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哈哈,首先是申明,開車7年指的是的真實駕照!直通車還真沒開到7年,我09年考的駕照,09年的時候我還不知道直通車是什麼呢,那時候自己默默的做著淘寶,那時候淘寶真的好做啊!不推廣、不刷單、不搞SEO,月銷售額30萬,每一單賣出去都是純利啊!想想都好懷念,當然如果09年的時候我能花一丁點錢做直通車,估計月銷售額300萬了,你現在已經看不到我在這裡發帖了,估計我已經買了個小島當島主了!! 至於花費千萬,具體我也沒算過,有可能是900多萬也可能1000多萬,反正差不多這個數,真正開始接觸一直做直通車是12年開始,差不多也有四五年了,有時候經驗和認識真的是由金錢堆積起來的,對直通車的認識也經歷過非常不同的認識階段。

剛開始覺得做出牛逼的數據,拿出去炫耀炫耀,被別人說一句好厲害!覺得心理超級滿足!!有時候做了一個類目,各項數據做的讓人刮目相看,就覺得直通車不過如此,So easy嘛! 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時候感覺獲得了直通車的真諦;現在覺得那個時候好傻逼,哈哈,或者每個人都會經歷那個階段;後來換個類目、換個店鋪、換個季節,麻蛋,並不自己理解的那麼回事,以至於到現在想寫個怎麼做直通車的,都不知道從何說起,感覺沒辦法用幾句話來概括;我發現了一個道理:對直通車理解不在一個平面上的人,很難溝通到你對直通車理解的精髓。

跟一般的老闆談:你直通車什麼時候能盈利?投入產出比是多少?一般我會問:全店還是僅僅直通車。如果對方說直通車,我真無法接下去,單純的追求直通車的投入產出比,我覺得有些軟件最合適!! 砍掉點擊率低的詞,砍掉轉化率低的詞,提高超級精準人群的溢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ROI不就高了嗎?投入產出不就好看了嗎?但是,我不甘心就這麼做啊!

跟某個類目的高手談:你看我這直通車做的多牛逼,點擊率16%,轉化12%!!點擊率比同行優質店鋪高2倍,轉化比同行優質店鋪高2倍,直通車的投入就不虧本,同行還有誰敢跟我懟?我把這個數據發出去,很多人請我做直通車呢!哇…確實好牛逼!不用打開他後臺看就能知道:PPC不會低;全店基本上靠直通車,沒帶來更多自然搜索。

跟花了幾千萬的,做過各種店鋪的,標品,非標品都做過的談:呵呵,直通車啊? 直通車就是直通車啊! 哈哈……說了跟沒說一樣!因為不知道從哪裡說,因為直通車是個多面手,你想用它是做什麼,它就是什麼,就像什麼呢? 像雞蛋?有人把雞蛋做成荷包蛋,有人做成蛋糕,有人做成蛋撻,直通車也一樣,有的店鋪用來引流擴大店鋪整個銷售,有人追求ROI用直通車直接賺錢,有人用來給產品達標做自然搜索,有人就是為了佔據那個位置防止別人搶佔,有的店鋪適合開定向,有的店鋪就關閉定向只要關鍵詞,你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

估計所有的開車的店鋪不外呼以下幾種情況:

1,店鋪已經人車合一,非常健康,直通車流量佔比不超過30%,寶貝已經佔據自然搜索+直通車,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太優化,請繼續保持;

2,直通車開的非常好,投入產出比也非常高,幾乎不虧本,但是直通車佔比超50%,整個店鋪完全依賴直通車,並沒有帶來自然搜索;

3,新開的店或者老店,直通車+自然搜索都沒起來,渾渾噩噩的混著;

所以一篇文章無法適合每個店鋪的情況,具體店鋪的情況當然還是具體分析,談談我對直通車各項數據的理解和利用:

一、點擊率

曾幾何時,在移動端+PC端銷量還是不分伯仲的時候,點擊率是各個車手追求的唯一目標,只要點擊率高,質量得分上的很快,閉著眼就能開車,不過隨著移動端對流量的壟斷,點擊率對整個賬戶的影響在降低。因為移動端的點擊率實在是太高了,手機上的位置就那麼幾個,但是核心的還是沒變,點擊率對於測款還是非常有意義,點擊率不行我們能幹嘛?

第一、換圖;第二、換人群;第三、如果還不行第三隻能換產品;

1,換圖,這個通常也是考驗車手的一個地方,如果車手對於直通車圖片不敏感,找不到新品在原有的市場的切入點,無法完全理解產品本身,無法理解產品的最大賣點,跟美工只說一句:麻煩做5張圖給我測試,是不可取的,對圖片至少有2個理解:一個是知道這個圖片已經達到了頂級水平,點擊率還是上不去,能果斷的換產品!第二是要知道如何引導美工作圖,作一張什麼樣的圖,比如很多類目九宮格的圖就是屢試不爽的能獲超高點擊率的圖片結構!!

2,換人群,這個是最基本的,明白產品最適合的人群是什麼,多少歲,是男是女,平均客單價是在多少範圍,這個是常識性的,儘量把產品展現在這類人群面前,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3,果斷的換產品,在嘗試過換圖,換人群點擊率都可取的情況下,牛逼的車手能很有自信的告訴老闆,這個產品不行,無力迴天,不戀戰,不浪費時間!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我的幾個點擊率和同行業的比較,點擊率太高,其實PPC並不低,點擊率並不是很高,相反PPC卻異常低,所以點擊率又不能太高! 前面也說過,點擊率在整個直通車賬戶權重在降低,點擊率高帶來2點:人群卡的太精準,ppc無法降低的同時失去了更多的點擊量,點擊量又是直通車賬戶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把控好點擊率,既要比同行高,又不能太高,有一個參考值,那就是比行業平均高出個20%,這個時候的點擊率已經不會影響賬戶權重,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放開所有人群了,直通車點擊率還比同行高一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哈哈……

二、人群

我對人群的理解:一般型的店鋪:儘可能的擴大人群的同時,保證你的點擊率和轉化率;點擊率不能太低,當然人群擴大後也不會太高,至少在基準線以上;你點擊率的優勢體現在競爭對手掐準50%精準人群的點擊率才6%r,你放開到80%的人群也能達到6%,你這6%的含金量就遠高於競爭對手的含金量,權重也會更高,自然搜索也會表現的更好。

優質人群,人口屬性人群,這兩個人群設置是重點,當然有些類目也和天氣人群相關;

優質人群: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這兩個店鋪的優質人群重點就不一樣,需要根據實際的類目情況,瀏覽過店鋪或者加入過購物車的人群不管在哪個店鋪都是重點,但是購買過店內的訪客就根據類目不同有所區別,比如短期內不可能再重複購買的類目完全沒必要再展現;這裡注意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天貓淘寶資深訪客! 這個很神奇,這個人群,什麼店鋪能用好呢??什麼店鋪又不能用的,剛才上面的兩張圖就是要把這個亮點給拉出來。資深淘寶天貓客戶,是不是快速決斷、自信、比價意願不強烈、消費能力強、追求商品品質,So……剛才上圖有一個是適合這類人群的,另外一個是不適合這類人群的低客單價的商品,這就是區別,說到底,還是得想想,我們賣的商品,適合什麼樣的人,人群畫像,是清晰的,而不是很模糊的一個概念;

人口屬性人群:

這個有點複雜,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通過不斷組合找到最適合你店鋪的人群,同時不能把人群限制的太小,也不能把人群放到到最大,限制太小,沒有流量,放大到最大,流量不精準!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一般情況:圍繞一箇中心,放到到上下即可,比如服裝適合單價50-100,25-29歲,月度消費300-399,這是圍繞產品最核心的人群,這部分人群溢價是最高的,但是同時還想要獲取更大的人群,可以擴散到周邊,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按照上圖所示意,隨意組合,每個組合都是一個特定的人群,這樣做的好處是後期可以根據單獨的人群溢價,可以看到不同人群的數據反饋,為調整到最精準最合適的人群作好數據基礎,比如AD、ADF、BDI都是一個單獨的受眾人群,可以組合成十多個不同的人群組合,剩下的根據數據反饋不斷優化調整。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三、點擊量

點擊量越發重要,直通車前期是點擊率,點擊率達到後,一定要迅速的提升點擊量,而且要不斷的遞增,達到最大化,是放開關鍵詞,放開人群的最大化,特別是新品,點擊量越大,越來越多的目標客戶會被打上標籤,不但利於搜索權重,點擊量越大,整個賬戶的點擊率也會有更大的提升,怎麼理解?看下圖。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瀏覽未購買店內商品的訪客人群點擊率是非常高的!還見過20%多的,而且這部分人群的轉化也非常高,是非常值得做高溢價的。提示:這裡有一個購買過店內商品的訪客溢價!這個不適合一次性購買的商品店鋪!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這個也是,看著8%的點擊率並不是很高,但是這個類目優質店鋪的正常點擊率是4.5%左右,這部分人群高出一倍,你看這個店鋪就是屬於一次性購買的,不會重複購買的,購買過店鋪的訪客0;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這個來了,這個算是小類目,小類目的點擊率就是高,好像這個又應該放在人群那塊去講,無所謂了,直通車都是通的,人群影響點擊率,又影響點擊量,點擊量又反過來影響人群,影響點擊率!哈哈哈,聽著都好複雜!!

四、轉化率

決定轉化率的因素太多,款式,價格,銷量,詳情,評價。這裡想說的是我看到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評價10幾條的時候,轉化最好有可能達到6%,當評論達到100的時候,其他因素不變,銷量比原來提升的情況下,轉化只有4%,什麼情況!!我想說的是維護評價維護評分比銷量的高地還更重要,這是我的一些結論看法。開車本身並不一味的去追求轉化,轉化只是個結果,這個是車手比較難以控制的,需要整個店鋪的運營+客服+售後整個體系來運作;如果要維持好直通車的數據,就會在意非常在意轉化在意RIO,整個給車手畏手畏腳,不能完全發揮好直通車真正的價值,拋開限制如果能帶來了更多的流量跟自然搜索,為什麼不這麼做呢,所以我在開車的時候不太喜歡跟人承諾,RIO能做多少,整個限制性太強,就像上面說的一樣,優化轉化很簡單,把轉化高的人群提高議價,把轉化高的關鍵詞提高出價,然後把其他的砍掉,我相信數據肯定不會難看!這就是機器人開車和真人開車的區別! 機器人才不管有沒有用,只管根據過去的數據,沒有展現的拉出展現,點擊率不好的降低出價,轉化不好的降低出價!然而卻忘了直通車的本質,我認為直通車的本質是需要給店鋪帶來自然搜索流量的,要佔據屬於店鋪人群的自然搜索位置+直通車位置,這也解釋了一個健康店鋪,為什麼直通車佔比不會超過33%,為什麼是33%,因為自然搜索會帶來和直通車一樣效果的33%,最後33%是收藏+購物車+等等其他流量。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開車7年」花費超1000萬,談談我對直通車的認識

以上三個店鋪是我最近的數據,也認為的比較健康的流量結構,也是做車手所追求的,為什麼直通車不能更低,因為你低了,這個類目就給了其他人機會!不知道能不能想明白,整個類目整個人群整個市場就是一塊蛋糕,直通車那個位置如果你不長期佔據,怎麼能穩得住月銷量,穩得住自然搜索,如果穩不住那就相當於給競爭對手佔據,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五、多計劃

好像已經寫了很多很多了!! 一個寶貝的多個計劃我用來幹嘛呢!!

既然款式已經定下了,圖已經測好了,為什麼不多開個價格計劃呢?

1,不同關鍵詞,特別是女裝,很多時候一個產品200個關鍵詞完全不夠,一個產品需要開4個,甚至是5個計劃,有關鍵詞,有品牌詞,有關鍵詞定向,有品牌詞定向;

2,不同計劃不同人群,即使是相同關鍵詞,為了分散風險,為了測試更多的人群,為了不影響原有的計劃權重;

3,有的計劃做無線,有的計劃專門做PC;

4,有的計劃做關鍵詞,有的計劃做定向!

5,已經編不出來5了,以上4條就是我做多計劃的一些出發點!

最後,談了這麼久,rio沒談,PPC沒談,為什麼,因為我覺得這兩個是結果,我們控制能控制的只能是過程,結果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我說的全是直通車,但是並不代表直通車是店鋪的全部! 直通車只是個工具,真正店鋪的靈魂是產品,產品第一,技巧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直通車只是快速引爆產品,並不能改變本質,給個假冒偽劣的產品,再牛逼的車手也做不起來!寫了這麼多,覺得還好,請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