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聰明"的爸媽很少對孩子發火,而是常對他說這8句話

北大教授:"聰明"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這八句話,而不是發火!

對於家長們來說,如何教育好小朋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過去生活條件不好,一家人能吃飽、活下來就好了,根本不怎麼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要是孩子犯錯誤的,打一頓、罵一頓,也就解決了。

但現在社會發展了,人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更多教育小朋友的方法,漸漸地就開始要通過"感化"孩子,來教育小朋友。

不過,很多時候孩子做的事情真的很令人氣氛,家長們還是會對小朋友大喊大叫。北大教授表示:"聰明"的家長几乎不會對孩子發火,而是常說這八句話。

北大教授:

朋友小李跟我講述了她的經歷:小李的兒子樂樂今年已經九歲了,在上小學。現在小李幾乎每天都要跟兒子發一通脾氣,要不是早上不起床,吃早飯拖拉,要不就是晚上在家做作業的時候不認真,而且經常在學校闖禍,老師總是找她"告狀"。

為此小李也很苦惱,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耐心,會跟兒子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可小李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兒子雖然當時表示知道自己錯了,下次會改。

可沒過幾天,就又犯了同樣的錯誤。久而久之,小李也沒了耐性,乾脆遇到一次就直接衝兒子發一通火,兒子見她這樣子,也就害怕了,就不敢再那麼做了。

北大教授:

小李本以為自己找到了"治"兒子的好方法,沒想到的是,她發現兒子性格越來越內向了。

從前孩子回到家都活蹦亂跳的,會跟自己分享很多學校裡有意思的事情。可現在,兒子回到家後,馬上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關著門,吃飯的時候也不愛說話了。這時小李突然意識到,是不是自己對兒子太兇了。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有著同樣的感受,雖然心裡想著不能總跟孩子發脾氣,要有耐心,要引導孩子。

可是,真正面對小朋友做錯事的情況的時候,理智一下子就被衝破了,對著孩子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罵,可能還會不小心說一些傷害小朋友心靈的話,事後又非常後悔。

北大教授:

不得不說,家長們還是要改掉這種習慣,不然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心理健康。那麼,家長們平時在小朋友面前應多說哪幾句話呢?

第一句,我因為...而感到...

家長們平時可以多跟小朋友說,我今天因為某一件事覺得很開心(難過)。多跟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樣孩子也會習慣性地跟家長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原因,更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同時,也能讓小朋友學會關心父母。

北大教授:

第二句,你是不是覺得...?

小朋友表達內心想法以及情緒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孩子不開心了,但他無法清楚地爸爸媽媽表達。

所以,家長們要現在孩子的角度,去詢問他,有沒有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就能瞭解孩子的狀況,也能讓小朋友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在意。

第三句,你是這個意思嗎。

當孩子對家長提出一些請求的時候,父母們不要急著拒絕或是答應。可以給孩子重複一下他的請求,這樣能讓孩子再次思考一下這個請求是否合理,也能培養小朋友的同理心。

北大教授:

第四句,我覺得你剛才那樣做非常棒

當小朋友表現得很出色,或是有進步的時候,家長們要及時地肯定。要告訴小朋友,這種行為是優秀的,是值得表揚的,這樣孩子就會理解哪些事是該做的,才會繼續進步。

第五句,我知道你很努力

小朋友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他們是做不到的時候。但即便最後的成績不理想,家長們也要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

要告訴他,"我知道你努力了,已經很棒了,咱們下次再加把勁好不好。"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失敗而不再去奮鬥。當然,如果孩子並沒有很努力,家長們也不要"強制"表揚。

北大教授:

第六句,你這樣很危險,會讓家長擔心,聽媽媽的話好嗎?

有些孩子很調皮,會做一些比較危險的事情。當家長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第一時間一定是急壞了,肯定會忍不住責怪孩子,對他發脾氣。

不過,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叛逆。所以,家長們要告訴孩子這件事有多危險,父母會因此而擔心他,然後告訴小朋友應該要怎麼做。當孩子知道父母是出於愛他、關心他的角度來教育自己的時候,他自然就會聽進心裡去了。

第七句,我更希望你能這樣做,因為...

當小朋友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們不要第一時間批評,要告訴孩子他應該怎麼做,並且說清楚原因,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用心聽父母說話。

第八句,你是想...還是...

家長們不要總是替小朋友做決定,要在合適的範圍內多給小朋友一些選擇,讓他自己去決定。這樣更能鍛鍊小朋友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北大教授:

以上就是北大教授建議大家多對小朋友說的幾句話,雖然都是很簡單的表達,但真的會對孩子的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平時有對小朋友說過這些話嗎?一起在下面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