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现实:2019东北玉米难有大涨

近来,不少农民老铁私下问,今年的新玉米会不会大涨价?

在此,很遗憾地告诉各位——

今年的东北新玉米价格或难大涨

具体来说,2019年产玉米现货价格略微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大涨基本没有可能。

残酷现实:2019东北玉米难有大涨

东北玉米后期面临下行压力

目前来看,华北地区天气好转,阴雨天气减少,随着玉米水分逐渐下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波动频繁,但多是企业根据到货量对玉米价格的窄幅调整,涨跌幅度在20~40元/吨。

在东北粮尚未大量入关之前,需重点关注11月份华北地区的天气情况。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华北地区降雨量偏少,利好玉米购销活动,价格或难有趋势性的大幅上涨。

9月份海关进口统计数据已公布,大麦进口量高达86万吨,玉米、高粱等谷物进口量分别为14万吨和12万吨,值得关注。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北方玉米收获已临近结束,使得国庆节后此轮玉米价格反弹受到抑制。不过,除华北地区天气好转、农民卖粮进度有所推进外,东北地区各省平均售粮进度不会超过10%,部分刚刚完成收获的地区售粮才开始。从历年经验来看,每年11月至12月气温全面降至0℃以下,才是玉米批量上冻销售的时机。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不同,由于目前为止东北玉米尚未出现明显降价现象,粮价倒挂现象严重,粮商尚未大批量进入市场收购。

残酷现实:2019东北玉米难有大涨

华北玉米价格已经小幅回落

10月末以来,以山东为首的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周环比下跌10~40元/吨不等,目前主流收购价格在1890~1980元/吨,短期突破2000元/吨难度较大。其中,山东寿光深加工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1930~1940元/吨,比上周下降20元/吨;德州收购价1910元/吨,下降10~30元/吨。河北石家庄收购价1960元/吨,比上周下降20元/吨;河南鹤壁收购价1900元/吨,持平。

主要原因是华北天气转晴,不仅安徽、河南、江苏玉米上市量增加,就连山东省局部新粮也开始增量,需求企业厂门到货数量增多,并且库存水平得以适当恢复,进而部分厂家试探降价。

华北粮价冲高回落,“2000元/吨”成为现阶段的一道坎儿。与此同时,南方散船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一些华北粮源对区域市场粮价构成冲击,与东北玉米的价差在50~100元/吨不等。随着我国北方新玉米收获临近尾声,市场将迎来真正的“新陈交替期”,区域粮价回调在所难免。

所以,最后提醒农民朋友,不要对今年的玉米价格大涨抱有幻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