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出臺5年,執行“還在路上”影響的不僅僅是市民

“無人值守”“不敢走”“衛生差”……這些“糟糕印象”讓市民對地下通道的安全問題和衛生狀況無法百分之百放心。記者從青島市政務服務熱線瞭解到,3月至9月期間,關於人行地下通道的投訴有100餘條,通行的安全性和環境的乾淨整潔是市民最為關注的焦點。(10月18日 人民網)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對城市交通的壓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地下通道的出現就是為了緩解交通擁擠,方便市民出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既安全又方便的地下通道卻成了市民擔憂和關注的焦點。因為這面城市鏡子躲在地下,很多問題被忽視,很多規定被閒置。

據悉,早在2014年青島市就發佈了《關於加強人行地下通道和過街天橋管理工作的通知》,對人行地下通道和過街天橋的管理工作從通行安全、環境衛生和設施維護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但是,到今天這個文件的落實情況差強人意。一個簡單的管理用房就狀況百出。“24小時專人值守”只是停留在紙上,亦或這部分開銷在,值班的人不在。這裡有監管的疏忽,也要追問財政的開支,該支出的錢去了哪裡?

文件出臺5年,執行“還在路上”,背後的原因很多。而且半年時間市民就有100餘條相關問題投訴意見。在這樣的背景下,問題清查也好,整改也罷,任何措施都未及時“登場”。最直接的是影響市民出行,細細想來最受影響的不是青島市政府嗎?民生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是政府的“臉面”,連自己的“臉”都洗不乾淨,還能管理城市嗎?

地下通道問題雖然不是大問題,但是背後的責任問題卻不容小覷。首先,相關落實部門是如何推動工作的,難道只要有管理用房就算解決問題?對後續群眾的投訴為什麼沒有及時回應和解決,這需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其次,相關監管部門,政策出臺後的落實情況如何是如何檢查驗收的,日常的監督管理又是如何進行的。這些需要給市民一個說法,給政府一個交待。

小小的地下通道影響了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再好的政策如果落不到實處,一切都是空話。青島市應該及時警醒,吸取教訓,查漏補缺。與此同時,這對其他城市也要敲響警鐘,為市民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文/郭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