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非遺故事丨張鬆的傳說(民間文學)

張松的傳說

彭州非遺故事丨張松的傳說(民間文學)

東漢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曹操、孫權、劉備各霸一方,形成了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張松、字永年,出生在益州繁縣豐樂場(今彭州市掛花鎮豐樂場),他在益州王劉璋手下任別駕(即師爺)。劉備取蜀,他唾棄劉璋腐敗無能,獻地形地貌圖和軍事部署圖於劉備,劉備得以計取西川。後被劉璋殺害,後人為了紀念他,在九隴鎮雙松村修建松塔寺,在寺裡有張鬆手持地圖的塑像,寺後山坡上有他的墓地,現有墓穴和殘碑可尋(現有六里山碑為證)。當地傳說桂花場不遠的“葛麻庵”還有他的墓穴。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居北方,劉備佔領荊州,益州劉璋昏庸無能,聽任豪強胡作非為,當時目光遠大、有才士的智能之士,都渴望能得到一個英明君主的治理。張松就是這樣一位極有抱負的人物。史書上說他“為人矮小,有才,益州之股肱”。他聰明多計,有辯才,記性好,有次出使許都,見到曹操著《孟德新書》前後共十三篇,他只看一遍就能全文背出來。連多才的楊修也大吃一驚說:“公過目不戽,真天下奇才也”。無怪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替他“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膽量魁西蜀,文章量太益”。確實是個難得的奇才。楊修向曹推薦,操以貌取人,拒不接納。松向荊州,受到劉備的親切接待,將一張載明蜀中地形、人物、軍事、糧庫等詳細地圖獻給劉備,劉備據此掌握了益州的真實情況,為後來的蜀漢立國打下了基礎。

2006年,張松的傳說(民間文學)被列入第一批彭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鍾官武(蒐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