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棍棒底下出孝子老一輩人的觀念會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的父母,用這樣強硬的教育觀念來培養孩子。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科學教育方式出現,更多的年輕父母所接受採取科學的方式來培養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可是老一輩父母的強硬教育方式依然存在著,時間一久,許多的父母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實在是不可取的,這樣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比較強烈的抵抗情緒,形成孩子叛逆的源頭。

一方面也讓家長們無法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好孩子,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地疏遠,不利於整個家庭和諧氛圍的形成,是不值得被提倡的。

過猶不及,這是一個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會提及到的一個詞語,這個詞其實讓我們意識到,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一個適度的原則,教育子女也一定要拿捏好分寸?

有的家長會說,我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什麼話都說了,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但都沒有辦法引導他變得優秀,最後,真的十分生氣也就只能拿起棍棒打一打他了,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懂

事。

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有了金鑰匙,就不會煩惱鎖打不開。這句話表示的意思是,無論是做任何的事情,都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的,如果你一味的只採取過軟的態度,或者一味地採取過硬的態度,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過硬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傷害

在生活中如果對孩子所做的任何事都表現得過硬的態度,孩子的內心會十分地受傷害,變得愈發自卑起來。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隨著時間的漸漸推移,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在慢慢地發生著變化,在健康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顯得樂觀開朗,活潑可愛,做任何的事情都會更加地積極向上。

而在強硬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就恰恰相反了,自卑、恐懼、害怕等等情緒一直在孩子的內心堆積,總有一天會出現爆發的可能性,影響孩子健康長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

孩子小強考完試之後,將自己的試卷帶回了家,非常害怕地遞給了爸爸。爸爸看了一眼之後就問:“你這次考了多少分?”才沒看多久就非常生氣。因為本來小強被要求應該考90分的,這次只考了80分,他非常的害怕。

低著頭默默的落淚,小聲的說,老師說:“比起以前,我這是有進步的了,爸爸”爸爸十分的生氣說道:“你的成績都掉了這麼多,直線下降。什麼叫做有進步?考90分才是進步,進步五分算進步嗎?成績這麼差,帶你去北京旅遊的計劃就取消了。”

小強覺得十分的委屈,一個人哭喪著臉,回到了房間。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在這件事情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強的爸爸,即使在小強已經取得了成績進步的情況下,依然不滿足,不誇獎孩子,而是採取一種過硬的態度。

要求孩子必須要達到他所設定的成績,他對孩子沒有過多的關心和鼓勵,而是一味地將成績看得很重,一旦孩子無法滿足他的要求,就開始責罵孩子,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一種消極心理,讓孩子的內心也深深地受到了傷害。

在現實當中很多的父母都不擅長誇獎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他們總是關心他們的成績,不會說去表揚孩子,生怕孩子驕傲

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卻會表現出非常強硬的責怪的態度?讓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父母對於他們的關懷與愛。

▶▶過軟的教育方式會促使孩子性格畸形

在孩子們還比較小的時候,大腦發育還並非完全,做任何的事情都有侷限性,他們可能不會很清晰地分析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哪一件是正確的,哪一件是錯誤的。

在孩子的行為當中總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情況,身為家長的我們遇見孩子犯下了一些小的錯誤時,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呢?

舉一個例子:

剛上一年級的小貝,自理能力不是很強,每天媽媽都會檢查他的書包,確保書包有沒有裝好東西?有沒有帶齊需要的物件?

有一次,媽媽發現小貝的文具盒中多了一塊橡皮,並不是屬於小貝的,就問到:小貝,這塊橡皮是誰的呀?”小貝偷偷的低下頭,眼神飄忽不定,小小聲地說:“媽媽,這是去奶奶家的時候,奶奶買的。”媽媽看了一眼,說道:“哦,這樣啊,那媽媽給奶奶打個電話問一問。”

小貝,十分的焦急,立刻阻止了媽媽說:“媽媽,你別打,不是,不是奶奶送的,這個橡皮是我們同班同學甜甜的,是他的爸爸送給她的禮物,我特別喜歡,就偷偷地拿了回來。"

小貝默默地低下自己的頭,感到十分的害怕。“小貝,你知道你做錯了事情你不應該拿同學的橡皮,也不應該撒謊,這樣的行為讓媽媽很傷心,不管這個東西再怎麼的好,你都不應該去偷別人的東西,更不應該忘記匹諾曹的故事,對媽媽撒謊。”

小貝,聽完媽媽的話之後特別的難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也將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將橡皮還給了甜甜,她深深地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做出偷東西的行為,媽媽告訴自己的話都是真心為她好的,她再也不想犯下這種錯誤了。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這個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比較年幼的時候,因為發育完整的大腦而促使孩子們在日常中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他們並不太懂得這些行為是不正確的,父母如果採取過軟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放任孩子們做錯事,不管不顧,那麼孩子就會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

比如這件事情當中的小貝的媽媽,如果在發現小貝偷東西,並且撒謊的時候,選擇了過軟的教育方式。不去提醒小貝改正他的錯誤。

默認他偷東西這件事是正確的,那麼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做的錯事也是正確的,還會再次的犯錯。

▶▶軟硬兼施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為孩子設立一個規矩,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可以商量,有些事情必須聽從父母的意見等等。

這樣孩子們有一些規矩章法可循,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就會更加地懂事。這裡我們所說的教育理念不是散養和放養,而是為孩子們樹立好規矩,讓孩子們能夠在規矩當中健康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在生活當中遇到孩子們做了一些事情的時候,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根據事情的實際情況來採取相應的解決方式。

父母的態度,有的時候要軟一些,有的時候要強硬一些,不能夠針對任何事情都對孩子進行打罵,也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他做了任何事情都不管不顧,放任其發展。

★父母要擁有一致的教育觀念

在任何的家庭當中,爸爸和媽媽的教育觀念都要保持一致。如果說一個堅持採用過軟的教育方式,一個堅持採用過硬的教育方式,那麼在教育的過程中,就會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讓孩子們以為父母對他們是又愛又恨,對父母就會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長大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叛逆的行為,教育自然也就是事倍功半,孩子也沒辦法變成我們理想中優秀的小孩。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優秀度,家長要注意

總而言之,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一定要擁有一致的教育觀念,學會軟硬兼施,對孩子採取有效的方式,一味的打和一味的寵都不是對孩子最好的,要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就應該在平時不斷的與孩子進行磨合,尋找到教育方式的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