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鄭永年: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

上週五,中美雙方經貿牽頭人進行了新一輪磋商之後的首次通話,確認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完成。但在此前一天,美國副總統彭斯卻在其新的中國政策講話中老調重彈,對中國無端指責。美國的對華態度為何充滿矛盾,中國又如何保持戰略定力?中美貿易磋商的關鍵期,深圳衛視記者專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聽聽他的解讀。

專訪鄭永年: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

對於上週五公佈的中美經貿磋商的新進展,鄭永年強調了中美兩國的共同目標,就是達成協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主要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要達成協議,因為我們也是想達成一個協議的。實際上特朗普也有他現實主義的一面,這面我們要看得到。有的時候也是需要做一點妥協,但是原則性問題,國家核心利益一定要堅持的。

專訪鄭永年: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

此前一天,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講中指責中國在與世界“脫鉤”,但他同時表態稱,美國不願與中國“脫鉤”。對於彭斯的這一矛盾說法,鄭永年表示,正在與世界“脫鉤”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把彭斯的話用到美國會更好,實際上正在與世界脫鉤的是美國。中國哪是跟世界在脫鉤?中國在推行全球化。中國“一帶一路”、AII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中國沒有從任何的國際組織退出來。剛好相反,是美國在從各個國際組織退出來,聯合國會費也不交,WTO也不重視了。我覺得美國的政客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缺少自我反思。蘇聯垮掉以後,美國像福山所說的,“歷史終結了”。覺得它的政治體制夠好了,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它沒有改革。它自己內部的黨派政治之爭導致政治出問題了,它就從外面找理由。

專訪鄭永年: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

對於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鄭永年從新全球化的角度闡釋了為何美國的做法“傷人一千,自損八百”,而中國發展內需型的經濟,就是應對貿易戰的絕佳手段。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因為中國的發展、經濟發展不是在封閉狀態下進行,而是在開放狀態下進行的。我們的經濟切的很大一塊就是國際經濟,其中美國佔了很大的一塊蛋糕,它要是想傷到中國,它也會傷它自己這一塊的。

中國不用害怕,所以為什麼我們要發展內需型的經濟,就是這個道理,你市場越大,你的力量就越強。我不認為美國的華爾街、美國的資本會放棄中國市場。因為即使美國放棄了中國市場,其它的日本、歐盟,相當於美國把它的市場讓給了其他西方國家。我根本不相信美國能像冷戰那樣,把它所有的西方政陣營組織在一起,因為中國自己本身是開放的。

專訪鄭永年:滑坡中的美國正在失去理性

日前,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美科研合作設限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實際上,在美國政治精英群體中,冷戰思維頗為流行。鄭永年表示,這其實是美國缺乏自信的表現。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倒不是說像美國人所說的,中國對美國構成了威脅。美國人在2007、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一直走不出陰影來,所以它自信心下降。

你從富裕一下子下來的話,你受不了。當美國有自信心的時候,它能比較,當然有的時候也強盜似的是吧?也比較能理性地處理它的外交政策,當它沒有自信心的時候,它就是沒有理性的,不能理性地處理政策。我想美國冷戰的心態是不理性的,這就是由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一種恐懼感。

◆ ◆ ◆ ◆ ◆

上週一,臉書CEO扎克伯格指責中國干涉美國總統大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駁斥其“荒謬可笑”。此前還有美國鷹派曾經發表過“中國想換掉美國總統”、“中國要把美國變成殖民地”等較為激進的言論。鄭永年稱,這完全是美國在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鄭永年:

美國以前總去幹預別的國家,對不對?美國人把人家的總統抓過來都可以。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了,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情。美國人完全是假想,它以為它做過的壞事,中國以後也會做。它這種思維是不成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