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

小城凡人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

一億是個很大的數字,無論原來是多大,一旦乘以一億倍,那立馬就成了天文數字,種花家曾經不止一次想過,要是全國每人都給一塊錢,那老子就發大財了!印象中這原子實在很小,放大一億倍,會有一個全新的宇宙嗎?

原子有多大?放大一億倍到底是怎麼個放大法?

不同原子的半徑大小還是有區別,不過我們以標準10^-10米來衡量原子的大小,這個是能搜索到的值,大家應該沒多大意見,關鍵是放大一億倍,主要的分歧應該會在這上面:

1、將半徑放大一億倍

2、將體積放大一億倍

各位投票選擇下是哪個?大部分朋友可能會直接將半徑放大一億倍,這可能是下意識的操作,但仔細想想,這半徑放大一億倍,這球體積需要半徑的三次方,這一億的3次方就罪過了,這還是放大一億倍嗎?

因此正確的放大一億倍的方式應該是將1億開立方,如下:

N=³√一億=464.16倍

也就是將原子的半徑放大463.16倍即可達到原子放大一億倍的的體驗,但很明顯一億倍的放大比例即使放在半徑上,也只能達到0.1M的級別,大概就一個稍大一點的海洋球大小,大家總不會考慮我們整個宇宙就在這個海洋球內吧,儘管當年的動畫片星際旅行中有一個這樣的設定,一個文明星球將身體縮小到了分子的級別,但科學非常先進,需要顯微鏡才能和他們面對面溝通!這個可能性肯定是不存在的,畢竟複雜結構的高等生命體需要一定的空間,不可能無限縮小!

原子無限放大就能成為宇宙嗎?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發現了才知道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居然空空如也,原子核只是在內部佔據一丟丟大小,但對電子分佈模式的不瞭解,因此才有瞭如下行星類似的原子模型!

當然這也是我們中學裡學到的原子模型,比較容易理解,但它不正確,因為電子在原子內部的運行模式是概率雲,也就是說出現是隨機性的,我們只能測算出它在這個軌道上出現的概率!而且有原子內部的粒子運行方式與現代宇宙中的恆星與行星運動聯繫起來的紐帶完全不一樣:

  • 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維繫的是庫侖力
  • 電子不會掉到原子核裡是因為電子簡併斥力
  • 原子核中的質子與質子之間存在庫倫斥力
  • 質子與質子以及中子結合起來的是強力

從假設的條件來看,這個模型中心的原子核看起來將作為恆星存在,但它沒有能量提供的機制,唯一的中子數高了可能會有一箇中子衰變成質子,並且釋放出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這是不是一個超喪的話題?

假如這是一個恆星系的話,這電子看起來就是行星,但上面的中子衰變意思是突然從中心恆星哪裡跑出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的位置在哪裡?

還有電子直徑都一樣,唯一有區別的就是能級不一樣,但它吸收了能量之後會躍遷,然後釋放出一個光子,然後再跌落,這行星還有這個功能?我們看這太陽系的行星大小各不相同,但電子沒有區別!

再有就是萬一是金屬原子,一通電自由電子就到處跑了,這是啥意思?“行星”成了傳遞能量的電子,當電勢消失時,電子在哪個原子核外還不一定呢!還有氧化化學反應都會造成電子遷移,按理來說,太陽系外圍行星應該會突然消失不見,然後又突然回來......

還有一個超級喪的話題,假如打算從一顆“行星”登陸到另一顆“行星”,那麼你將會發現從那顆行星出發後將再也找不到落腳點,因為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速度與位置將無法同時測定,怎麼登陸?但此時你也回不去了,因為當你出發後原來所在的“行星”就飄忽不定了,你將成為宇宙的棄兒!

當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根據微觀世界的物理規律,想象一下會碰到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留言探討下,看看誰的更有趣!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內部的原子核和電子的尺寸數量級,分別為 10^-15 米以及 10^-16米,簡單計算後我們可以得出,就算將原子放大1億倍,我們也無法看清原子的內部情況。

那麼到底要將原子放大多少倍,才可以看到原子裡的宇宙呢?

一般來講,人們總是喜歡將原子與太陽系來相比,比如說原子核相當於太陽,電子相當於行星,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將原子裡的電子放大到地球那麼大就可以了。地球尺寸是 10^8米 的數量級,於是可以得出,將原子放大 10^24(1億億億)倍,就可以看到隱藏在原子裡的宇宙了。

需要指出的是,假如這樣的情況真的實現了,那麼我們將會看到,這個原子裡的宇宙與我們所處的宇宙有很大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比例不同

為方便討論,我們以最簡單的原子——氫原子來舉例說明。氫原子的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它的質量大約是電子的1835倍,而尺寸僅比電子大10倍而已。再看太陽和地球的比例,太陽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33萬倍,尺寸也比地球大100倍。

二、起主導作用的基本力不同

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萬有引力這種基本力在宏觀上起到了主導作用,然而萬有引力是四大基本力中最弱的,其強度比其他的基本力低了很多個數量級,因此在原子的內部,萬有引力的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由於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只在原子核內存在,所以在原子的內部,電磁力就成了起主導作用的基本力。

三、運行方式不同

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地球按一個固定的軌道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而在原子的內部,電子則是以“概率雲”的方式彌散在原子內的核外空間裡。也就是說,地球的運動是連續的,並且可預測的,而電子的運動方式卻是隨機的,誰也不知道它下一秒會出現在哪裡。

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相信微觀宇宙很可能是存在的。雖然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我們現在還無法去真正地觀察那些精彩微觀宇宙,但是通過目前的知識,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生活的宇宙,肯定與原子裡的微觀宇宙完全不同。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如果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這原子放大1億倍顯然不能和宇宙劃等號。比如一個氫原子,0.1納米,放大1億倍後,也不過直徑1釐米,大小相當於一個玻璃彈珠——然而你應該看不到它的,因為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外圍旋轉的電子組成,原子核的直徑只有原子的十萬分之一,電子就更小了,這就意味著它們形成的原子放大1億倍你也根本看不到。然而,按照量子力學的觀點,電子是同時出現在軌道上所有位置的,是一片電子雲,所以我就假設你看到了這顆原子吧,然而一釐米大的一坨雲,就能成為一個宇宙?

顯然不能,所以題主的意思其實應該是,把原子放大到和太陽系一樣大,把我們人類放到圍繞原子核周圍運行的,像地球一樣大的巨大電子上,整個微觀世界是不是就變得像宇宙一樣了?

從科學上來說,不能如此簡單的類比。上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結構後,人們實際就是這樣想的。但後來人們計算後發現,如果原子是太陽系這樣的結構,電子就根本不可能維持在軌道上,要麼很快墜入原子核,要麼瞬間就飛走了。之後量子力學逐漸發展起來,人們才發現,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遵循不一樣的規律,這就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分別定義的世界,而且這兩大支柱還互不相讓,由此也引發了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之間的對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沒有人知道,你要是知道你就已經超越愛因斯坦,解決了大統一的問題了。所以只能有一些猜想,比如我們看微觀世界,實際只看到了空間的縮小,卻看不到、感受不到時間上的變化,如果你到了電子上,時間感受也快了上萬億倍的話,說不定原子就和太陽系差不多了。量子力學說我們無法知道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哪個地方,只能知道它出現在某處的幾率,原子核周圍形成的是電子雲,電子是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的。但如果電子在你的眼前像地球一樣大,你就在站在電子上,你還會覺得它是一坨雲嗎?顯然就不會了。這叫: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當然,這只是猜想,不是科學,如果你想生活在其中,完全可以海闊天空天馬行空地暢想,但要想從科學上獲得確切的解答,目前還不行。


徐德文5分鐘科學頻道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宇宙的結構,關於宇宙之外的情況,各種假設也在不斷衝擊著人們的原有認知。無論是宇宙圍牆論,還是平行宇宙論,終究離不開宏觀層面的研究。

而受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很難真正飛出太陽系甚至銀河系,更不要說藉此探索整個宇宙的結構了。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這個說法與我們理解的宇宙觀有很大的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宇宙萬物的存在和運行都遵循著特殊的規律,正如月球繞著地球、地球繞著太陽、太陽又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動。微觀世界中,原子內的電子也圍繞著原子核做著有規律的運動,所以宏觀和微觀除了尺度不同,還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除此之外,微觀世界只是相對於宏觀世界而言的,在原子之中,還有更小的夸克,甚至夸克之下,還有更小的粒子單位。

在劉慈欣的《微觀盡頭》中就描述過科學家對宇宙中極小的粒子進行實驗的情形,夸克在粒子對撞機的作用下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對整個宏觀宇宙產生了影響,這個後果不容小覷。

雖然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是科學家們認為,這同樣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根據人們的探索,往往最複雜的問題,實際上越簡單,只不過人們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將其複雜化了而已。在微觀世界裡隱藏著更多的維度空間,宏觀世界極有可能起源於微觀世界,如果我們把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一個宇宙的框架將會出現在我們眼前。總而言之,微觀與宏觀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如果有可能把它放大,一個嶄新的框架將會出現。

不過宏觀世界是由三維構成的,而微觀世界的結構是不確定性的,人類目前還無法對它的維度進行定義,如果我們能在微觀領域獲得更高的成就,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宇宙無處不在,我們自身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或許我們想要在茫茫宇宙中尋找的答案一直就存在於微觀世界。


星火科普


純數學計算,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遠不是一個宇宙,原子直徑大約0.1納米,放大一億倍就是1釐米,也就相當於一個玻璃珠大小,怎麼可能是一個宇宙呢?

問題的本意或許是想表達“任何小的事物放大之後就很像一個宇宙”,或者說“把原子放大到太陽系那麼大,原子內部就會和太陽系內部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經常會說“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結構很像”的原因。

如果你持有這種觀點,很抱歉,只能說你的觀點仍舊停留在半個世紀前,或者說對初中物理課的原子形象描述示意圖印象太深刻了。通常情況下,課本上描述原子結構都會是原子核外面圍繞著電子運動,就好像太陽外面有地球圍繞著旋轉一樣!

不過那只是示意圖,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如今我們知道,電子並不是圍繞著原子核在旋轉,而是非常隨機地出現在原子核的周圍,就像“電子雲”。我們無法確定電子到底處於哪個位置,當然也就更不可能有固定的軌道了!

所以,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結構一點也不想。原子外面的電子運動是非常隨機的,而太陽的行星運動軌道是固定的可以預測的。

原子就是原子,它是組成萬物的基本單位,原子曾經一度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宇宙就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也不會是一個宇宙,無論放大多少倍,當然我們也更不可能生活在其中。

不過,如果你持有一種科幻甚至玄幻思想,一切都有可能,你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無需證據來支撐。在玄幻修仙的世界,你完全可以認為原子就是一個宇宙。不過以科學的態度去看待這個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科學是很嚴謹的,講的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各種虛幻的想象!


宇宙探索


一花一世界。每個原子、原子核、每個質子、每個電子、每個夸克都是一個世界。

但是並不是每個世界裡都能發育出“具有生命和智慧的東西”出來。在原子層次以下,量子效應幾乎統治了一切,缺少生命所需要的穩定和穩固;而在星系這個層次,引力又統治了一切,大的空間結構過分穩定,缺少生命所需要的隨機與變化多樣性。只有在普通宏觀層次(以“米”進行度量),作用力多種多樣(即有引力,又有電磁力),大小也適中,物質即穩定又可以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只有在這個層次,才有生命存在,才能進一步出現智慧。其它層次都不會產生生命和智慧。

所以,不要幻想原子裡有個小人,也不要期望星系會進化出智慧來。不會出現劉慈欣小說裡“星系是大腦,恆星是神經細胞”那種事,想象一下就行了……


北風中的石頭


太陽的造法及工作原理

太陽的形成,太陽與普通天體的鑄造規律一樣,它也是同時造出地軸、地核、重力線的情況下,再以地核為基礎造出天體的地幔,這就完成了普通天體的基本造法,然後需要造那種天體就用那種原料來造該天體的地殼,不同的天體的區別都與地殼為標誌的,像地球的地殼上造出放水的大洋、陸地、山、地殼外某深度存在儲藏室並且儲藏室上造有隨地球橢圓體的蓋子、蓋子上有規律放入一堆一堆的礦石,這些都屬於地球上的地殼原料,完成這些原料後,就要填入黃土保護層,再造藍色的天空和空氣,這就是完整的地球。造太陽也是以造好的地幔上接地殼的,只是用的造地殼原料不同,太陽地殼的原料全部用的是核反應物質的難燃燃料做的,它是在地幔上用燃料物質均勻的加厚一層,天體殼上不存在零碎部件,但是它的天體的外圍存有繞其轉的星球環,這個環物質與該天體殼物質相同並且等量,這就是備用的燃料,這些同性質的備用燃料是以圍繞其天體轉來存儲的,當用到這些燃料時就會將它一一吸到該天體表麵粉碎成面,推到天空形成粉末雲霧,等待用。對於燃料來說存在三種即易燃燃料,如干燥的草芥類;可燃燃料,如煤;難燃燃料,如太陽上核反應放光放熱的燃料。木星與土星就是核反應的難燃燃料做成的天體殼,它們就是太陽天體,它們兩個就是上述這樣轉化的,即土星外圍存在著繞其轉的備用燃料物流,而木星上外圍轉的物流,已被木星吸到其表面粉碎成面推到高空,形成粉末雲霧,看上去像木花紋,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木星,當用到它的時候,在這些粉末雲霧上用電,使它們進行核反應放光放熱,在放光放熱的過程中,它自然的留下廢渣面,撒入太陽的地面上(由於太陽的吸引力),這種情況就像下小雨一般。若這些廢渣面在太陽地面上的厚度能達到造成小天體的量時,颶風就會將這些渣面聚集起來,造成帶火尾巴的小天體,由太陽上的反重力線將其推出太陽系,有時偶然掉入太陽系內,就會形成彗星、流星、流星雨。當太空上的燃料已用餘下三分之一時,颶風就會到存放該燃料的星球上取來,並且粉碎成面推到上空用來補充燃料量,這就是太陽的工作原理。任何天體的不同造法,都是以地幔上接的天體殼的不同區別開的,像裝氣的天體也是這樣的,它的構造以普通的地幔上接著很大的儲藏室,室內只有幾個支柱,外表也是一個橢圓體,是專用來收藏造成的氣體用的,如造空氣天體,造成的空氣不能存放在本天體上,只有用這種存放氣體的星球將造成的氣體裝入。等等各種各樣的天體都是以地幔上接它們的不同用途的地殼。


用戶2317392634984140


與其說原子放大像一個宇宙,不如說像一個太陽系。畢竟大多數有此觀點的人,都是因為覺得原子模型與太陽系模型極其相似。

認為原子放大就像一個太陽系,其實是因為你對原子模型認知還停留在60年前,或者是對初中課本中簡化原子模型的印象太深刻了。

我們不妨來簡單瞭解一下它們之間的異同之處,看看我們認知中的它們到底長的什麼樣子?

太陽系到底長什麼樣子?

1766年,德國的一位中學數學教師提丟斯(Johannes Titius)提出一個公式,能夠準確的描述太陽系各行星的軌道距離,1772年柏林天文臺臺長彼得(Johann Bode)將之歸納並公佈於眾,被稱為提丟斯-彼得法則。

公式為:L=0.4+0.3×2^n

L:為太陽系各行星到太陽的距離,以天文單位(A.U.)來計算。1A.U.=1.496x10^8千米,簡單理解1個天文單位就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n:取值-∞、0,、1、2、3、4、5、6……由內向外分別對應水星、金星、地球……只是3對應的是火星外的小行星帶。

提丟斯-波得法則的驗證結果:

行星 n L 真實距離

水星 -∞ 0.4 0.39 (2^-∞ =0)

金星 0 0.7 0.72 (2^0 =1)

地球 1 1.0 1.00

火星 2 1.6 1.52

小行星帶3 2.8 2.77

木星 4 5.2 5.20

土星 5 10.0 9.54

天王星 6 19.6 19.18

海王星 7 38.8 30.06

冥王星 8(?) 77.2 39.44

可以說除了海王星和冥王星,提丟斯-彼得法則與實際的行星軌道距離還是穩合得很好的。

但就是由於1930年發現的冥王星與該公式偏差很大的緣故,還是有很多人對其持否定態度,但作為幫助我們簡化記憶太陽系行星軌道距離還是很有用的。



提丟斯-波得法則揭示了一個規律,八大行星的間距從裡嚮往幾乎成倍增長。它們之間的距離變化類似數學上的斐波那契螺旋線。

那原子內的電子運行情況也是這樣的嗎?

原子內到底長什麼樣子?

自從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以後,這個我們曾經認為的宇宙物質最小單位,一直是自然哲學領域的人氣小明星。

大量科學家對它投入了前仆後繼的研究,隨後原子模型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演變史。

1803年,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一個實心的小球;

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電子,認為原子是一個鑲有葡萄乾的蛋糕;

1909年-1913年,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現原子內是空的,並發現了原子核,提出了行星模式的原子;

1913年,玻爾繼承並發展了盧瑟福的原子模型,提出原子運行的能級概念;

1927年-1935年,隨著量子力學的進一步發展,電子雲模式的原子模型得以出現。

但由於量子力學過於複雜,在初中課本中,原子是以盧瑟福和玻爾的模型來介紹的。

這種介紹對於我們學好化學很方便、易記,但也潛意識中加深了我們對原子中電子運行軌跡的錯誤認知,認為它像行星一樣公轉。

這個過於簡化的原子模型,看起來確實就像是行星環繞恆星一樣。但實際上,電子完全以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方式在運動。

以上就是電子運行軌道的電子雲圖。紅色的部分是電子出現的地方,黑色的部分是電子從未出現的地方。這和經典的軌道運行完全不一樣,也是“不確定性原理”的必然結果。

電子不是在一個線性軌道上運動,而是在一個類似球面、錐面或其他曲面的內外運動,而不是在節面上運動哦,所以會有上面電子雲圖中明顯的黑色區隔線。

每個電子在自己的能級層上,進行著量子態運動,表現為無處不在,就像一片雲一樣包裹著原子核,因此稱為電子雲。

這裡補充一個知識點:電子是如何跳過節面,或者說不通過節面而出現在節面內外的,這是通過宏觀經典物理規則所解釋不通的。說得玄幻點,電子就像通過四維空間,在內外穿梭一樣,不然它怎麼能做到呢?

這種神龍見首不見尾到處亂穿的電子,還像宇宙中的行星嗎?

而且現在大家都知道,原子核還可以分為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夸克組成。這也不太像我們的恆星太陽。

顯然原子內遵循量子力學的運動方式,與太陽系遵循經典力學的運動方式完全不一樣。

就算把原子放大1億倍,還是太小了。

質子的質量大約1.7×10^-27kg,即便放大1億倍,也才1.7×10^-19kg。以元素週期表裡最後一個元素118號元素為例,它的相對原子量為294,放大1億倍質量也才294×1.7×10^-19kg≈5×10^-17kg。

而要達到一顆恆星的最小質量至少是太陽的7%,即2×10^30kg×0.07=1.4×10^29kg。

也就是說至少是一個最重原子的2.8×10^53倍。

即便達到這個倍數,我們再來看最近電子到原子核的距離,放大後是多少?

以最小氫原子半徑的0.037nm為例,即0.037×10^-12km×2.8×10^53≈10^40km,而我們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1.5x10^8km。

所以,我們如果生活在這麼一個最小恆星系,同時又離恆星這個遠的星球上,絕對活不了,而且早就飄走了。


想法捕手


按宇宙全息理論概念來說,宏、微觀世界跟我們人類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三維限量世界,在結構上大同小異,只是有不同的界限把不同能量級別的生命世界隔離開而已!

原子由帶正電的質子、帶負電的核外電子及不帶電性的中子構成!因變化的磁場會產生變化的電場,有變化電場必然存在變化磁場,所以,質子必然是一個磁場源,其磁場強級決定電子躍遷運行於核外遠近不同的軌道上。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必然受一個達到躍遷的臨界磁場強度作用,而這一個磁場強度來源於質子,其強度就是正電子個數強度總和。質子與電子保持平衡時,中子穩定不顯極性。中子偏向質子磁場加強。中子與質子結合即中子轟擊質子,磁場達到極大導致質子分裂鏈式熱核反應,發歲最熱的熱量。中子返回偏向電子,磁場減弱至極小導致質子聚集鏈式冷凝反應,最終構成最冰冷的物體。質子磁場來源於核外變化電子產生的變化磁場,質子電場場與電子磁場永遠都處在相互變化轉換當中,其作用的主體就是變與不變的中子!

掌握中子的控制技術就掌握了磁場強度的控制技術!也就解決了能源取捨的最大問題,從而就掌握了能源問題!

就拿地球結構來說吧,地核如同原子核內部帶正電的質子,具有永恆的磁場,磁力線發出端表現為斥力,磁力線吸收端表現為引力。磁力線在地核聚集成為的"奇點"線密度為絕對密度!在這個區域中心形成一個最大的絕對壓強空洞(磁力線只靠近不相交所至)。依電磁場右手定則電子在磁場周圍環繞成電場這一原理判定,環繞質子旋轉的電子因受質子磁場強弱的作用發生能級躍遷而運動在不同的軌道上出現電子雲狀態。而環繞地核旋轉的地電子因受地核磁場強弱的作用發生能級躍遷而運動在不同的軌道上出現地球電子雲的地幔及地殼狀態,其相對穩定的軌跡就是地表人為劃定的南北半球緯度與赤道。

"核心奇點",中國古聖先賢稱為"太極點"!不分陰陽兩極時,呈高能量的空明混沌狀態,其中的中子一旦發動,就如盤古巨斧開天般的威力將原子內呈"S"線把陰電子與陽質一分為二,演繹卦爻,紛呈萬事萬物......!

整個地球就是一部三維現量立體易經!地球大西洋海溝即是太極圖中的絃線體現!陽極絃線將地心岩漿不斷推出地表成為近處年輕、遠處高齡的地殼河山。陰極絃線則將高齡的地殼河山不斷吸入地心熔成岩漿。如此循環往復...

微觀粒子與宏觀宇宙天體,幾乎都類似地球這樣永遠循環往復變化著。太陽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核,每顆行星輪流靠近太陽熔化掉,放出的熱量與外圍極冷的"殼"作用生成氣態星、液態星、固態星、光態星...循環往復。

生命產生和生存於最佳生存環境一一固液態共存的地球!處於光態星上會被熱死,處於氣態星上會被冷死!只有與肉身共存的靈魂,才能遊戲於各種星球之上,但靈魂帶不走肉身,也不能長久離開肉身!否則,就無法體驗和現證這個三維及多維世界的一切存在現象和本質!


大理老鄭


“一花一世界”,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整個宇宙,這個說法目前誰也不能論證,所以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一個原子的直徑約為10⁻¹⁰m,屬於微觀世界;宇宙卻有約930億光年,是宏觀世界。


而宇宙雖是宏觀世界,卻也是由微觀粒子通過漫長的演化而來。如今宏觀宇宙的一切物體也是由無數微觀粒子的化合,微觀粒子又是宏觀宇宙物體的分解。換個角度看,宏觀宇宙與微觀粒子也沒有什麼區別,也就可以說微觀的原子和宏觀宇宙本質上是一樣的。

最初的宇宙聚集在一個體積無限小的緻密熾熱的奇點內,這個奇點內到底是什麼現今的物理定律也不能解釋,只能說是未知的事物,但它內部的事物是現在宇宙中所沒有的。就是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物質粒子的虛無…


不過最近的粒子研究認為,奇點內可能是正反粒子達到平衡的狀態,在一種突發狀況下,正反粒子卻失去了平衡,於是產生了137億年前的大爆炸。其實宇宙大爆炸只是比喻宇宙從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發生了超光速膨脹,巨大無比的能量一瞬間釋放出來,從這股能量中逐漸演化出了時間、空間、粒子…

原子是不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最小粒子,但可物理分解。一個原子的物理構成並不複雜,就是由原子核、電子構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與中子構成,質子與中子又是由夸克組成。夸克是現在已知最小的基本粒子。



一個原子是不斷運轉的,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也有各自的運行規律。原子核外的電子也是繞著中心的原子核運轉不息。這樣的運動與宏觀宇宙中的星系運轉非常相似,都是各天體繞著中心不停的做圓周運動。



可以說,原子放大1億倍後與整個宇宙雖然不是完全相同,但相似度極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