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房地產黃金十年落幕:大批房企倒下

這個秋天比起以往,蕭瑟感除了在體感上,還著實表現在各房地產商的心頭上。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0號,經過法院公示的房地產企業破產公告就多達410家,而去年全年的對應數據為458家,可以說繼續了去年的兇猛勢頭。

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房地產企業破產

這些倒下的房地產商中,多數是佈局在二三線或者四五線城市的中小地產商,但也不乏當地龍頭房企。還有一些房企雖沒有倒下,但日子也不好過。如本月河北房企秀蘭地產就公開發表聲明,稱集團遇到資金困難,對業主表達歉意的同時,也表明不會破產甩包袱——畢竟作為一家大型地方房企,旗下樓盤涉及的業主和關聯企業利益甚廣,想要倒下也非易事。

調控力度不減,政策繼續加碼

數據顯示,僅2019年前三季度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就高達385次,不可謂不嚴峻。而自年中央行從政策面對包括銀行貸款、境外發債、房地產信託等傳統的房企融資渠道重手整治以來,眾多一線房企已經叫苦不迭,更不必說資金鍊脆弱的植根於中小城市的地方房企了。

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在財政去槓桿、貨幣去槓桿連續調控的政策組合拳之下,包括貨幣化棚改在內的中小城市的政策現金流出現收緊跡象。雖然說集體土地入市以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也在試點或推進,但相比於直接的土地財政收益,顯得有點杯水車薪。

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房地產業國際研討會上曾表示,“今後十幾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至少會減少三分之二。”照此推測,調控力度不進不會減弱,反而會繼續加碼。在大環境轉暖之前,不排除有更多中小房企倒下,而頭部房企則相應吞下他們的盤,繼續做大。

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普通購房者如何避免踩雷

相比於踩雷,投資升值和自用就顯得不那麼要緊了。那麼就必須預防如下幾個雷區:

首先是交房時間一拖再拖的樓盤。這其實不僅考驗的是一家企業對於中長期的願景規劃,更說明了其資金的充足程度。

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對於樓盤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佈局,想必房屋質量的規劃和入住後物業的配套也高不到哪裡去。體現在資金面上就是缺乏足夠資金用於同步開工多項工程,只能拆東牆補西牆。

其次直接面向業主承諾融資回報。銀行等傳統融資渠道都融不到的低息現金,在民間資金這一方面,應該更難以獲得,而且還可能涉及法律風險。而承諾的高回報或者到期返現,屆時不能兌現時,問題可能會更嚴重。畢竟,飲鴆止渴相比於慢性死亡,來得會更加猛烈。

地產黃金十年落幕:調控加碼,大批房企倒下,購房者如何避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