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步入“青铜时代”,房屋和资产之间无法再画上等号

近几年,投资房产成为社会主流。纵然大部分民众并不清楚个中原理,可是脑海中却已经建立了“房子=暴涨”的认知。所以,越来越多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同胞,尝试将钱换成房子,再将房子变现。然而,他们的这种做法相当危险,没有办法提前觉察到危机。当投资房产的潮水退去之后,大佬们或许还平安无事,他们的结局如何就很难说了。由此可见,弄清楚涨价原理十分必要。

那么,未来房价会如此迅速的上涨呢?

楼市步入“青铜时代”,房屋和资产之间无法再画上等号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网友归结于炒房客,有网友认为是房屋过度金融化。实际上,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个——通货膨胀。数据显示,自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华夏广义货币增加八倍,衡量物价水平的CPI只上涨了102%。而从2001年到2018年这十八年里,广义货币增加11.5倍,CPI却只上涨49%。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中国广义货币超发如此多,物价水平也应该呈现正比例的涨幅。然而,十八年来,除却最近,房价上涨较快,其余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某部分的产品还在不断的降价。譬如手机,汽车。

对此,有专家分析,物价之所以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在于那些超发的货币全部都流入楼市。至于说,市场上剩下流动资金平摊到大众身上,还有多少剩余?而正是因为如此,房价每年上涨的速度才会维持在25%以上,超过通货膨胀每年上涨17%的速度。

然而,随着国家开始干预楼市,房价增速减缓。到了现在,房子还属于能够持续“进款”的资产吗?

楼市步入“青铜时代”,房屋和资产之间无法再画上等号

很遗憾,除却某些城市,余下地区的房屋都不再是资产。

去年,全国房子成交量破新高,达到17亿平米。然而,黄奇帆专家就不看好今年的楼市,认为2018年房子成交量已经达到巅峰。无独有偶,任泽平专家也认为楼市进入新周期,成交量将会下跌,维持在12亿平米左右。融创老总孙宏斌前段时间,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只是,他将房产成交量抬到了15亿平米。

那么,象征着楼市晴雨表的二手房市场情况如何?

各大中介网站,当前二手房挂牌数量乃是去年的2倍以上,诸城都有不少的降价房源。可是,这些降价房源能够成交的概率很小,往往三千套房源中才有十几套的成交量。也就是说,楼市的前景不太妙。

楼市步入“青铜时代”,房屋和资产之间无法再画上等号

或许,未来房价的变化确确实实如国家所言,不再暴涨暴跌,逐步恢复理性。然而,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再聚焦到地产行业,自然会提高房价。异日,可能大家伙确确实实能够买得起房子,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过就是将月供的压力分摊到生活当中。

当然,想要房价下跌、普跌,预计还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怎么说,地产行业的根系还十分庞大,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倒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