85億股股份及其他財產。

“大股東的流動性出了問題,雖然跟上市公司關係不大,不過上市公司層面也積極協助,做了很多努力。”豫金剛石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今年上市公司股價跌幅較大,大股東股份質押比例高,造成持股凍結,因此前期公司與有關質權人做了大量協調工作,以暫緩處置質押股份。同時,上市公司也積極與河南省當地證監局、銀監局、金融辦主動溝通,積極尋求幫助,請求政府機構也參與到對公司大股東流動性危機的解除中。

“河南省金融辦等部門都非常積極的對省內企業進行摸底。證監局每週都要更新一下轄區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情況,瞭解上市公司有什麼需求和困難,及時統計數據尋求解決方法。”上述人士表示,河南省政府曾組織會議,要求省內幾個國資平臺積極參與到上市公司、大股東降低金融風險的行動中,維護河南金融市場穩定。

企業主動求援,政府積極介入,豫金剛石和其控股股東終於迎來國資平臺流動性支持。

9月5日豫金剛石公告稱,河南華晶與河南農投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農投金控”)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4.598元/股的價格,協議轉讓河南華晶持有的1.01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42%,轉讓股權總價款為4.67億元。

轉讓完成後,除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外,農投金控將成為豫金剛石最大的流通股股東。公告也表示,農投金控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或減少其在豫金剛石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此番股權協議轉讓前,豫金剛石還曾公告與農投金控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農投金控將在未來兩年內根據豫金剛石發展需要,對其提供流動性不少於30億元。

農投金控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農開”)下屬核心子公司,隸屬於河南省財政廳,主營投融資、資產管理、產業基金運營、供應鏈金融等。

“除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外,大股東也及時將一些固定資產變現積極進行補倉,若非如此,股價可能還會跌更多。”上述人士稱,面對大股東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也積極協助通過增加保證物,與金融機構加強溝通等方式,盡力化解危機。例如公司大股東和新野紡織互保已經十幾年,雙方在此次暫時性流動危機出現後進行了積極溝通,大股東也追加了保證措施。

同時,河南省金融辦、河南證監局均出面協調,使得上述糾紛圓滿解決。

10月8日新野紡織公告稱,經多次磋商,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在河南華晶提供足額反擔保措施的情況下,公司在互保期限內為其續作的銀行授信提供擔保,幫助其渡過暫時性困難。 近期,公司已落實了河南華晶持有的股權、土地、房產等資產及其法人代表夫妻雙方個人財產和鄭州高新科技企業加速器開發有限公司資產共計2億元以上的資產反擔保措施,並約定河南華晶在互保期內用其他方式置換公司為其提供的擔保。

積極對接政府資源

主動謀求國資平臺馳援的河南公司,不僅豫金剛石一家。據河南一資本市場人士介紹,目前僅河南農開參與助資、入股、合作的豫籍上市企業或母集團就多達十餘家。

“今年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較高,股價又大幅下挫。我們主動聯繫了信陽地方市政府旗下的國資平臺信陽華信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信陽華信投資’),謀求支持的同時提振市場信心。”華英農業董秘杜道峰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9月12日華英農業公告稱,公司與信陽華信投資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此外,近年來在全國多點開花的省級AMC,也成為目前上市公司積極合作的目標。

“在解決公司流動性問題方面,目前在上市公司層面大的舉措還沒有,但是集團層面做了一些動作,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就是主動引進了國有股東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資產’),增加流動性。”森源電氣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

9月4日森源電氣公告稱,公司與河南資產簽署了框架協議,由河南資產為公司提供投資、投行、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管理諮詢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整體合作規模累計不超過30億元。而此前在7月5日,河南本土另一上市企業輔仁藥業也與河南資產達成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目前公司大股東質押率較低,經營正常,流動性相對充裕。7月份與河南資產簽訂的協議,主要約定金融方面服務,此後也簽訂了一些實質性合作,河南資產向公司提供了一些金融債務的融資服務。”輔仁藥業董秘張海傑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近年來河南兩家省級AMC公司,包括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原資產”)、河南資產都已與省內多家上市公司合作,進行了一些戰略支持。目前輔仁藥業與河南資產的合作,已有資金到位。

除河南外,其他省區上市公司也在通過上市公司協會等單位盡力促成當地政府部門進場紓困,積極與政府平臺對接。

發動朋友圈

處於資金危機中的上市公司解困方向無外乎“求助於外”和“求諸於己”兩個方向。

在深圳市政府百億馳援之前,上市公司求助外力解困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主動尋求國資救援。就湖南而言,就有金貴銀業引中信入主,加加食品獲得東方資產解圍,永清環保與瀏陽市政府商討股權轉讓等案例。

一位董事長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向國資求援考驗的是公司實控人的政治資源和人脈關係,而且公司往往要為此付出失去公司控制權、轉換經營戰略等顯性和隱性代價,“不過,生死存亡之際,哪裡還能有那麼多講究,能有人救已經是幸事。”

上市公司另外一個找錢的方向是“朋友圈”。

拓維信息三季報顯示,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第三季度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829萬股,持股比例為0.75%。據瞭解,陳邦是通過大宗交易,接盤拓維信息實控人李新宇的減持股份,從而進入股東前十。

李新宇和陳邦同為長沙人,十分巧合,兩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李新宇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兩人私交甚篤,彼此瞭解,但陳邦本次入股更重要一方面是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當問及陳邦為何入股拓維信息,陳邦的反應更加簡單幹脆,三個字,“是朋友”。

不過,在大面積的企業質押危機之下,找到給力又有交情的朋友實屬不易。

“求諸於己”更多是從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和經營戰略想辦法。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上市公司的普遍做法是收縮防線,聚焦主業。比如加加食品董事長楊振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將精簡公司產品線,專注公司此前一直比較成功的“大單品”戰略。

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則表示,會馬上著手進行戰略梳理和業務聚焦,對人員進行精簡,集中優勢資源投入到主航道、戰略性機會點上,確立並擴大優勢;對於一些不賺錢的非戰略業務,該放棄的放棄,保證整個組織輕裝上陣,擁有活力。

該董事長表示,現在還不是最壞的時候,明年的經濟環境可能更加嚴峻。未來兩年,從行業再到企業,或將面臨著生存的壓力,“此刻,活下去最重要。”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到一個體現企業家憂患意識的小細節是,一位董事長為籌集資金糧草,將自己的別墅掛牌出售,結果長期無人問津,“現在房市有價無市,變現也不太容易”。

比起被動防守,更為前瞻和有利的做法是主動“拆雷”。

比如,李新宇重新執掌拓維信息面臨的一大問題將是商譽減值。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將虧損10億元-13億元,造成如此大額度虧損的原因是計提商譽減值。

公司稱,主要系公司部分全資子公司預計全年盈利水平未達預期。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公司預計需在報告期末對因併購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

李新宇表示,上市公司大額計提減值準備,目的在於集中釋放風險,以便以後輕裝上陣。同時,就拓維信息而言,三季度報表顯示,公司基本面仍然較為穩健,戰略推進態勢良好,如果剔除計提因素,全年利潤仍有機會超過去年。

市場對拓維信息的拆雷做法表示理解,10月29日公佈計提商譽減值計劃的第二天,拓維信息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逆勢上漲。(趙黎昀 邢雲 於德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