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星2的另類高冷

極星2的另類高冷

六種車身色沒有一個是鮮豔的,統統都是素色,敢這麼幹的品牌一定很酷——它是來自北歐的極星(Polestar)。

極星2的另類高冷

這是它家的第二臺車,簡潔的命名為“極星2”。

上一次接觸這臺車是它在今年的日內瓦車展剛發佈的時候,第一印象喜憂參半。

喜歡它的外形,很先鋒,很提神,讓人眼前一亮,就是那種典型的北歐式寒冷把人凍得特精神的感覺。要是當時我就知道它全系都只有冷血的素色肯定立馬再添三分好感,那種純粹可以讓人起雞皮疙瘩。

極星2的另類高冷

極星2的另類高冷

極星2的另類高冷

憂的是CMA架構做純電車,對空間多多少少有干擾,好不容易把後排地板掏空一截應付了腿的姿勢,對頭部空間就照顧不周了,再加上fastback造型壓那麼一下,我的頭不止一次在進出後排的時候碰到車頂邊框,那感覺至今歷歷在目。不過後來一想,瑞典人造車往往更在意車身外觀和諧的比例感,後排能應付過去就行了,這等頭部空間的問題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什麼呢?

劃重點:極星2是30萬級別純電車裡面唯二一臺在性能、做工、顏值、格調等方面全面在線的車型之一,另一臺不用猜都知道是特斯拉Model 3。並且對於極星2來說這個30萬級別不止在中國,它在歐元區的售價也是3.99萬歐起步,摺合人民幣31萬左右,這一次我們真正和世界接軌了。

極星2的另類高冷

雖然大家都愛把極星2和Model 3放在一起比,但我覺得它們區別挺大的,甚至受眾群體根本不是一類人。

這兩臺車,一個經得起細看,一個千萬不能細看,你們懂的,後者顯然說的是特斯拉Model 3。

朋友才提了一臺Model 3,引擎蓋和兩側葉子板的接縫寬度一大一小,像是修復後的事故車,大燈邊框凸起程度也像是手工作坊的產物。還好那朋友心大,說一句“又不是不能開”之後就提車回家了,換個人來試試估計沒那麼高的buffer。

誠然Model 3在智能技術和駕駛體驗方面實在太突出了,但它終究還是適合那些科技極客玩家,至於做工質感豪華氛圍什麼的不是他們的關注點,給他們一塊超大屏就能玩一上午。

極星2不同。傳統車企出品,儘量避開短板,尤其注重細節。

比如那塊整體式的車外後視鏡,由於鏡片和外殼連為一體,調節角度的時候是整塊後視鏡一起動的,強迫症患者可能無法接受兩側後視鏡外殼調整後變得不對稱的,但這樣可以降低30%的風阻。

極星2的另類高冷

極星2的另類高冷

再比如車內門板扶手上那塊小小的金屬圓點,這是哈曼卡頓音響的點綴品,如果你的手指在握住扶手後不規矩,不知道往哪放的時候就摳這塊小小的金屬紐扣吧,免得弄壞了扶手上本身的包裹材質。

極星2的另類高冷

還有那個鏤空的擋把,中間還做了個標誌,儼然就是件藝術品。

極星2的另類高冷

極星2的工程師花了很多小心思裝點在內飾上,和簡單粗暴的Model 3相比,這些細節告訴大家他們造車不是隨性發揮拼湊一通,內環境的氛圍營造和用戶體驗是考慮到位了的,這一來也分化出了那些講究的群體。

你在極星2上面看不到鍍鉻飾條,這種世俗的豪華產物被極簡的設計風格取代了。

故意做成和車身同色的車標,靠陰影呈現輪廓,玩弄那種若隱若現似是而非的感覺,反而讓人好奇想去尋找Logo,這手段夠狠。

極星2的另類高冷

用爛了的懸浮車頂在極星2上面調轉了方向,把A柱隱藏,從前往後展開,而不是奔馳ML開創的隱藏式D柱,不落俗套。

前門板上淡淡的寫著電池和功率信息,費盡心思的輕描淡寫,完全沒有大張旗鼓的土氣。

極星2的另類高冷

各處的收斂讓這臺車看起來極致簡約,到處流露北歐高冷。

Model 3的車主也許更加偏執,可以容忍其他不足換來先進的智能駕駛能力和領先的能耗水平;但還有更多主流的用戶並不能接受一臺如此極端的車型,他們需要的是一臺

沒有明顯短板的車,花30萬買回來是能看得到豪華精緻和不錯的性能表現的,如今這些缺失可以在極星2上找回來,並且依然能保持高冷的腔調

極星2的另類高冷

由於還沒有開過這臺車,我們無法判斷它的動態表現水準,不過官方4.7秒的零百加速依然讓人垂涎,而且NEDC 500KM的續航能力也不掉隊,假如極星2的駕駛體驗也和其他方面一樣在線的話,這必然成為一臺綜合素質難覓對手的車,能再次點燃北歐車廠的榮光。

撰文|高之見

圖片|高之見

審校|蘭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