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步入“青銅時代”,房屋和資產之間無法再畫上等號

近幾年,投資房產成為社會主流。縱然大部分民眾並不清楚箇中原理,可是腦海中卻已經建立了“房子=暴漲”的認知。所以,越來越多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的同胞,嘗試將錢換成房子,再將房子變現。然而,他們的這種做法相當危險,沒有辦法提前覺察到危機。當投資房產的潮水退去之後,大佬們或許還平安無事,他們的結局如何就很難說了。由此可見,弄清楚漲價原理十分必要。

那麼,未來房價會如此迅速的上漲呢?

樓市步入“青銅時代”,房屋和資產之間無法再畫上等號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網友歸結於炒房客,有網友認為是房屋過度金融化。實際上,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個——通貨膨脹。數據顯示,自1990年到2000年這十年間,華夏廣義貨幣增加八倍,衡量物價水平的CPI只上漲了102%。而從2001年到2018年這十八年裡,廣義貨幣增加11.5倍,CPI卻只上漲49%。

按照正常邏輯來講,中國廣義貨幣超發如此多,物價水平也應該呈現正比例的漲幅。然而,十八年來,除卻最近,房價上漲較快,其餘時間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某部分的產品還在不斷的降價。譬如手機,汽車。

對此,有專家分析,物價之所以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主要在於那些超發的貨幣全部都流入樓市。至於說,市場上剩下流動資金平攤到大眾身上,還有多少剩餘?而正是因為如此,房價每年上漲的速度才會維持在25%以上,超過通貨膨脹每年上漲17%的速度。

然而,隨著國家開始干預樓市,房價增速減緩。到了現在,房子還屬於能夠持續“進款”的資產嗎?

樓市步入“青銅時代”,房屋和資產之間無法再畫上等號

很遺憾,除卻某些城市,餘下地區的房屋都不再是資產。

去年,全國房子成交量破新高,達到17億平米。然而,黃奇帆專家就不看好今年的樓市,認為2018年房子成交量已經達到巔峰。無獨有偶,任澤平專家也認為樓市進入新週期,成交量將會下跌,維持在12億平米左右。融創老總孫宏斌前段時間,也發表了類似觀點。只是,他將房產成交量抬到了15億平米。

那麼,象徵著樓市晴雨表的二手房市場情況如何?

各大中介網站,當前二手房掛牌數量乃是去年的2倍以上,諸城都有不少的降價房源。可是,這些降價房源能夠成交的概率很小,往往三千套房源中才有十幾套的成交量。也就是說,樓市的前景不太妙。

樓市步入“青銅時代”,房屋和資產之間無法再畫上等號

或許,未來房價的變化確確實實如國家所言,不再暴漲暴跌,逐步恢復理性。然而,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再聚焦到地產行業,自然會提高房價。異日,可能大傢伙確確實實能夠買得起房子,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過就是將月供的壓力分攤到生活當中。

當然,想要房價下跌、普跌,預計還需要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不管怎麼說,地產行業的根系還十分龐大,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