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西周、南宋北宋傻傻分不清,掌握一個訣竅,立馬辨識清楚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一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近八百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其後周懿王曾遷都犬丘(今陝西咸陽)。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其中東周氛圍春秋與戰國兩個部分。

東周西周、南宋北宋傻傻分不清,掌握一個訣竅,立馬辨識清楚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被承認的皇帝計24位,享國四百餘年。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闢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設立“西域都護府”,史稱“昭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綠林軍於地皇四年二月(公元23年)擁立漢宗室劉玄為帝,恢復漢朝國號,史稱玄漢。

公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

;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 ,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公元191年董卓遷都長安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東周西周、南宋北宋傻傻分不清,掌握一個訣竅,立馬辨識清楚

晉朝(265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317年,西晉皇室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南京)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

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東周西周、南宋北宋傻傻分不清,掌握一個訣竅,立馬辨識清楚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以開封(今河南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公元1138年,宋室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東周西周、南宋北宋傻傻分不清,掌握一個訣竅,立馬辨識清楚

綜合以上關於東周西周、東漢西漢、東晉西晉、南宋北宋朝代的更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東周建立的標誌是周平王東遷洛陽,西周的都城是鎬京(今陝西西安市內),在地理位置上洛陽位於西安東側。東漢建立的標誌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而西漢建立的標誌是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在地理位置上洛陽位於西安東側。東晉建立的標誌是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南京)建都,西晉定都是洛陽(今河南洛陽),在地裡位置上南京是位於洛陽東側。南宋建立的標誌是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但南宋最終定都是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在地理位置上杭州是位於開封南側。所以東周西周、東漢西漢、東晉西晉、南宋北宋的界定是根據都城的地理位置來決定的,而這裡面在朝代建立的先後順序上規律是西在東之前,南在北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