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一部扛鼎之作,在13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中,金庸先生创造出了诸多令读者喜欢且难忘的人物形象: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乔峰(小说自第二十一回起恢复本姓为萧峰),呆气十足、至情至性的段誉,一心向佛、毫无心机的虚竹等着实让人沉醉。

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在《天龙八部》中还有一个人物更是作者着意刻画、深含意蕴的,那便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复。虽然萧峰和慕容复都是悲剧性的人物,但金庸先生在两人的悲剧处理方面却是大相径庭:萧峰之悲是英雄之悲,让人扼腕、让人惋惜、让人心痛;慕容复之悲是小人之悲,让人可怜、让人同情、让人悲愤,因为在众多的读者心目中,最后的慕容复是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且绝情的“小人”。

迷失于“假我”与“真我”的慕容复

假面登场

金庸先生是一位造势高手,安排慕容复出场的伏线可以放得很长,且结构安排得相当缜密。“北乔峰”是一个令人心折的英雄好汉,早已登场,只有“南慕容”还迟迟不曾露面,直到小说的第九回,“姑苏慕容”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伏牛派过百岁死了,过彦之来大理请师叔崔百泉时说:“小侄无能,访查不到仇人的确讯,但猜想起来,多半是姑苏慕容家的人物。”

等到段誉在燕子坞见到慕容公子手下的三庄主包不同的身手时,当他看到慕容公子的使女阿朱阿碧心中所思所感所想均是“公子”时,当他知道自己所倾心的王语嫣心中只有“表哥”时,“姑苏慕容复”已是充斥了所有人的头脑,不必思之念之,亦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然而,正是这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人物,作者安排他的第一次露面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金庸先生给他带了副面具、且配了一个不太光彩的身份———西夏武士李延宗,不过,李延宗是党项族,慕容家是鲜卑族,这一点倒是相配的。慕容复以李延宗的假面出现,欺负一名呆书生,在危急中还要试探一下弱女子(王语嫣)对自己的心意,实在是很不光明。

真面谢幕

慕容复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在全书的结尾处。在大理国境内,还是以段誉的眼光来评判:慕容复坐在一座坟头上,头戴高高的纸冠,神色俨然,“七八个乡下小儿跪在坟前,乱七八糟地嚷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面乱叫,一面跪拜,有的则伸出手来,叫道:‘给我糖,给我糕饼!’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实际上,这才是最为真实的慕容复。他一生最大的梦想便是身登大宝做大燕皇帝,恢复他慕容家族的往日辉煌。虽然从大燕国被灭到此时已700年左右的时光了,但慕容家族依然在做着这个美丽的梦,并一直为之努力,这也恰恰成了慕容博父子人生的最大悲哀。所以,最终现实中的慕容复却也只能生活在梦里了。

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迷失“人性”的慕容复———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

少室山上———“不义”之慕容复

少室山风云际会,不仅萧峰展现了真面貌、完善了真自我,慕容复也展示了“真我”。

慕容复的真性情、真本色在此显露无疑。在少室山上,为了达到收买人心、光复大燕的目的,他竟然乘萧峰等20人受上千人围困之际,不惜造谣生事,冤诬对方,把恶事往萧峰身上推,完全罔顾道义,自高身价,也太失了侠义之道;他又非常下作地要曾救过自己、多次救表妹王语嫣性命的段誉在天下群雄面前叫他一百声“亲爷爷”,此时,慕容复的小人嘴脸已逐渐显露出来。

大理路上———“不忠不仁”之慕容复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慕容复在去大理的途中抓住段誉之后,竟然拜了“天下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为义父;为了实现目标,他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连杀四人,其中有他的至亲舅妈;为了不让段延庆怀疑自己,他又杀死了心直口快、忠心耿耿且一生都以助他兴复大燕为己任、视自己为亲兄弟的包不同,虽说包不同在书中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但是,他起码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至此,慕容复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已显露无疑了。

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慕容复这个人多疑善妒、量小气窄、野心过大、心狠手辣、好权造作。他要是一旦得势,作孽更甚,绝非福祉。少林寺有一块铜镜,那里暗藏着武林至高的秘籍《易筋经》,开启这个铜镜的密码“一梦如是”却也正是《天龙八部》中每个人的人生写照,尤其是对于有着王图霸业之心的慕容复。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生活在“梦”中?

美梦也好,噩梦也罢。虽说慕容复坐在坟头听七八个乡下小儿山呼“万岁”,我们普通人要视之“可怜”“可笑”,但在慕容复的心中,又何尝不是现实、何尝不是满足、何尝不是解脱呢?如果慕容复在他父亲于少林寺出家时,也能放弃“王霸雄图”,或可以与天人一般的表妹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快乐一生。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结局,这是我们为他设想的一种结局。

从人中之龙到卑鄙小人:慕容复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不过,我们不知道在慕容复的心中,是喜欢与天人一般的表妹在一起过平淡的生活,还是更喜欢坐在坟头上倾听小儿们的“万岁”呼声?慕容复是一个小人形象,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喜欢慕容复带给我们的警示:做一个好人。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