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到"新",璧山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城市模式

如今,璧山最為人稱道的事情有三點:公園遍佈的宜居環境、不斷提升的融城速度、高新技術產業的騰飛。

從當下璧山的發展軌跡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一條由"綠色"主導的城市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勢席捲著整個璧山城。

如果說,這一切發生變化需要確定開始的時間節點,那便是在2010,璧山隧道通車,破除地理壁壘之後,璧山迅速與主城構建起了聯繫,一座嶄新之城應運而生。

破而後立,立而從新

毫無疑問,璧山曾擁有過傳統制造業帶來的輝煌,時至今日,它們為璧山打下的工業基礎仍十分牢固,但在今天,已是新興發展的"踏板"。破而後立,重點則在於"立",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的路子,是璧山需要思考的,這也將直接決定了璧山未來的前景。

新發展需要新方向來引導。從2010年起,璧山逐漸邁向轉型之路,一條走高新智能,一條走綠色發展。

2011年9月28日,國家級4A景區觀音塘溼地公園建成開園,這個是璧山區的第一個4A級景區,開啟了璧山大公園的歷史,也拉開了璧山"公園之城"建設的帷幕。目前,璧山以32座城市公園、1900萬平方米的公共綠地面積的成績,享譽全國,不斷突破的文旅成績,時常被人津津樂道,今年國慶假期,璧山全區旅遊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61.59萬人次,同比增長22.3%;旅遊綜合接待收入15457萬元,同比增長51.96%,城區內30多座星羅棋佈的公園也是遊人如織,人氣旺盛。

從

在轉型創新路上,今年以來的璧山,也頻頻讓人驚喜。近日,在《璧山: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發展動能轉換》一文中,以數據的形式,呈現了璧山在智能產業的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93.2億元、增長9.2%,規上工業研發費用增長24.3%;建成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加速——建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園,56家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璧山高新區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458.75億元,預計新增產值達549億元。

主城擴張圈,成渝要地

2019年以來,重慶向西、成都向東的消息不絕於耳,但這兩股風並不是空穴來風。

一些重磅利好相繼落地不斷佐證這股風潮,例如重慶科學城設立在西區,修建輕軌1號線延長線尖璧段,西部璧山將快速融入主城;再看成都,簡陽正式啟動"撤市建區",擔負起成都"東進"戰略的橋頭堡,把實施"東進"戰略作為重中之重,規劃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和現代產業基地。

作為主城"第十區"大熱門的璧山,是重慶向西橋頭堡以及成渝經濟走廊的咽喉位置,它承接著成渝城市群、重慶中心城市擴張的重要任務。

今年7月,川渝簽署"2+16"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成渝相向發展,川渝合作駛入了"快車道";而璧山作為成渝發展主軸覆蓋的主要區域,勢必搭乘這趟"快車道",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從

10月12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江津區、璧山區,實地調研重慶主城區都市圈發展。強調璧山作為是"一圈兩群"重要支點、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要聯結點,應主動行動,當好融入主城的先行區、渝西發展的領頭羊、川渝合作的排頭兵,為推進主城區都市圈發展作出新貢獻。

城市"段位"不斷提升

交通是一座城市骨架,為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去年,璧山制定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已初見成效,在今年,璧山交通將呈現出嶄新氣象。

首先,最引人矚目的是軌道交通一號線延長段(尖頂坡至璧山段),今年年底,將實現試運行,站前廣場、換乘樞紐同步投用;配合做好渝昆高鐵、成渝中線高鐵、蘭渝高鐵等前期工作,渝昆高鐵將動工建設;加速推進合璧津高速公路建設,開工渝遂高速支線項目建設,形成"五橫一縱"的高速公路網絡,覆蓋全區所有鎮街;起於軌道交通一號線璧山站,止於璧山高鐵站的"雲巴"項目已開建,打通城市"微循環"……

從

與此同時,住宅品質在一定程度展現了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這源於開發商得天獨厚的敏銳。璧山在近些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諸如龍湖等品牌開發商的入駐,房地產市場整體向好,成交價格三級跳,勢頭驚人。與房價一同變化的,還有住宅需求,2019年璧山的洋房和別墅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特別是最近幾個月,區域洋房和別墅成交量達到歷史峰值,從側面反映了整個區域的生活水平與需求得到釋放。

可以說,璧山向我們靈動的展現了新時代城市的發展軌跡與面貌,未來可期。就像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提出了璧山在不久的將來"有山有水有田園、有詩有景有遠方"的大美意境一樣,璧山從舊到新的道路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