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日前,AirPods Pro面世,将“真无线+主动降噪”的概念炒得火热。

所谓主动降噪,指通过发送反相声波信号,抵消噪音的声波,从而阻止噪音信号传入。

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主动降噪原理

市面上主动降噪耳机很多,但是拥有大众粉丝的也就那几个牌子,今天我们来康康苹果、Beats、Bose这几位大佬。

AirPods Pro

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AirPods Pro

降噪:通过外向和内向双麦克风,分别捕捉外部环境和耳朵内部的声波,同时可根据你耳朵的几何结构和耳塞的贴合程度持续调节,实时阻隔噪音。如果不想完全“变聋”,可以长按耳机柄上的力度感应器,切换到通透模式,就不怕过马路听不到环境音了。

舒适度:与前代AirPods平头式不同,Pro采用入耳式设计,不会漏音,更贴合耳朵。为了适应耳朵的尺寸,AirPods Pro配备3种大小的耳塞,耳朵小的不怕胀耳朵了,耳朵大的不怕AirPods变Airpod再变Air了。

续航:根据官网数据,单次充电聆听时间最长可达4.5小时,搭配充电盒续航超过24小时。

便捷程度:Apple H1芯片,快速连接并且可以在iOS设备间自由切换,安卓设备也能连;体积小巧便携,可以装在口袋里。

价格:官网售价1999,跟无线充电的AirPods相比,贵了400多块钱,但是多了降噪功能,而且抗汗抗水。不过也是奔着两千块钱去了,对于商务通勤人群比较适用。

Beats Studio3

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Studio3

降噪:头戴式包耳设计,耳机本身就可以起到被动降噪的效果,采用Pure ANC(完全自适应消噪)技术,主动阻隔外界噪音。它最大的特点是实时音频调校,确保音质清晰、音域精准,而且出厂前都是由专业音乐人士负责调音,打造出媲美录音室音效的音质,这也是Studio产品名称的由来。

舒适度:柔软皮质耳罩,可以将耳朵完全包裹住,不会夹耳朵,也不像入耳式会胀耳朵,天冷了还可以当耳捂子用。

续航:开启降噪时续航时间长达22小时,关闭降噪模式可播放40小时;电量不足又急着出门时也不用担心,充电10分钟可连续播放约3小时。

便捷程度:Apple W1芯片,快速连接并且可以在iOS设备间自由切换,安卓设备也能连;不用时可以折叠后放在收纳包内,出门时可以顶在头上,也能挂在脖子上,很省事。

价格:日常售价2498,不过双11大促就很划算了,京东上Beats旗舰店现在预售价1698,加上一大堆赠品,非常值得入手了。学生党和上班族都能hold住,而且还能当配饰。

Bose QC 30

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Bose QC 30

降噪:同样是一款入耳式的耳机,识别噪音后主动发出修正信号,淡化背景音干扰。它的特点是降噪水平可控,11级降噪调节,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听到的环境音量。另外,它拥有双麦克风抗噪系统,抑制环境噪音,保障通话质量。

舒适度:3种尺寸耳塞配翼尖,防止脱落,总体比较贴合稳固;颈挂式设计,柔软材料制成,吻合颈部轮廓。

续航:长达10小时播放时间,基本满足一天聆听需求;充电较快,充电15分钟可播放1小时左右,出门散个步什么的也足够了。

便捷程度:蓝牙连接稳定,部分功能需要通过Bose Connect App实现;出门时挂在脖子上即可,只是收纳时由于颈环不能折叠,稍微有点占地方。

价格:Bose大佬在价格上还是比较坚挺的,这款入耳式日常价就超两千了,目前京东预售价1799,如果决定剁手的话可能还是得咬咬牙。

耳机降噪大势所趋,来看看AirPods Pro、Beats和Bose降噪对比

三者对比

总体而言,选择头戴式还是入耳式,可以依据个人习惯和使用场景加以区分,其他的考虑因素也基本帮大家列出来了。都是千元以上的耳机,使用体验上不会差,小羽酱是木耳,音质党勿喷。有心水的可以点击扩展链接查看产品详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