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吳首將周瑜,蜀首將關羽”,你覺得魏的首將是誰?為什麼?

黃蜂二師兄


確實有這樣一種說法,吳國的第一大將是周瑜,蜀漢的第一大將是關羽。<strong>

而且在大眾中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吳首將周瑜,這就不用多說了,赤壁之戰足以名垂青史,如不是36歲英年早逝,三國之形勢,定會事另外一番光景!

而關羽的地位和實力,在蜀國那也是無人能出其右。襄樊之戰前期,水淹七軍,力撼樊城,打得曹操差點遷都。


而魏國則就有點麻煩了,人才比較多,曹仁、張遼、夏侯惇,個個都是名將!

個人能稱得上魏國第一武將的人是“拔矢啖睛”的夏侯惇,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資歷深

夏侯惇很早就跟隨曹操,他資歷很深。夏侯惇出生於貴族大戶,和曹操的關係很好在曹操攻打黃巾軍那個時候就已經在他身邊了。後來曹操在陳留起兵,多虧了夏侯惇一起張羅。他是曹操勢力的建立者之一,後來多次隨曹操一起出戰,經驗也是很豐富的。

同樣,周瑜和關羽也是很早就跟隨了他們的主公。周瑜早在孫策時便跟著一起打天下,關羽更是劉備開局三頭狼之一

其二,地位高

夏侯惇為曹操駐守要地,夏侯惇始終是他最信賴的人,二人分工明確,基本上時曹操前面打,夏侯惇坐鎮大後方。在曹操勢力變大以後,夏侯惇的官位也在逐漸上升,並且他還讓夏侯惇去駐守必爭之地東郡,這足以見得夏侯惇的地位。當時劉備在擴張勢力的時候,也是將重要地點荊州交給了關羽。


其三,能力強

在曹操與呂布對抗中原的時候,夏侯惇與其他兩名將領奮力保住城池,最後呂布只好敗北而歸,後來,夏侯惇又鎮守後方,使得很多百姓獲益,為曹操穩定了勢力,他放棄了在戰場上立功的機會,換來了後方的穩定。

其四,功勞大

夏侯惇官至大將軍,對於武將來說,這個官職可謂是很高了,這也是封他為魏國第一大將的直接原因,之後,他的孩子擔任要職,並娶了曹操的女兒,夏侯惇完全對得起這個稱號。


白話歷史君


什麼是首將,我理解為排名第一的將領,可能是文官,也可能是武將,三國時期的將領一般來說文武不分家,例如周瑜是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關羽是蕩寇將軍,領襄陽太守,將軍是武職,太守則是文官。

但說到首將,吳國首推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以周瑜為首將;而蜀漢首推五虎上將,趙雲因為在《三國志》蜀書六中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共列一傳,姑且算做五虎上將吧,以關羽為首將。



但說到魏國,似乎很難說誰是首將,因為魏國的人才太多了,而且能力又比較平均,但我們仔細分析,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曹魏的將領主要有兩個系統,一個是諸夏侯氏及曹氏,另一個是五子良將。

諸夏侯氏及曹氏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休、曹真。



五子良將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魏國的情況比較複雜一些,不同的時期首將也不相同,但曹操在世時,夏侯惇是當之無愧的首將。



夏侯惇

夏侯惇是最早跟隨曹操起兵的將領,不僅是曹操的親戚,而且能力出眾,作戰勇猛,深得曹操信任。夏侯惇是魏國軍隊的開創元老之一,與曹操一起創建的魏國軍隊,曹操徵徐州時,陳宮、張邈背叛曹操迎立呂布,夏侯惇是唯一留守曹操大本營兗州的武將,與荀彧、程昱一起為曹操守住三個城池,曹操就是靠著這三個城池,東山再起,用了2年時間,還打敗呂布,重新佔領兗州。

此戰,夏侯惇不僅被劫為人質,還被流矢射瞎了一隻眼睛,儘管困難重重,夏侯惇仍為曹操守住三城,立下大功,因功受任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之後開始作為曹魏的首將參加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徐州之戰,夏侯惇不敵高順、張遼; 博望坡之戰,夏侯惇被劉備擊敗;佔鄴城、平衛固、討張魯,夏侯惇參加過多次戰鬥,並且在公元216年時,夏侯惇都督淮南二十六軍,成為曹魏東部軍區總司令,成為僅次於曹操的魏軍軍事領導人。

220年三月曹操病故,四月夏侯惇也因病去世,夏侯惇在去世前,被曹丕任命為大將軍,仍是魏國最高軍事領導人。

夏侯惇去世後,曹魏進入調整期,由於曹操去世前後,有很多名將去世,曹純是210去世的,樂進是218年去世的,夏侯淵是219年去世的,張遼是222年去世的,曹仁是223年去世的,徐晃是227年去世的,曹休是228年去世。



夏侯惇去世後,曹仁以車騎將軍升任大將軍,接替夏侯惇大將軍的職務,並且統率荊州、揚州、益州軍事,成為曹魏自夏侯惇之後的首將。

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從弟,也是很早就跟隨曹操,經常是曹操領一支軍隊出戰,曹仁帶領一支偏軍協同曹操作戰,曹操徵徐州陶謙,曹仁攻陶謙部將呂由。曹操徵呂布,曹仁攻句陽;曹操徵張繡,曹仁打周邊;眭固叛亂,曹仁討平。

官渡之戰,曹操在正面抵禦袁紹,曹仁在後方打敗劉備;赤壁之戰,曹操在前方開戰,曹仁在後方守江陵城;南郡之戰,曹操退回許昌,曹仁堅守江陵城一年有餘才退回襄陽。曹操徵關中,曹仁跟隨,之後曹仁受封徵南將軍,假節,駐樊城,擔當鎮襄陽之重任。



襄樊之戰前,曹仁平定宛城叛亂,斬候音,屠城。關羽圍攻襄陽,威震華夏時,曹仁寧死不降,堅守樊城。曹操去世後,曹仁升任車騎將軍,並在襄陽擊敗東吳將領陳邵,奪回襄陽。夏侯惇去世後,曹仁升任大將軍。

濡須口之戰,曹仁由於大意,被東吳將領朱桓擊敗,不久便病逝。

曹仁去世後,魏國首將就是曹休。

曹休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侄子,曹休在父親去世後從吳地前來投奔曹操,自至開始跟隨曹操征戰,曹休最早是在虎豹騎任職,之後隨曹操參加漢中之戰,曹休識破了劉備軍隊的意圖,並擊敗劉備軍吳蘭部,此戰後,曹休升任中領軍。

曹操去世後,曹休升任領軍將軍,之後又升任鎮南將軍,曹丕徵吳時,曹休為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率張遼、藏霸攻洞浦。



曹丕去世後,曹休受詔輔政,當年在皖城斬殺東吳將領審德,收降東吳將領韓綜、翟丹,因功受封大司馬,都督揚州,成為曹魏軍隊最高統帥。

石亭之戰中,曹休中了東吳的詐降計,損兵折將,不久後因病憤憤離世。

曹休去世後,曹真就成了魏國首將。

曹真

曹真也是曹操的族子,跟曹休一樣,最開始也是在虎豹騎任職,隨曹操參加漢中之戰,曹真以偏將軍與曹洪、曹休一起擊敗劉備部將吳蘭,受封中堅將軍,升任中領軍。



曹操去世後,曹真被任命為鎮西將軍,都督雍州及涼州軍事,成為曹魏西部戰區軍事長官,在平定張進的叛亂後,升任上軍大將軍。之後曹真在221年擊破諸胡叛軍,平定河西,並打通了曹魏與西域的通道,曹魏恢復了在西域名義上的統治。

曹丕徵吳時,曹真率夏侯尚、張郃、徐晃進攻荊州,先後擊敗吳將孫盛、諸葛瑾,包圍江陵城,之後由於吳國的求和而退兵。



曹丕去世,曹真成為輔政大臣,升任大將軍,但低於曹休的大司馬,蜀漢諸葛亮北伐時,曹真擊敗趙雲、鄧芝的疑兵,並加強陳倉城的防守,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由於曹真的預先判斷,諸葛亮無法攻克陳倉。

曹休去世後,曹真接任大司馬,成為曹魏最高軍事長官,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曹真病逝。

曹真死後,曹魏進入司馬氏時代,先是司馬懿掌權,之後是司馬師和司馬昭,一直到曹魏滅亡,此處暫且不表。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魏首將肯定是夏侯惇了!夏侯惇實際上扮演了半個曹操的角色,我們仔細看三國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曹操跟夏侯惇從來就沒有在同一個戰場上出現(漢中戰役除外)。為何呢?就是因為夏侯惇要扮演另外一個曹操。

曹魏勢力與蜀漢或者東吳的情況完全不同。曹魏勢力裡有個“太上皇”,這個“太上皇”雖然沒有多大權力卻戲份不少,只要曹操在前線打了敗仗,那麼他肯定在後面搞小動作,比如漢獻帝多次密詔行刺曹操都是在曹軍新敗之後,這讓曹操非常惱怒,他不得不在背後留個自己的影子來看住那個“太上皇”。這個影子就是夏侯惇,他肩負著監國重任,他的任務就是守著曹操的大本營,夏侯惇擁有調動所有曹操軍隊的權力。

其次,《三國演義》是小說,誇張了將領的個人能力(比如單挑),實際上戰場打仗哪有那麼簡單,基本上都是硬碰硬,比士兵打陣仗,比國家經濟對抗。像名帥白起就說了一句話,軍強源於士卒強。曹操與袁紹戰爭總共打了八年,那些說單靠謀略就能贏得一切的人可以睡覺了,沒有硬實力打個屁仗。夏侯惇雖然沒有直接指揮打仗,但是曹軍基本上都是由夏侯惇訓練出來的,夏侯惇在後方募兵,訓練,然後編成軍隊,再送往前線,這些功勞都不是在明面上的。


優己


曹魏的武將之首是不斷變化的,在不同時期武將之首也不同,僅以魏武帝、魏文帝和魏明帝時期來說,分別有以下變化。

魏武帝曹操時期:曹仁

魏武帝曹操生前並未稱帝,所以他手下武將的軍職應該是漢獻帝任命的,漢獻帝曾任命曹操代理車騎將軍的職務,又任命袁紹為大將軍,但這不能算曹魏陣營的武將之首。

曹操手下的眾將有許多都很出色,“五子良將”和“諸夏侯曹”幾乎並駕齊驅,個個都很出色,但也沒有特別突出的。

官渡之戰前後,于禁等人已經將軍或偏將、裨將,其中於禁、樂進是偏將,將軍有李典、程昱等人,張遼、張郃、徐晃都是裨將、偏將,許褚的軍職稍低些,是校尉這一級。

而當時的曹氏和夏侯氏兄弟晉升的速度並不比其他異姓將領更快,甚至還稍稍有些落後。曹操的用人方略歷來受到後人的推崇,其中一條就是獎罰分明,平時建立有嚴格的軍功考核、登記制度,該獎的時候必獎,不該獎的時候決不濫獎,避免了獎懲和職務晉升的隨意性。

到赤壁之戰後,首先被委以重任的將軍是曹仁,他負責守江陵,為便於指揮,曹操讓他代理徵南將軍,後來又任命曹仁為徵西將軍,考慮到曹仁初次擔任徵西將軍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可以說曹仁的稱得上當時的武將之首。

後來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但已晚了約10年,而夏侯惇在曹操生前只是伏波將軍,曹洪是都護將軍,他們都不能與曹仁相比。

“五子良將”也很快成為四徵一級的將軍,在曹操晚年他們又進了一步,張遼、于禁、樂進等人成為四方將軍,高於四徵,而曹仁的軍職未變,曹魏武將之首的概念有些亂了,但從資歷上說,曹仁比“五子良將”要高一些。

魏王曹丕時期:夏侯惇

魏文帝曹丕稱帝后,主要依賴的是諸夏侯曹,其中夏侯惇擔任大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曹仁是車騎將軍,相當於副總司令,在他們之下曹洪擔任衛將軍,曹真擔任鎮西將軍,曹休擔任鎮南將軍。

此外還有一個驃騎將軍,介於大將軍和車騎將軍之間,也可以算全國武裝部隊的副總司令,曹操生前已給了孫權,這與曹魏無關。

魏文帝曹丕時期:曹仁

就在曹丕發動第一次南征之戰前,大將軍夏侯惇病逝了,曹丕以獻帝的名義諡夏侯惇為忠侯,由他的兒子夏侯充繼嗣。

夏侯惇生前以大將軍的身份鎮守壽春,是曹魏東線戰場的統帥,他死後曹丕命曹休接替,曹休升任徵東將軍。

曹丕稱帝后,在武將方面曹仁以車騎將軍的身份為武將之首,這個職務原來是漢朝的,現在自然過渡過魏朝,軍職不變。

曹洪仍居其下,為衛將軍,但他只是掛個名。以下是四方將軍,即前、後、左、右將軍,魏文帝右分別任命了張遼、張郃、徐晃、朱靈。他們4位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響噹噹的一代名將,為曹魏大業連年征戰,肝腦塗地,屢建殊功。

典韋、許褚戰死了,不然輪不到朱靈,還有一位本應是四方將軍中的第一位,但兵敗降敵,關羽被殺後,又被“接管”到了孫吳,他就是于禁。

此外,“諸夏侯曹”中的第二代也成長得很快,曹真、曹休以及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夏侯威,侄子夏侯尚,還有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等一批年輕將領紛紛脫穎而出,迅速走向前臺,即將從父輩們手中接過曹魏的兵權。

曹真此時擔任鎮西將軍,坐鎮關中一帶,他隨後成為曹魏西線作戰的總指揮。曹休此時擔任領軍將軍一職,是禁軍的統領,不久之後晉升為鎮南將軍,成為曹魏中線作戰的總指揮。

魏明帝曹叡初期:曹真

魏明帝曹叡繼位後,朝廷新設了太傅、大司馬二職,分別由鍾繇、曹休升任,他們的地位均高於三公。

魏明帝還詔令升任曹真為大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他們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和副總司令。

這時,四方將軍中的文聘病故,魏明帝想起了曹洪,任命他為後將軍。

當時,曹真負責西線戰場,即關中方向,曹休負責東線戰場,即合肥方向,司馬懿接替夏侯尚成為中線戰場的總指揮,形成了軍中“三巨頭”

魏明帝曹叡後期:司馬懿

魏明帝曹叡時期,曹真、曹休先後故去,“五子良將”只剩下張郃一人,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以大將軍的身份成為曹魏的武將之首。

司馬懿之下,是車騎將軍張郃,他們一個是總司令,一個是副總司令,曹叡讓他們都去了西線戰場,與諸葛亮作戰,這也埋下了張郃被殺的伏筆。


南門太守


毫無疑問,這句話是正確的……

——東吳的第一員上將,確實是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周瑜對東吳的貢獻,可謂空前絕後。逝世將近二十年,孫權稱帝表功的時候,周瑜還能妥妥的排在第一位。

——蜀漢的第一員上將,的確也是關羽,關羽是劉備最元老的心腹大將,兩人有同甘共苦的兄弟之情。關羽在蜀漢陣營,一直都是扮演的獨擋一面的帥才。無論是之前的徐州,還是後來的荊州。

所以“吳首將周瑜,蜀首將關羽”事實如此!


——至於曹魏的第一員上將

個人觀點,應該是夏侯惇……

據正史記載,曹老闆有一個“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員大將。單從軍事能力分析,這五人的軍事水平可謂是曹魏陣營中戰鬥力最強悍的五人了。但是!他們的地位,永遠都比不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甚至曹真等曹氏將領。

當然!不是說曹操不信任這些人,曹操之所任人唯親,其實也是有苦衷的。

畢竟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的這段時間,是士卒門閥制度發育到頂峰的一個時期。一方統治者,必須得到各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否則他就寸步難行。曹操身為宦官後代,為人輕佻浮躁不修邊幅,很多世家大族都看不上他。在兗州的時候,就吃過大虧了。曹操殺了一個名士邊讓,挑起了士族們的憤怒,在陳宮的遊說下,集體反水迎接了呂布入駐兗州。只給曹操留下了三個縣,還是荀彧、夏侯惇等人幫忙守住的。


而在這複雜的士族背景下,唯二默默支持曹操的,只有夏侯家族,以及曹氏家族。夏侯家是夏侯嬰的後代,在當時絕對算得上大族。曹氏家族更不用說,號稱是曹參之後。

這兩大家族默默支持曹操……

曹操能夠成為一路諸侯,能夠統一北方,能夠建立曹魏政權,夏侯家族以及曹氏宗族,至少要佔一半的功勞。

所以曹操必須重用他們……


曹操在世的時候,夏侯惇就已經是大將軍了,官位甚至比曹仁都高出一級,是絕對的曹營第一上將。


愛尚文史


按《三國志》排序來看,魏國的首將當然是獨眼龍夏侯惇了啊!

你看,蜀國的傳記裡,二主妃子傳是第四,諸葛亮傳是第五,關張馬黃趙傳是第六。按照皇室、文臣、武將的順序,妥妥是關羽是第一將。

吳國傳記裡,宗室傳第六,文臣張顧諸葛步傳第七、張嚴程闞薛傳第八,武將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因此周瑜是吳國第一將。

至於魏國,是二公孫陶四張傳,也就是那些漢末諸侯第八,然後諸夏侯曹傳第九了,甚至排到了荀彧荀攸賈詡這些文臣的前面。當然這個沒辦法,曹老闆是家族企業,那些個夏侯和姓曹的都是帶資本來的。

諸夏侯曹傳裡排第一的是夏侯惇。

而從關係、權位、封賞來看,夏侯惇也是魏國的第一將。

首先,夏侯惇跟曹操最鐵,“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其次,夏侯惇的權位也高,“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節制諸將。

最後,夏侯惇的封賞也厲害,“建安十二年,錄惇前後功,增封邑千八百戶,並前二千五百戶”,然後還被封為前將軍,到了曹操死後,曹丕稱王,夏侯惇直接被封為大將軍,這可是漢末三國的第一軍職。

簡單一句話,在魏國諸將裡,曹老闆最罩著夏侯惇。


冷兵器研究所


說地位的話,曹家和夏侯家的將軍肯定高於五子良將,五子良將再怎樣厲害也要歸曹家和夏侯家的將軍管。曹魏首將變化應該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休--曹真--曹爽--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1、夏侯惇:曹操從起兵開始就一直倚靠夏侯惇,後來官渡贏了之後穩定下來了,夏侯惇也就去穩固後方去了,夏侯惇的地位誰都動搖不了。

2、夏侯淵:赤壁之戰敗後知道一口氣拿不下孫權跟劉備,所以派了曹仁守樊城,沒有攻勢,所以曹仁不是這個時期的重點。重點是馬超在西涼造反,曹操正好有理由拿下西涼,重點在西涼,於是夏侯淵虎步關右到定軍山之戰之前,夏侯淵是這個時期的首將。

3、曹仁:夏侯淵死後,關羽又有打樊城的打算,於是曹、劉、孫三家的勢力都聚集在荊州,劉備的首將關羽,孫權當時的首將呂蒙都在荊州,曹操的將軍一定不會比他倆的位置低,所以這個時期的首將必須是曹仁。

4、曹休:後來曹仁逝世之後,分為對東吳和蜀漢兩線作戰。對蜀最高將領是大都督曹真,對吳最高將領是曹休,不過按軍功和資歷來說的話,曹休要略高於曹真。

5、曹真:後來曹休被周魴詐降氣死了。首將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曹真一個人,演義把對蜀漢的功績都給了司馬懿,不管演義再怎麼黑,曹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起碼從一句“曹子丹一世英雄,其子豕犬耳”看得出來。

6、曹爽:曹真死後,基本曹家夏侯家的很有能耐的人已經找不出來了。沒辦法,只有讓曹真的兒子曹爽來接大都督之位,雖然資歷軍功都不夠,但畢竟他爹地位高,曹家又找不出更合適的人,所以曹真病逝到高平陵之變這個時期首將是曹爽。曹爽的地位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飛揚跋扈,卻蠢得像豬一樣,最後交出兵權被司馬懿所殺。

7、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後首將肯定是司馬懿,司馬懿在曹操時期被曹操壓著,後來又被曹丕壓著,曹丕死後曹睿是很依賴司馬懿,但是司馬懿上面還有大都督曹真壓著,後來曹真也死了,司馬懿就斷了曹真的後,農民翻身把歌唱了。司馬懿是把所有牛人基本上都耗死了。

8、司馬師:司馬懿死後,司馬家族的勢力在曹魏早已根深蒂固了,首將自然而然變成了長子司馬師。司馬師後來被文鴦嚇得眼珠子都嚇掉了,活活痛死了。

9、司馬昭:司馬師死後,於是首將變成了他弟弟司馬昭。司馬昭我就不用再過多闡述了,大家都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司馬昭死後司馬炎直接就讓曹奐禪讓給他,建立西晉,也就沒有什麼曹魏首將了。





韓mingkeke


東吳首將和西蜀首將都是官拜的,而曹操雖標榜自己求賢若渴,但身邊大將還是以本族為主,儘管它姓將軍們也很善戰和有名氣,也許是因為曹操用兵詭詐,因此曹操一直沒有特意拜誰為首將。

要說能拜首將的話最有影響力的當屬曹仁,字子孝,在襄樊之戰中拼死抵抗,關羽用計水淹也沒有嚇退他,就是親兄弟上戰場也不過如此。他官拜大將軍、大司馬與封王的關羽齊名。



還有夏侯惇和夏侯淵,夏侯淵在徵西將軍位上被黃忠所殺,另有五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都是響噹噹的大將軍,不過他們出征時都有曹姓做監軍,看來還是沒把他們當大將軍來用呀!


黃蜂二師兄


如果“吳首將周瑜,蜀首將關羽”,那麼,魏首將是誰?



從提問對吳、蜀首將的定位看,資格老、功勞大、地位高是基本特點,按照這個標準,曹魏首將應該是曹仁。



先看資格,曹仁是最早跟隨曹操、陳留起兵的六將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之一,黃初四年(223)去世,就是和劉備同一年死的,為曹魏奮鬥整整三十三年,在三國,除了司馬懿、孫權這些壽星外,服務年限算是很長的了。



再看功勞,據三國志記載: 曹仁跟隨曹操征討徐州時,經常督率騎兵,充當先鋒部隊。後來打徐州時,作側翼攻擊陶謙的部將呂由,獲勝回師與主力均在彭城會合,大破陶謙軍。以後攻費、華、即墨、開陽等縣,陶謙派遣將將援救這幾個縣,曹仁指揮騎兵隊擊破敵援軍。曹操徵呂布,曹仁獨自進攻句陽,攻陷城池,生擒呂布部將劉何。曹操平定黃巾,及迎奉天子遷都許縣。曹仁在這幾件事上都有功勞,為此官拜廣陽太守。太祖器重他的勇略,不讓他去廣陽就任,而以議郎身份統帥騎兵隊。曹操征討張繡,曹仁單獨攻打其他縣城,俘虜男女三千多人……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故事說,建安十九年(214),曹操殺了伏皇后、伏氏父親伏完、穆順等宗族二百餘口,召夏侯惇、曹仁回朝,商議收吳滅蜀之計。夏侯惇路遠未到,曹仁先到。連夜入府來見曹操,當時曹操醉酒臥床,許褚仗劍立於門外警戒。曹仁欲入,被許褚檔住,曹仁大怒,說“吾曹氏宗親,汝何敢阻擋”?許褚答曰:“將軍雖親,乃是外蕃守將,許褚雖疏,現充內侍,主公醉臥室內,不敢放入”。曹仁聽了,就沒敢進去,曹操知道後,感嘆“許褚真忠臣也”,更加相信任用許褚。



曹仁不太光彩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初,曾經奉命屠南陽城,殺了好多人。曹仁曾經擔任職位:大將軍、大司馬、封爵:陳侯、假節鉞,較長時間任職徵南將軍,駐節南陽,食邑壹千五百戶。(454)


流譽後


“吳首將周瑜,蜀首將關羽。”細細想來,首將要麼統領萬軍,要麼鎮守一方,是一個陣營基本上能力最強,被所有人敬佩認同的將軍。

但魏國選一個首將,就比較不容易了。我們看看各國發生的戰爭打法。

吳國安於江南,自群雄逐鹿起就在江南魚米修養,禦敵徵外基本上就一條戰線,而為首的就是都督,都督為首的就是周瑜。



蜀國更不必說,五虎大將各自鎮守一方,均為帥才,其中關羽鎮守荊州,頗為重要,有乃五虎之首,為首將深得人心。



唯獨魏國,雖然龐大還是比較特殊,曹操雄才大略,滿腹兵韜,故魏國他是統帥,統領著各將領,劉備孫權皆不具備也。

“魏有張文遠,吳有甘興霸。”張遼再神勇也是有甘寧比著一類的,都是勇將,首將不夠格。那麼再往上數曹氏宗族裡有夏侯惇、曹仁較為突出。

在我瞭解來,夏侯惇德高望重,聲望很高,但為殿前大將,多是與曹操合謀,合縱軍團,而不是統領一方軍馬。曹仁號稱銅牆鐵壁,守城一絕,也是多次獨立帶兵的將軍。但作為與周瑜關羽相比較,還是弱了些。



魏國名將無數,但與周瑜、關羽相比擬的統帥,還是沒有,曹操又太高,但也只能曹操,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

魏首曹操,吳首周瑜,蜀首諸葛(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