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农户喜发“辣椒财”

屯留:农户喜发“辣椒财”

屯留区火辣辣的“麟绛红”辣椒产业渐渐成了气候。 李红卫 摄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长治市屯留区路村乡辣椒种植基地,500多亩辣椒挂满枝头,红灿灿的辣椒连成一片,田间地头尽是群众采摘辣椒的忙碌身影,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一亩辣椒纯收入3500元,今年仅辣椒就能收入一百多万元。屯留区老军庄村辣椒种植户李文良发了辣椒财,乐得合不拢嘴。

屯留区三万亩辣椒喜获丰收,经过连续三年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订单种植,辣椒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成为带动能力强、涉及范围广的“富民产业”,打响了“麟绛红”辣椒品牌。特别是在今年旱情严峻的形势下,辣椒不仅产量高,而且行情稳。截至目前,今年的收购量已经达到6万吨,产值达到1.6亿元。

近年来,屯留区以“一园三基地”为载体,通过“建基地、抓科技、强培训、扩规模”,大力发展万亩辣椒产业,探索出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路子。

屯留地平水浅、气候宜人,素有“米粮川”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玉米种植是该区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约46万亩,占农作物总面积的90%,农业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比较突出。2017年以来,屯留县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多方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万亩优质辣椒基地。2017年,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12个乡镇90个行政村订单化发展辣椒13389亩,直接带动2387户农民种植辣椒致富增收,同时带动物流运输、农机作业、产品包装、劳务中介等产业蓬勃发展,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2018年,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27357亩,覆盖13个乡镇(区)、124个村、5205户,面积和户数均实现了翻番。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种植面积突破三万亩,大旱之年,充分发挥机井等水利设施的积极作用,同时采取节水渗灌技术,通过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尖椒喜获丰收。政府引导全面保障。屯留区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研究政策,分析市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及时出台了《屯留县创建绿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意见》和《屯留县万亩辣椒种植基地扶持办法》,从种子、育苗、保险等各方面予以扶持。2017年县财政扶持1100万元,每亩补助约800元;2018年扶持2100万元,积极协调省人保财险公司,专门为辣椒基地开设了辣椒种植险种,每亩最高赔付1000元,将种植风险降到了最低;金融机构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制定了支持辣椒产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区政府与山西省盐业公司、四川郫县知名豆瓣生产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有效解决了农户种什么、卖给谁、如何收的后顾之忧。

科技服务强化支撑。屯留区先后与四川云图公司、山西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购买专家服务,由专家团队提供统一高效的技术服务。2017年,四川云图公司技术人员先后4次对全县辣椒种植户进行了培训。全区12个技术专家组83名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跟踪服务指导;从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开展了“农民蓝领”技工培训,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组织专题技术培训4次。农机部门举办万亩辣椒农机具现场培训演示会2次,推广培训演示先进适用机具60台(套),并为吾元镇、丰宜镇2000亩辣椒免费进行了播前整地、深松等作业,为吾元镇600亩辣椒免费提供了2次无人机飞防植保。

扶持龙头壮大规模。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拓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2017年,流转土地1.1万亩,带动27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和2个农业龙头公司参与万亩辣椒种植。今年流转土地达到2.6万亩,共发展种植合作社120家,培育种植大户、技术人员1000多人,农户流转收入和打工收入预计可实现1个亿,当地8000多农户直接从中受益。屯留源达农资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收购点,附近约8000亩的辣椒都要在这里汇集。从九月初起,每天往四川发货近1000吨,当天不能及时运走的辣椒加工成豆瓣酱的半成品进行发运,保证种植户的最大利益。

标准管理打造品牌。屯留区积极推行“五统一”模式,将标准化生产贯穿到定植、管护、采摘每一个环节,被确定为第八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一是统一种苗选育。在全区范围内统一选定辣椒种植品种,并依托禾泽田、助民等专业公司,采用统一无土基质、统一育苗,免费发放给合作社和农户定植,保证了种苗质量,形成了规模优势。二是统一地块管理。制定操作规程,统一深耕整地,对耕地深度、操作流程、起垄间距、垄高垄长和铺膜宽度等作出详细规定,统一规范化整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合作社,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区块”,每个区块聘用专门的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分块管理,有效解决了面积过大难以兼顾的问题。三是统一生产资料。通过测土配方,由农业农村等部门统一肥料种类,增加有机肥使用量,特别是规范添加必须的钙肥;对农药施用适时进行标准化指导,由专业人员根据病虫害监测情况选定配方,既防治了病虫害,又减少了农药的滥用。四是统一市场销售。依托合作社,在全区设立9个购销点,方便群众销售,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辣椒运输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开辟绿色通道,减少新鲜辣椒的运输时间,保质保鲜。五是统一商标品牌。着力打造自己的区域品牌,注册了“麟绛红”商标,提高县域辣椒产品的辨识度和知名度,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

产业延伸提升效益。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屯留区积极探索引进大型辣椒加工龙头企业。2017年源达农贸公司引进辣椒制酱生产线,制作辣椒酱1000吨,增收40万元。恒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产+供+销+初加工于一体,自有仓储加工场地1万平方米,加工设备齐全,2017年辣椒加工、销售总量2万余吨,位居当地同行业之首。同时,积极利用辣椒种植间歇期,进行套种、间作,提升效益。树丰合作社尝试在辣椒收获后种植大蒜,每亩投入约2000元,产大蒜3000斤左右,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如今,屯留区的辣椒产业越叫越响,群众越来越认可,辣椒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产业带头人,发展后劲十足,火辣辣的“麟绛红”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杨建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