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裡的這幅畫,估計沒多少人能看懂,尤其是年輕人

三味書屋裡的這幅畫,估計沒多少人能看懂,尤其是年輕人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的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當時的老師叫壽鏡吾。估計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這個,很多人甚至去實地參觀過。不過,在三味書屋裡有一幅畫,估計有很多人是看不懂的,尤其是年輕人。

吳伯蕭寫過一篇散文——《早》,其中介紹三味書屋裡的陳設時,是這樣介紹牆上畫的內容的:“畫上古樹底下著一隻梅花鹿。”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概括了畫上的全部內容。只是有一點奇怪,“伏”就是“趴”的意思,兩字都表示“胸腹朝下臥倒”,在人們的語言習慣中,表達這個意思時,一般都使用“趴”,甚至用“臥”,而不會用“伏”,文中的“古樹底下著一隻梅花鹿”,放在生活中,人們可能更多會說“古樹底下

著一隻梅花鹿”,或是“古樹底下著一隻梅花鹿”。吳伯蕭為什麼用“伏”而不用“趴”或是“臥”呢?是為了標新立異嗎?還是別有用意呢?而這裡的“伏”又到底能不能換成“趴”或是“臥”呢?這幅畫又到底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三味書屋裡的這幅畫,估計沒多少人能看懂,尤其是年輕人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中的一個特別而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人們常用諧音來表達一種美好的心願,尤其是在年畫中。比如,希望年年有餘,人們就會在畫上畫一兩條漂亮的鯉魚,因為“魚”諧音“餘”。還有,你可能看到有的年畫上畫了幾隻飛翔的蝙蝠,這是什麼意思呢?蝙蝠可不是一種好看的動物呀?是的,蝙蝠雖然不好看,但“蝠”的音與“福”的音卻是相同的,誰不想有福啊?而且人們都祈求有五種福氣,即長壽、富貴、康寧、美德、善終,所以呀,如果你留意數一數,就會發現年畫上也正好畫了五隻蝙蝠,意即“五福”

說到這裡,吳伯蕭介紹畫上的梅花鹿,為什麼用“伏”而不用“趴”或“臥”,聰明的你此時是否明白了呢?

三味書屋裡的這幅畫,估計沒多少人能看懂,尤其是年輕人

答案在這裡。“伏”與“福”的音相同,“鹿”與“祿”的音同。“福”字好理解,重點說“祿”。古代稱官吏的俸給叫“祿”,也就是今天說的“工資”。要注意,古代只有官吏的工資才叫“祿”,普通勞動者雖然有的也能按月領錢,但那可不叫“祿”。所以,求祿實際上就是求官。因此,“伏鹿”意即“福祿”,再加上像徵著長壽的古樹,即是人們常說的“福祿壽”三星。因此,畫的內容是表達了祈求做官發財、長壽多福的美好願望。

因此,吳伯蕭用“”可不是隨便用的,還有那個“”字,都是為了準確表達畫的意義,所以“伏”字是不能換成“趴”或“臥”的。

在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這種用諧音表達美好心願的例子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蒐集一下,比如,兒女結婚時,長輩和親友是如何表達“早生貴子”這一美好祝願的?

三味書屋裡的這幅畫,估計沒多少人能看懂,尤其是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