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淮軍將領衛汝貴的資料?能否分享一下?

駐足小站看歷史


衛汝貴

衛汝貴(1836—1895年),[1]字達三,安徽合肥人,晚清淮軍將領,以鎮壓捻軍起家,後因在甲午戰爭罪責嚴重,被清廷處斬。

早年隨從劉銘傳徵捻軍,累遷至副將,晉總兵。捻軍平定後,授河州鎮總兵官,李鴻章薦其樸誠忠勇,留統北洋防軍。歷授大同、寧夏鎮總兵官,均未任官。光緒十七年李鴻章奏稱“實系最為得力之將。”率盛軍駐守天津附近的青縣,共有步隊12營6000餘人,馬隊5營1000餘人,合約8000人。

甲午戰爭爆發,衛汝貴奉命率軍增援平壤,部隊軍紀很壞,沿途騷擾百姓,李鴻章曾警告他:“敵氛逼近,若釀成大亂,汝身家性命必不能保”。平壤之戰中,衛汝貴指揮盛軍在西、南兩個戰場激戰,重創日軍,惜此役清軍潰敗,平壤失守。衛汝貴被革職逮問,李鴻章為其說情,未成,後械送京師,處死於菜市口。[1]衛汝貴是甲午戰爭期間唯一被朝廷處斬的實授總兵。[2]其弟衛汝成官至總兵,於衛汝貴事敗後不知所終。

菜市口受刑:

1895年1月16日,在日軍即將大舉進攻山東之時,京城菜市口卻突然搭起了監斬棚,一時觀者如堵,擁擠而不可近視。讓圍觀者感到失望的是,棚子雖搭起來了,但要問斬的人卻遲遲沒有押到。其中,一位名叫孫寶瑄的士人等到日中後,回去吃了個午飯又邀集兩位文友再去圍觀,但等到日暮時分,主角仍未出場。正當看客們以為“今日不復行刑”時,刑部尚書薛允升將人犯匆忙押至,半晌功夫即告完事,看客們這才心滿意足,紛紛散去。

金聖嘆曾說,“砍頭至痛也”,但這位出身名門的孫寶瑄卻有個“好觀殺人”的怪癖,每次菜市口行刑,但凡有機會他都會親臨現場好生觀摩,回家還興致不減,必在當晚日記中大記一筆。這一次,他記錄的受刑者不是別人,正是從中日戰場上押解回京的前敵主將衛汝貴。



邇冬TL


您好,瞭解衛汝貴的歷史可以參考《李文忠公選集》,這部著作包含了李鴻章的大量奏摺和電報之類的資料,即是研究李鴻章的重要史料,同樣對於李鴻章派系內的人物也有很好的考究實證,衛汝貴是李鴻章旗下的一個將領,曾深受李鴻章的信任,所以這部著作中衛汝貴出現次數不少。

衛汝貴的大致簡歷

據《李文忠公選集》記載,衛汝貴原本是淮軍將領劉銘徵的部下,光緒十年(1884年)當時梁州鎮的周盛波提督因為家裡目前過90歲,沒有人孝敬,所以不能繼續行軍,於是在李鴻章的力保之下,還是記名提督的衛汝貴暫代涼州鎮總兵,在這之前衛汝貴是淮軍系裡面盛軍的小統領,李鴻章認為衛汝貴在盛軍的時候紀律嚴明、能力很強,經歷過剿滅太平天國和地方起義軍捻軍。這是當時李鴻章在舉薦衛汝貴的時候簡單介紹的衛汝貴的簡歷。和當時對他的評價。當時李鴻章本來是安排的周盛波招募新兵,駐紮到天津,隨時的支援臺灣的。

甲午之劫,奉命支援平壤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當時清朝軍隊海上路上同時作戰,當時有三、四萬倭寇由四面環攻擊平壤,於是李鴻章派了衛汝貴、馬玉昆兩人的軍隊去支援。據說當時的在朝將領葉志超戰略佈置混亂,所以清軍聚集在平壤,只是修建炮臺防守。之後華軍在大同江消滅了一股倭寇,獲得小勝。清軍開始主動出擊,據說當時衛汝貴率領的盛軍夜間出哨時,遇到毅軍,相互以為是敵人,便相互炮轟,消耗了很多兵力。倭寇當時見有失利,所以分兵來攻打,當時馬玉昆守在大同江東岸,衛汝貴參與了支援,將日軍擊退。但是另外一邊的左寶貴駐守的元武門嶺被日軍戰亂,而且當時的朝鮮人民很親近大清軍隊,所以經常獻酒肉犒賞清軍,但清軍經常搶奪朝鮮平民的財物,甚至強暴當地婦女,尤其是衛汝貴的軍隊名聲更臭,最終平壤失守,蔣志超、衛汝貴被追究責任,同年十月光緒下旨將衛汝貴革職,十一月交到刑部問罪,十二月被問斬。

重點是李鴻章的老鄉

眾所周知,李鴻章本身是安徽人,也許正因為如此,對於同樣是安徽人的衛汝貴非常的照顧,當時的其他人對衛汝貴的看法,和光緒十年李鴻章的保薦奏摺中描述的形象完全是兩個樣,有記載衛汝貴貪腐嚴重,朝廷給他十六萬兩購買裝備的轉款,他能貪墨十萬兩,有沒有給李鴻章上供就不好說了。所以有當時的人認為衛汝貴能上位,完全靠的是李鴻章的同鄉情眷顧和利益關係,衛汝貴被革職後李鴻章曾為他說情,但是失敗。衛汝貴成為甲午戰爭期間唯一被清朝處斬的總兵。

軼事:據說衛汝貴有一封他妻子寫給他的家書流落在戰場上,內容如下:

君起家戎行,致位統帥,家既饒於財,宜自頤養。且春秋高,望善自為計,勿當前敵。”

意思是說衛汝貴已經是統帥,不要正面去跟倭寇對敵,家裡有錢足夠頤養天年,這封家書最後被倭寇獲得,並引用至他們的教材來警戒他們的後人。


參考:《中日兵事始末》《英雄淚》《清史稿》《李文忠公選集》《清德宗實錄選輯》《清季外交史料選輯》《中日戰輯選錄》


歷史風物誌


衛汝貴(1836年-1895年),安徽合肥人,晚清淮軍將領。

清朝末期,在太平天國的硝煙中誕生了湘軍、淮軍。在淮軍中有一支以創始人周盛波、周盛傳兄弟二人盛字得名的盛軍,與周氏兄弟同為安徽合肥老鄉的衛汝貴,自盛軍創建開始,就投入了這支軍隊。

剿滅太平天國、捻軍之後,李鴻章總督直隸,擔當守衛京城門戶的眾人,要從淮軍中挑選精銳奏調進駐直隸,最終盛軍北上,駐紮天津。

但和平時間一久,隊伍逐漸失去了樸素奮勇之態,暮氣沉沉,人心思歸,疲弱盡顯,老將逐步凋零,戰鬥力直線下降。

1885年-1888年,隨著周盛傳、周盛波兄弟的相繼去世,從底層幹起的,一路升遷到副將、總兵、分統大將的衛汝貴被推倒歷史前臺,雖然李鴻章一百個不放心,但軍隊中卻無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在1893年,生性憨直、的衛汝貴當上了盛軍步隊總統。

1894年朝鮮局勢緊張,李鴻章調派四肢軍隊進入朝鮮,與日益增兵的日本對抗。花甲之年的衛汝貴親自率領部隊,疾行數百里,率先抵達平壤。但為朝廷政敵編制各種謠言,軍隊紀律渙散,軍令不嚴,均生異志,姦淫搶掠。使得李鴻章也是徹夜難眠,謠言四起,他為了保住盛軍、淮軍以及自己的聲名,開始捨棄被傳的聲名狼藉的衛汝貴。

及至平壤戰敗後,李鴻章自行上奏請求處分,清廷不以為過,但對於衛汝貴的流言依舊。李鴻章的政敵們施展全身之力奏摺奉上,實為檄文,經過解職之後,隨著日軍突破鴨綠江防線,東北戰事日益不堪,衛汝貴依舊得為兵敗如山倒負責。更多的奏摺進入清廷,找到替罪羊衛汝貴。

1895年1月16日,行刑。

當年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提及衛汝貴一案時,曾說:

甲午之役,吾身在軍中,聞潰卒言:汝貴持刀立陣前,督軍力戰,日人頗失利;未幾,援軍大至,勢不可當。其敗也,譬如機器,以引擎、鍋爐、馬達速率之不敵,出貨固宜不若。僅歸咎於貨出之一部,誰任其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