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文丨卦婶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她目不斜视,眼光穿透尘世一切,扬长而去。那是一种睥睨万物、深受伤害、彻底绝望而无限疲惫的眼神,一种任何人、任何物都不再想看的眼神。 ”

这句被无数人摘抄记录的句子,是本哈德·施林克在 《朗读者》中形容女主汉娜的,她让人唏嘘的一生,也在这一句句冷静、克制的叙述中,徐徐展现在读者眼前。

《朗读者》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在199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在它身上有着许多的光环:它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冠军的德语书籍,还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 、“世界报”文学奖等很多奖项。

改编的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8.2分,更是让凯特·温丝莱特一举斩获奥斯卡影后,无论是书籍还是电影都可谓是战绩斐然!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被如此多的人认同?我们或者可以从作家肖复兴,对这本书的评价中窥探一二:

“这部小说是一个在为了不能够忘却的记忆中,战后新一代人如何成长的寓言。”

是的,它的故事背景设置是在二战之后的德国,从米夏和汉娜这对跨越21岁的忘年恋,以及一个法律专业学生、一个纳粹看守之间,身份冲突所碰撞出的爱恨纠葛中,折射出了战后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与反思。

你守护的秘密,决定了你的性格

“西方文学的核心在于保密的观念。可以说人物性格整个建立在‘人们之间未能公开的某些信息之上’,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或卑劣,或高尚,以致人们决心守口如瓶。”——《朗读者》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都各自坚定的守护着自己的秘密,并甘愿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36岁的汉娜与15岁的米夏在一个夏日相爱了,她满足一个少年对爱的所有探索,而他为她朗读各种书籍,但他们这种不符合大众伦理的隐秘关系,仅仅只能保持在汉娜的房间里,只要走出那所房子,他们便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

汉娜这个在米夏眼中无比神秘的女人,她的秘密有两个:曾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文盲!

她来自乡村,不识字。骨子里的自卑,让她害怕让人知道自己不识字,以及并不高级的出身,因此她小心翼翼、近乎变态的守着这个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很大问题的秘密。

假装自己看得懂菜单,假装自己只是爱听米夏阅读,最后更是为了避免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识字的事实,而承担了并不属于自己的罪责,最终付出终身监禁的代价!

她对于自己的不识字有着极大的“羞耻感”,这种羞耻也造成了她敏感与自卑的性格,所以在她感知到米夏与同龄姑娘走的更近时,索性直接消失在他的生活中,以避免面对被厌倦抛弃的可能......

至于她保守曾做过集中营看守的秘密,并不是出于对那些受害者的愧疚,

这点我们后面来说。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再说米夏,他对汉娜是绝对炽热和毫无保留的,但他要保守的秘密正是他们这段隐秘的恋情!

他起先是因为与几乎可以当他母亲的汉娜产生恋情的羞耻感,使他对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守口如瓶。后来又因为知道汉娜竟然曾经“当过纳粹”,这样

禁忌的身份与他法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产生的碰撞,更是让他把这个秘密永远埋在心里。

感情与道德的拉扯,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他不懂为什么曾经帮助过他,给了他那么多欢愉的女人,竟然可以若无其事地选择让很多人去死,这对他世界观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这种困惑与之前的羞耻感合在一起,导致他对什么都充满困惑性格优柔寡断,在感情中也不能完全敞开自己,所以他的婚姻以失败告终,父女关系也因为他的冷漠而疏远......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有意无意的守护某些秘密,而驱使我们守口如瓶的心理动机,间接造就了我们的性格!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无知的残忍,没有底线

本哈德•施林克曾说:汉娜是“一个真正残忍的女人。”

36岁的汉娜,在明知不能给米夏一份完整恋情的前提下,仍私心陶醉在米夏为她朗读和青春肉体的美好感觉中,依然任性的用情感控制折磨着米夏。

在吵完架之后直接把书丢给他,以命令的语气让他继续朗读;当发现米夏与同龄人走的更近时,害怕面对失去的她,更是选择了不告而别,突然消失在米夏的生命中。

完全不顾米夏一人沉浸在这段情感中痛苦一辈子,也直接造成了他之后不幸福的人生!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对那些她曾经看守过的犹太人来说,她更是一个冷酷的机器!

每个月她都会听从上级命令挑出十人送他们去赴死,当法官问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她很认真的说每天都有犯人被送进来,如果不挑出去一些,那集中营的空间将不够用......

在她被指控的案子里,她眼睁睁看着教堂着火,却没有去打开教堂门上的锁,导致几百名犹太人活活烧死在里面!

而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她怕开门之后犯人逃跑......

对别人如此残忍的她,对自己也毫不手软。当她发现出狱之后米夏将不会再为自己朗读,而且也不再被爱时,她毅然决然是选择了自杀,再一次把米夏扔进无尽的懊悔中。

她是他终其一生的“情劫”,不管米夏是否还爱她,他今生都不可能走出她的影子!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而她这种无差别的残忍,其实来源于她的无知。

就像我们不能期望一个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人,能理解“仁义礼智信”一样,不识字同时又自卑的汉娜,她所接触到有限的知识仅限于别人的朗读。

她不明白自己做集中营看守这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心里和思想上的蒙昧无知,让她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即使是间接结束别人的生命,在她看来也只是在执行命令,自己并没有错,也就没有道德压力......

但如果换做一个读书人,也许他也会迫于压力去做汉娜所做的事,但他绝对不会把理由说的那么坦然,所以我们才说“读书可以明智”。

民国时期,鲁迅为了唤醒无知的民众,直接弃医从文,把文章当成匕首去撕裂麻木不仁的灵魂,汉娜就类似鲁迅笔下中国千千万万的“看客”,

因无知而生出的残忍,没有底线!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读书开民智是唯一能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这也是作者把不识字的汉娜与朗读摆在一起的意图所在。

圣贤书教给我们的不止是繁文缛节,还有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明白了那些“爱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的道理,我们才有可能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鲁迅口中的“真的猛士”!

而书中,汉娜也因为在狱中自学阅读,看了许多关于纳粹的书籍,才终于明白了自己当时所作所为代表的意义,以及给受害者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在她的遗嘱里她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当时唯一幸存受害者的女儿......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平庸之恶”与“乌合之众”

“平庸的恶”是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著名理论,它是指以“职务行为”作为借口,执行上级错误命令犯下的罪行。

汉娜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做错,甚至还当庭反问法官:“换了您会怎么做呢?”

她的底气来自于她坚信自己执行上级命令的正确性,即使是很多人因她而死,她也依然认为那是合法的,因为那是她的工作和职责所在!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就像作者在描写对汉娜的法庭审判时,这样写道:

大家都觉得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其实不然,是靠法律这玩意儿。光是在奥斯威兹工作不算有罪,八千人在那工作过,总共有19人被判有罪,只有6人被判谋杀罪。问题不是这样做对不对,而是合不合法?而且不是按照我们的法律,而是按照事件当时的法律。

这段法律与道德的探讨,引发了所有人的深思。

在汉娜当时的环境里,她所做的事情正是当时法律所赋予她的权力,她也只是尽忠职守做了职责范围下要求她做的事。

但事实上这些行为确实导致了罪行的发生,那后果应该是她来承担?还是向她下命令之人承担?还是制定这些准则的领导人承担?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反映出战后整个德国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就像米夏对汉娜的感情:他一边理解汉娜的行为,又一边痛恨她的过错,对她“又爱又恨”,这也正是战后这代人对父辈曾经所犯错误的纠结态度。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剧照

而汉娜并不是个例,她代表了德国战后的一群人!

在对纳粹高级将领艾希曼的审判中,他对自己曾执行犹太灭绝计划这一残忍行径显得无比冷漠,他不认为自己罪大恶极,而只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换谁都会这样做。

但实际上,他确实犯了“平庸之恶”,以职责为借口为自己所导致的后果进行开解!

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强权时都会选择盲从,在美国作家埃亚勒·普雷斯所著的《美丽心灵》一书中,讲述的便是那些身处没有道德的集体之中,冒险违抗集体意志的人!

他们其中有非法庇护犹太难民的瑞士军官;有在巴尔干种族屠杀中,冒死拯救敌族难民的塞尔维亚平民;还有公然违抗军令向巴勒斯坦难民提供人道援助的以色列士兵......他们都是群体中的反抗者,并不是所有人都屈从于黑暗!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那为什么绝大数人会选择盲从呢?这要从勒庞提出的“乌合之众”说起,他说:

“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和道德上的。但是群里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的。”

所以,那么多人才心安理得在这种

“法不责众”、“多数即正义”的心理下甘愿做着违心的事。

纳粹时期,狂热可怕的个人崇拜使群体陷入同一种激昂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会相互传染,它会推翻一切负罪感,所有道德感和责任感都会退化,狂暴占领所有人的心,直至摧毁一切!

这也是《朗读者》这本书在反思的地方,也为我们现代人敲响警钟:一定要保留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让自己陷入被煽动的暴力之局里。在做任何行动之前都要做理性判断,正确的判断比行动本身更重要!

《朗读者》:相差21岁的不伦之恋中,折射出德国对战争的集体反思

《朗读者》无疑是一部复杂的著作,它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的,我们仅仅只是在细枝末节处抓到了一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也因为越是了解就越钦佩作者,可以游刃有余的在一部小说、一段爱情纠葛里呈现出一个宏大的背景,以及在这个宏大叙事背景下的爱情、人性、伦理,还有对历史的反思,有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如果可以,郑重像你推荐这本伟大的小说——《朗读者》!

  • 本哈德·施林克 《朗读者》
  • 王达敏《我们都是朗读者——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
  • 沈红《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