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百年之前,水城的建制是水城厅,这水城厅是哪一级建制?现在的人对厅的理解为,”厅“一般是省或自治区的下属单位,是正二八经的“厅局“级,若是中央一级的办公厅,则是“省部“级了。水城厅显然既不是“厅局”级,更不可能是“省部”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清朝说起。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在清朝除了省,道,府,州县,还有一个厅,厅是清朝独有的行政机构。厅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州、府这一级官员的副官:“同知,通判”有关。这些官员办公的地方就叫办公厅,看来办公厅这个名称清朝就有了,而“同知、通判”所管的独立性的辖区也叫厅,这些官员也称厅官。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清朝的厅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分,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散厅隶属于府,与散州、县平行,成为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那么,在清朝本来就有散州和县这级单位了,为何又要弄一个厅出来呢?原来,那时候的交通不便,离州、县治所较远的地方,则鞭长莫及,治理困难。为了对这些偏远地区,加强管理,将某州、县部份地区或两州、县的部份地区划出来,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区——厅。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这些地区要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比较难治理、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设县,身份地位低,不利于协调附近的绿营军进行震慑,因此需要设置比知县高的官员,厅就比县高,厅在清朝一般高于县,低于州、府,官员的品级为5——7品。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清朝的厅按性质,功能可分为:边疆类、经济类和内地战略要地类。水城属于边疆类,边疆类厅城,主要分布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改士归流的延续行为,或是民族矛盾激化的补救措施,而设立厅治。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清朝一共有97个直隶厅,113个散厅。

百年前的水城叫水城厅,这是咋回事?

水城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水城厅、属大定府,于180年之后,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水城县,隶属于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毕节。从此,“水城厅”这个称号,成了悠悠的往事,只残留在故纸堆里,残留在绿荫树下讲故事的老人口里,残留在酒桌上故友相聚时的笑谈中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