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李建成當了皇帝,能夠達到李世民的水平,開闢大唐盛世嗎?

荖板逨枝阿爾卑斯_愺苺眛


唐武德九年,時為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內發動兵變,誅殺了一母同胞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



在逼退老爹唐高祖李淵成為皇帝之後,李世民為了給自己這段近乎“謀逆”的過往遮醜,開啟了帝王“指導”史官工作的“先河”!在李世民的“精心指導”之下,息隱王、隱太子李建成成了真正的“隱”——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中國古代《諡法》對隱的解釋)。不顯屍國、不屍其位……李世民給胞兄這麼一個諡號,無非是在強調李建成無才無德,不配皇太子之位,自己才是“真命天子”!那麼,李建成真的無才無德嗎?假如他成了皇帝,能夠達到李世民的水平、開創另一個“盛世”嗎?



行政方面

李世民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淵彼時已經結束了“糾結期”,堅定了讓李建成接班的想法。為了避免李世民尾大不掉、倒逼李建成,李淵已經在著手削弱李世民的實力,為李建成將來順利接班鋪路了。著名的“張亮謀逆案”(不是麻辣燙、也不是爸爸去哪兒)其實就是李淵對李世民下手的第一步!說白了,彼時的李世民通過正常途徑接班已無可能,而且已經被父親逼到了牆角,所以才鋌而走險發動了那場軍事政變。



換言之,李淵對李建成的能力還是比較滿意的。李淵曾經為立儲的問題糾結過,如果李建成真的無法勝任皇太子乃至皇帝的角色,李淵似乎不太可能僅僅因為拘泥於“嫡長子繼承製”就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別忘了,隋煬帝楊廣和李淵可是表兄弟!隋王朝二代而亡的教訓歷歷在目,選錯接班人的嚴重後果李淵不可能不清楚!而且,在李淵太原起兵之後,李建成就擔起了留守大後方的重任,大後方的行政性事務和前方大軍的後勤保障幾乎都是李建成負責的,他幹得非常好!這起碼說明,李建成的行政能力和總攬全局的功夫還是比較到位的,這不正是當皇帝所需要的嗎?至於上馬打仗,歷朝歷代有幾個皇帝“御駕親征”過?



因此,李建成如果當上皇帝,行政方面幾乎不需要作任何適應,駕輕就熟。反倒是李世民,行政這一塊其實是個短板,他個人更多地還是側重於軍事領域,行政方面主要還是得益於用人,如房、杜、長孫等等,都是行政方面的大才。



軍事方面

李建成作為李淵的嫡長子兼法定繼承人,出於安全和穩定的需要,從太原起兵一開始便失去了上戰場的機會。但是,這並不代表李建成缺乏軍事才能。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李世民可以披掛上陣、李元吉甚至能和尉遲敬德打成平手,說李建成手無縛雞之力顯然是不太可能的!換言之,李建成很可能軍事素養也是非常不錯的,只是因為嫡長子這個身份,失去了表現的機會。



除此之外,李元吉敢於挑戰悍將尉遲敬德,說明他這個人在武力方面還是頗為自信、甚至自負的。如果李建成真的一無是處,李元吉似乎不太可能甘心跟著他,不是嗎?更何況,打仗並不一定要親自披掛上陣,只要用對了人,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李元吉本身就是一等一的戰將,在太原起兵之後也立下了不少軍功,李建成只要用好了他,與自己親自上戰場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用人方面

著名的凌煙閣功臣圖給人們造成了一種錯覺,唐王朝就是李世民手下這幫人打下來的,李世民手下人才濟濟!其實,這完全是錯覺,為什麼?因為“玄武門之變”後與李世民不對付的人都被安上各種罪名滅掉了,哪裡還有資格上凌煙閣功臣圖?



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發生前,李世民的天策府雖然擁有了與李建成的東宮一樣建立官署的待遇。但是,天策府的規模並沒有超越東宮,充其量也不過就是打個平手。換言之,李建成手下也是有自己一派勢力的,李世民手下非常著名的諍臣魏徵,在“玄武門之變”之前其實就是李建成的人!



因此,如果李建成當上皇帝,手下未必就沒有房杜之才、尉遲之勇!更何況,李世民能夠將魏徵納入麾下,李建成難道就不能把房、杜、尉遲這些人收編嗎?很有可能。這些人之所以攛掇李世民發動軍事政變,說白了無非為了自己將來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如果李世民敗了,他們會跟著殉葬嗎?恐怕未必!到時候,李建成是大唐的儲君、大唐的皇帝,而這些人本就是大唐之臣,被李建成收編是“理所當然”!連魏徵那樣“背棄舊主、改換門庭”的黑鍋都用不著背……



納諫方面

李世民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虛心納諫。其實,恐怕也未見得有多虛心!魏徵之所以出名,不在於他的行政能力,更多地還是因為他敢於“逆龍鱗”。李世民能夠容忍魏徵那麼多年,而且還高官厚祿供著,在後世史家心中給皇位來路不正的李世民加分不少。



但是,魏徵最初的主子並不是李世民而是李建成,魏徵能夠在李建成手下待那麼久,可見李建成的容人之量恐怕未見得比李世民差,不是嗎?魏徵能夠逆李世民的“龍鱗”,難道就不會和李建成頂牛嗎?這種可能性是相當大的,可李建成並沒有把他怎麼樣,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再就是關於魏徵當初建議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時李建成沒有采納的問題了。其實並不是李建成不“納諫”,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這位胞弟會那麼快動手!在李建成看來,自己有老爹的支持,手裡又有人、有兵,收拾李世民將來有大把時間,根本無須急於一時,他根本沒有想到李世民會鋌而走險發動軍事政變。很可能李建成還是想借助父親李淵、通過“合法”手段拿下李世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會發生所謂“張亮謀逆案”的原因。魏徵的建議雖然有理,但並不符合李建成的策略,自然也就不被採納了,這並不能說明李建成不虛心納諫。如果李建成當上了皇帝,未見得就不是一位虛心納諫的皇帝!只可惜,老天爺沒有給李建成這個機會!



綜上所述,無論是行政、軍事、用人還是納諫方面,李建成並不比李世民差多少,甚至不少方面比李世民還要更佔優勢!因此,如果李建成當上了皇帝,未見得就不會出現另一個“盛世”。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只可惜,李建成似乎過於低估自己這位胞弟了,以至於沒有刻意去防範其發動軍事政變這一點,最終讓李世民鑽了空子、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因為事起突然,李建成、甚至李淵都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作出及時應對,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憑李世民宰割了……



“玄武門之變”的發生雖然有其必然性,但還是存在很多偶然因素的。如果彼時李世民不是身居長安,恐怕很難有機會得手。畢竟李淵並不是傀儡皇帝,他之所以沒能作出及時應對,只是因為事起突然,根本來不及調兵勤王。等反應過來時,自己的性命已經控制在了前來“護駕”的尉遲敬德手中,李淵也只能乖乖就範。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李世民已經給大家做了答案了,李世民為什麼發動宣武門之變?說白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穩如泰山,說明了,開園元勳基本都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正面力量打不過李建成,而且,所謂的宣武門九將,在宣武門之變前有什麼成績?另外,天下不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一半的江山是李孝恭,這就是為什麼李孝恭明明不是李世民的人還是凌煙閣第二個,僅次於長孫無忌,其他的大牛李靖,李績,秦叔寶都是李源_李建成勢力的人,羅藝也是,可以說,當年的李世民屬於孤注一擲成功了,開國將領都是傻子嗎?恐怕比在座的都精明,絕大多數都支持李建成就已經說明了李建成的能力了,而且,雖然李老二把史書改的亂七八糟,但是,通過蛛絲馬跡可以看出來,李建成能力非常強的,李建成如果能力不夠,能夠作為後方總指揮?最後說下,最後的成績不代表當時成績,要不是李老二上位不正,也不會拼老命的做好皇帝了,可以說,他在皇帝位上是努力的,但是,如果單單說做皇帝之前。表現肯定不如李建成的


又是桃花盛開


歷史上李建成並沒有當上皇帝,所以這個問題並沒有準確的答案,只能分析一下。

小編認為李建成治理天下水平要高於李世民!

李世民是個陰謀家,愛玩陰的,他勝就勝在自己比李建成更陰毒,正是因為他在競爭儲位時候失利他才會玩陰的,所以事實證明李世民在和李建成的正面較量之中一直處於下風!

李建成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寬仁,喜歡招賢納士,而且善於納諫。所以有很多朝臣都是死命擁護李建成的,一來他是長子,二來他是一個治理天下的好材料。

如果僅僅是因為一些朝臣支持李建成的話可能會多人會說李建成結黨營私,但是事實上不僅是很多大臣支持李建成,就連他們的父親李淵也是站在李建成這邊的。

就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水火不容的時候,李淵曾經打算讓李世民遠離京城,給他一個封地。但是後來考慮到如果李淵離世的話唐朝可能會分裂,所以後來李淵和李建成採取政治打壓李世民的方式來削弱李世民的勢力。

如果李世民各種表現真的處處優於李建成的話,李淵是不可能一心培養李建成的,也不可能會讓李世民遠離朝廷的,只能有一個解釋:在李淵的心目中李世民非治世之才,或者說李世民的治世能力不如李建成。不然李淵即使不傳為給李世民,必定也會很疼愛他的,但是事實上李淵對待李世民的態度並不是這樣。


又有人會說事實證明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有多麼的厲害。但是你真的和隋朝以及李治治理時期比的話,所謂的貞觀之治根本不值一提。很多人都認為李世民篡改歷史,我看也是這樣,不然不會有那麼多解釋不通的唐朝歷史。

最後說一下魏徵的態度吧。魏徵原本是跟著李建成的,曾建議李建成幹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比較寬仁,並沒有下手。等到李世民下手之後李世民捉住魏徵,而魏徵確實對李世民破口大罵,可見李建成是一個值得魏徵拼命擁護的明主。

而且魏徵死後李世民曾經把魏徵的墳掘了,因為懷疑魏徵生前參與謀反,所以說魏徵可能從始至終並沒有對李世民真正的忠心耿耿過,只能說明李世民並非明主,或者說在魏徵心目中李世民不如李建成!


唐朝的長老


假如李建成當了皇帝,能不能達到李世民的水平,開闢大唐盛世?

首先要明白,貞觀之治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一、吸取隋亡教訓

登基後的李世民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勤政愛民,節儉自律,儘量減少勞民傷財。

二、任用賢能,虛心納諫

積極學習道家思想及治國理念。選賢任能,對品行端正且有真才實幹的人委以重任。嚴格把守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求賢思路。

虛心納諫:對直諫大肚包容。視不進諫,只知阿諛奉承之人為奸佞、誤國之臣。


三、積極完善科舉制度

在隋朝開始的科舉考試製度上加以完善。除了對無官級的學子通過考試升遷錄用。還定期對在職官員進行制舉考試。

四、注重官員作風

雖求賢若渴,但對所用之人嚴格衡量。除了要有才幹,還需要有好的品德。

定期對地方官員進行德、才培訓及考核。對貪汙腐敗,徇私舞弊等朝廷官員實行嚴厲打擊。



五、踐行法制,大力推進經濟發展

律法:制定律法,明確賞罰制度,強化法制治國。

民生:大力發展生產,推行均田制度,獎勵開田墾荒。施行輕徭薄賦政策,勸課農桑,不奪農時。開設義倉,用於救災救荒。獎勵婚嫁,舔增人口。大力興修民生必備的水利設施,疏河鑿渠等。

經濟:對外大開國門,鼓勵往來的商品貿易和文化交流。

唐太宗李世民開闢的大唐盛世,不管是經濟上、科技上,還是文化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都是非常深遠的。

假如當初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敗了,李建成當了皇帝,是否一樣能開創大唐盛世?

李建成其實也很優秀的,他之所以後期戰功不及李世民。是因為身為太子的他沒必要整天出去打打殺殺,只管跟在李淵身邊學習朝政,打好下手,日後才能更好的掌管天下。

李建成為人寬厚、善待百姓,禮賢下士。是塊當皇帝的好料子。

但從魄力和謀略上來說,李建成卻遠不及李世民。或許李建成一樣能開闢大唐盛世。但很難到達李世民所打造出的高度。

歡迎有不同看法的小夥伴留言!關注!


小花花送給ni


個人認為,李建成要是當上皇帝,那基本上不能開闢大唐盛世!

首先,李建成的個人能力和威望,遠不如久經沙場的李世民;

李建成作為李淵的長子,從一開始便被立為太子,之後主要的職責便是輔助父皇李淵處理朝政,而平定天下的重任便落到了年輕的秦王李世民的頭上。



於是,在大唐統一天下的戰爭中,幾乎所有的關鍵戰役和“硬骨頭”,都交給秦王李世民來啃。在淺水原之戰中,李世民反敗為勝,一舉消滅了稱霸西北的薛仁杲父子;之後,他又率兵東進,取得至關重要的虎牢關大戰的勝利,一舉把稱雄中原的鄭王王世充和虎踞河北的夏王竇建德兩股龐大的勢力徹底消滅。可以說,大唐的江山,絕大部份都是秦王李世民打下的。



正因如此, 在大唐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的軍事才華被不斷激發,其統軍能力和個人威望也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這些都是深居東宮的李建成所不具備的。

其次,如果李建成當上皇帝,那麼大唐將很可能失去秦王府的眾多頂級將帥;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矛盾,表面上是兄弟之間的皇位之爭,但根本上其實是武將集團和文官集團的鬥爭。



身為太子的李建成,長期在京中輔助李淵處理政務,因此支持他的基本上都是京城的文官集團;而秦王李世民,一直在戰場上殺伐,為大唐打天下,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戰功顯赫的將帥。因此,李世民所代表的是武將集團,而李建成所代表的是文官集團。

而深居東宮的李建成,由於長期以來都在擺弄權謀和算計上面下功夫。因此,斷然不會有徵戰四方的李世民那般廣闊的胸襟。加之大唐初建,天下從分裂到再度統一,在這過程中,李世民和他手底下的那群武將的功勳,顯然要遠高於李建成和他手底下那些京中文官。



所以,如果李建成即位,基本上將會採取重文抑武之策,對李世民手下的那些開國名將加以打壓,甚至殺戮。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那對大唐的軍事實力來說,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恐怕那時的大唐就會回到漢初時期的境況,長期置於北方民族的軍事壓制之下。



要知道,貞觀之治的偉大,不僅在於燦爛的政治和文化氛圍,在在於不斷開疆拓土,賓服四夷的偉大武功。而所有這些,都是李建成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官集團所不能帶給大唐的!



這些歷史要讀


本來看到這個問題有這麼多優質回答,我是不打算回答的,只不過看到某個優質回答讓我感覺深深的不認同,我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所以我提出一些我的觀點。

第一,李建成的能力和威望真的不如李世民麼?

首先李世民的個人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想問問,項羽能不能打?呂布能不能打?李世民能不能比得上他們兩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兩個猛人的結局不用我多說,相比大家都知道。

代兵打仗和治理國家,從來靠的都是謀略而不是個人勇武!

其次,李建成的個人能力是不是真的不如李世民?我說了,治國靠的是謀略,單打獨鬥是莽夫所為。單論武力值李建成是拍馬也趕不上李世民的。但要論治國方略,久居東宮的李建成所學到的東西可要比李世民多的多,為什麼?李世民常年領兵打仗,哪有功夫研究這個?

後來治理國家的那一套全靠身邊的文臣輔佐,房玄齡、杜如晦還有魏徵。雖然說是房謀杜斷,但治理國家主要還是靠魏徵,房玄齡最早不過是一個縣令,他哪有那種胸懷天下的氣魄,要說玩弄權謀這一套,房玄齡才是祖宗,玄武門事變其實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個人搞出來的,李世民只不過是一個執行者而已。魏徵是誰?他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如果李建成能榮登大寶,歷史上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魏徵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所以如果他輔佐李建成,李建成對他更是言聽計從,他的能力能比李世民差?

再說代兵打仗,李建成曾經負責義軍招募,是他給士兵立的各種軍法,是他肅整三軍,他甚至和士兵同甘共苦,在軍中威望甚高。攻取洛陽的時候李建成是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李世民還是他的手下呢!當然後來李建成被封為太子之後就輔佐朝政,在功績上李建成是比不過李世民的。但是他的個人威望也很高。並不比李世民差。

第二,單單靠幾個武將就能維護唐朝的江山麼?

咱們學歷史的時候,應該都接觸過這個問題,是英雄造就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這一點我想大家心裡都清楚,在那個戰亂的時代,只是剛好這個人遇到了這個機遇,才成為千古流傳的將軍。幾個人的能力還真就不能影響江山的穩定。況且帶病打仗,李建成也是一把好手啊!將軍並非要衝鋒陷陣,只要在中軍運籌帷幄即可。

另外還是魏徵,他對戰場的瞭解也是十分透徹,魏徵在李密手下的時候就對李密提過建議,只是李密沒有采納,這也成為李密後來失敗的導火索。可見魏徵雖然是文臣,但放到戰場,也是一員猛將。魏徵的用兵能力堪比明朝時的王守仁。

當然我說這一切並不是說,李建成如果當了皇帝就比李世民強。我只是為了說明李世民能開闢大唐盛世不是隻是靠的武功而已,相反,他是靠的文治。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世民在這一點上做的特別好,他擁有李建成所沒有的魄力。正是因為這份魄力,才使他成為千古一帝。比如說,他當了皇帝之後,為了減少宮廷開支將3000(約數)宮女放歸回家,而這些宮女其實都是他爹李建成的備用老婆。如果李建成當皇帝,他肯定沒有這份魄力。再在比如李世民下令放400死囚回家探親,過年後再來問斬,結果年後400死囚一個都沒有少,全部回來了,李世民宣佈赦免他們的死刑。這份氣魄古今你再難找出第二個來。

李世民的這種魄力,以及愛民如子的行為還有很多很多,幾千字根本說不完,正是因為李世民的氣魄,和他對老百姓的寬容,使得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特別高(注意,不是軍中的威望),再加上身邊有魏徵這樣的賢臣輔佐才使得他開闢了大唐盛世,貞觀之治的盛典!

所以我的答案其實也是,李建成不能像李世民一樣,開闢大唐盛世。


阿森聊點事兒


李建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生。

我們都知道大唐盛世是由唐太宗李世民開啟的,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稱道的治世之一,也是大唐盛世的開篇之作。但是,我們都知道唐太宗他得位不正,他的太子之位,皇帝之位是殺了他兄長之後奪回來的,那麼如果他的兄長李建成當上了皇帝,會不會開創大唐盛世呢?

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我們已經永遠無法知曉了,因為歷史根本就沒有給李建成表現的機會。他有做皇太子的命,卻沒有當皇帝的命。但是歷史中是可以假設的,我們可以通過李建成生前的生命軌跡和他的所作所為來推斷一下,如果大唐真的交到他的手裡,還會是後來的盛世繁華嗎?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李建成作為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證明了他的確有他的短處和不足。但是人這一生中哪有不失敗的?就連威風凜凜的拿破崙還兵敗滑鐵盧呢。同樣,李建成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能夠在史冊上留下一筆,絕對不可能單單因為他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兄長,而是因為他自己的能力。


招募人才:有一定的治理基礎。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知道,李世民集團文成武將特別多,其實翻閱一下歷史資料,李建成集團人才並不少。比如大將軍薛萬徹,在李建成死後為唐征討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大將軍馮立在突厥逼近長安時以少戰多,大戰突厥;馬三寶於唐創業時立下不少功勞,李世民曾因馬三寶的死而廢朝;文官有王珪為唐初名相,魏徵更是進入凌煙閣。魏徵,王珪,馬三寶,馮立,薛萬徹等等這些著名的人才,都可能成為後來李建成開創盛世的棟樑人物。


但是很遺憾,李建成因為顧念兄弟骨肉親情,雖然最終下定決心,但卻晚了一步。如果他聽從魏徵的建議,先下手為強,也許李世民集團就會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是很不幸,歷史選擇了李世民。所以,至於他能不能開創大唐盛世也只能去留給後人遐想,卻永遠無法證明了。


舊事舊人歷史說


很可能不會。

一個精擅內政的太子,登基以後往往沒有多少開拓精神,打仗不行那也是無需多說的。

若是李建成做了皇帝,那麼李世民必然沒有什麼好下場,跟著他的那些人也就沒什麼前途了,而沒有那些人,李建成手下基本都是內政官,這些人誰當皇帝都可以,就算是外族來了也沒有多少反抗意志。。。

然後,頡利能逼得李世民納貢,也能揍得李建成哭爹喊娘,甚至要遷都洛陽,後來什麼滅突厥,霸西域,就是做夢了。

李建成就算是再怎麼不輸李世民,沒有李世民的戰功和追隨者,當了皇帝的他哪裡有機會做出李世民的功績?


偽裝135707859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是通過兵變殺死了太子,又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的方式坐上了皇位,雖然以這樣不光彩的方式上臺,但是對於黎民百姓來說,有這樣的好皇帝還是很難得的,畢竟李世民當政期間,把元氣大傷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開創了中國的又一個偉大盛世,不得不說李世民當皇帝還是合格的。


我們假設,如果當初李世民沒有發動兵變,而是讓李建成登基稱帝的話,那李建成能不能達到李世民的治國水平,開闢大唐盛世呢?


關於李建成的記載基本都是很糟的,把他說的很沒用,認為只是因為自己是長子才當的皇帝。不過我們知道,歷史是勝利者李世民記載的,他當然不可能讓史官如實記載李建成的生平和功績。而且根據歷史記載,李世民這個人就是喜歡插手史官的紀錄,有空就喜歡去指導他們,你說在皇帝的壓力下,關於李建成的記載能否真實,我們後世的人能否相信呢?


李建成如果登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李世民的問題,畢竟李世民功高震主,唐朝的基業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手上還有一批能征善戰的猛將,而李建成手上呢?除了一個魏徵,其餘的都叫不上號。可是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常規操作都是首先把兵權收上來。李世民會乖乖就範嗎?


可是我們還要知道一個背景,在唐初的北方,有一股巨大的勢力威脅著新生的唐王朝,那就是突厥。解決不了突厥問題,唐朝可能就會馬上滅亡。而當時朝野上下,能夠阻擋突厥的,也只有李世民和他的愛將們。所以李建成這個皇帝還是非常難當的,畢竟當時打天下的時候,李建成大部分時間都是留守後方幫助李淵處理政務,而軍事則全部交給李世民,所以現在的後遺症就來了。如果,李建成一不做二不休果斷殺了李世民,那跟隨李世民的那些大將基本上也是被殺,或者被逼造反,不然就是跑路了,誰來替李建成打仗呢?


況且李世民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和太子本身就存在競爭,關係也不和睦,而且剛剛建立的唐朝是更加離不開李世民的。所以,小編覺得李世民就算沒有發動玄武門兵變,也會在以後的某個時機發動兵變,搶回政權。很有可能就是在率軍出擊突厥的路上,學後世的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也未可知。得知李世民自己坐了皇帝,身在京城的李建成能阻擋的住李世民的大軍嗎?根本不可能。李建成手上只有一幫治國的大臣,武將幾乎為零,那時候,除了乖乖投降,不然就是死。當然,以李世民的心狠手辣,就算李建成投降,也逃不過全家被殺的命運,又何來的超過李世民的盛世呢?所以註定了李建成悲劇的下場。


當然,再說一句題外話,如果李建成當了皇帝,李世民也乖乖聽話,那我相信以李建成多年處理政務的能力,肯定會打造一個超級強大的帝國,開創一個盛世。畢竟有外敵侵入有李世民擋著嗎?當然,這兩兄弟早就離心離德,根本不可能精誠團結,有的也是互相殘殺,你死我活。


對此,你覺得李建成的皇位做的穩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建成楊廣吹簡直臉都不要了,太宗也是這幫人能碰瓷的。整個中國歷史有比太宗能力更強的帝王?靠著1000多萬人的爛攤子,創造了一個上到朝堂下至民間亙古未有的和諧社會,大力發展農業文學,使普通人第一次有機會接受學習,為後來的盛唐打下基調,是後世歷代皇帝之楷模。武功更是震鑠古今,達到了華夏帝王從來沒有過的高度,其人格魅力和胸懷天下的氣度天可汗當之無愧。對陣西秦薛仁果河東劉武周洛陽王世充河北竇建德劉黑闥哪個不是以少勝多親自偵查,多次關鍵時刻力排眾議帶領少量輕騎率先衝鋒一戰滅其國,統一戰爭中四大勢力獨滅其三,真正的天選之人。玄武門之變前只有600親兵,謀士心腹都被打壓禁止來往活動。而建成元吉親兵3000+,更握有京城兵權,玄武門守衛還是太子親信,這都能輸還有啥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