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看点(点击查看)

阿多尼斯携新作《桂花》开启中国之行 | 华裔艺术家陈志勇推出成人绘本《蝉》| 日本设计师的手绘风汉字 | ......

......“图画书界奥斯卡

余 烈

新锐

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余烈,一个如作家韩少功所说“雄赳赳”的笔名,其后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写作者,《西湖》杂志今年第7期的新锐。与这个笔名一脉相承的,是她的小说《盘古岭》的气质,“那里只有寂寞的凡人小事,但有自然,有历史,有底层沉默的生命之道,自带几分《呼兰河传》或《百年孤独》的大气”,韩少功一语中的。

这个“大气”,韩少功指涉的是“心的大”,即余烈惦记和关切的半径大。她目光投向的,仍然是那个与城市长久对话的乡村,“命运”二字布满其间的每个罅隙,每个人物领受着它的巨大力量。余烈如盘古岭的先民们一样,领受和承认这种命运,“在山中四季靠着光合作用长大,我愿意臣服于大自然的原则和道义”。她在三十年前的盘古岭中逡巡、游弋,不过也是在寻求这原则和道义能够赋予她的,解决当下生活困境中“新的精神疑难”的路径和可能。

专 访

Q

当下青年写作者自觉转向城市,即便回望乡村也像是一个外来者。你的小说《盘古岭》似乎有所不同,这倒无关于是写乡村还是写城市,只是你的这个小说里有一种纯粹:盘古岭是你所有情感切实的生发地,是血肉的连接。

余烈:对,这种“纯粹”的观感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亲身参与产生的效果。我一开始立下这个长篇(仍在创作中,未完成)的写作提纲的时候,就没有关于人称、视角、人物设置的犹疑和思量。它是不由分说的,无可置疑的。因为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我出生在雪峰山深处的村子里,七岁随退伍复员的父亲进城生活。在那之前,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村里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要承担一定的农活和家务,但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日后是要去城里生活的,所以我不必学习干农活。同龄人小小年纪就需要放牛、砍柴,而我却可以看书、玩耍。就这样,我从小就成了大山里的“游荡者”和观察者。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从记事开始起,我在我的“盘古岭”感受到的就是交错联结的人情网络、热情的四野乡邻和亲人们给我的不求回报的爱。我后来感受到的城市生活就像是这些词语的反义词。但我适应得很快,迅速成为了一个在亲戚眼中没有共同语言、爱读书、沉默、可能还有一点瞧不起他们的城里小孩。尽管如此,随着年岁的成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我在我的农村亲友之中感觉更自在。所以你说,“盘古岭”跟我是血肉的连接,是非常贴切的。

我起笔很晚,三十岁才开始探索这条道路。二十岁到三十岁中间酝酿着非常复杂的情感,但那究竟是什么,我也不清楚。直到有一天,盘古岭的故事突然降临,我想这样的故事以及故事的发生地是我内部情绪最合适的出口。童年生活就像一棵树的根部,被土壤包裹起来的部分能产生无尽的安全感和踏实,而地面以上的茎叶因为要独自面对风霜雪雨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和无穷的孤独。无限向外扩张,最终的归宿也无非是凋零,千篇一律。独自面对广阔的世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返回根部是一种补给,一种索取。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Q

韩少功在评论里说,《盘古岭》中“只有寂寞的凡人小事,但有自然,有历史,有底层沉默的生命之道,自带几分《呼兰河传》或《百年孤独》的大气”。如果试着解析他的这番话,是说你在为盘古岭做一个文字的存证,自时间深处走来的它,带着久远的自然、风俗、天道、历史,以“我”长成的这三十年间的变化和恒常,绘制了一幅图卷。其实从青年人的出外打工以及他们的回归与否中,已经看到了一种变化。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盘古岭的历史与当下中昭示的乡村的变化?

余烈:从这一点来说,盘古岭是当下农村现状拼图中微小的一块,没什么特殊性,已经有非常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对此进行了扫描式的观察。我只能说说我亲身经历的这三十年的情形,就像是一大帮孩子在山里出生,在田里茁壮成长,然而青黄不接的时节就被城市收割了。

盘古岭从我这一代人开始投身城市化,渐渐地乡村小学开始向上级合并,因为村子里不再有学龄儿童,空巢老人陡然增多。我的同龄人在城里落脚安家以后都选择让孩子在城镇里上学,他们开始瞻望下一代智力和学历的红利。现在我的故乡和周边的村落开始向旅游目的地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而乡村本身反而越来越退回到原本的面貌,与此同时,我们的下一代如今对乡土环境和方言已经越来越陌生。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Q

谈谈小说的细部。你在创作谈里提到这个故事汹涌而来,裹挟着主线、人物、结构,其实阅读的时候有一点感觉,这个故事中的一切仿佛是奔涌出来的,穿流而下。于是结构上的分合有致,小说空间上的放松又内敛、文字上的率性又审慎形成了。

余烈:2014年秋的某一天,我在写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当时我写到这里,“任何一个活在俗世里的女人,无不具有天然的动物属性,希望可以最大程度的拥有男人、孩子、固定的住处。可是这些东西在我身上无法附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自我想要自我抹灭。一个女人拄着动词和名词的拐杖在人间挣扎前行,她却不想拥有。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可是我跟这个原因之间的距离十分朦胧,云山雾罩。”

就在这个时刻,盘古岭的故事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我意识到,从短篇到长篇,自己始终试图描绘清楚的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局限,她的虚空,她的道路,她的命途。而你提到的“结构”和“空间”,是思路变得清晰的那一刻进行的自我建造,顷刻间好像被灯光骤然照亮一样。这就是“故乡”题材的特殊性——她是内置的,先行的,我只是这个故事借用的一支笔。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Q

“一切‘过去’都是现在的产物,都是当下现实的魔镜,有现代心结的灵魂附体……其目的不过是,启示人与社会的未来方向。”韩少功将你这部小说的立意定在此处,你如何看待他所说的这个话题?

余烈:韩少功老师所说的“过去”与“现在”,这种镜像内外的通路关系我十分认同。来时路固然无法变更,但当下的立足之处的确可以改变观察的角度。更改一个落脚点,变换一种身份,我们回头所看到的人与物的联结会产生极大的不同。韩老师所说的“回应当下生活和文明的新的精神疑难”触动了我,实事求是地说,我写故乡的故事,正是为了探索我自己在当下生活困境中“新的精神疑难”。在当代农村加速变迁的图景中,我是其中普通的一份子,如果我个人的叙述能带来大于一的效果,那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困境是相同的——从更普遍的生存意义上来说。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Q

你创作谈中提到“泪水”这个词两次,当盘古岭这个故事来到时,当盘古岭的人物贴近你的呼吸时,强烈的情感召唤了你的写作,也更像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

余烈:我的写作容易受到情绪的支配,我当然不是一个理智型的写作者。“流泪”的情况也不止一次,大概因为我的写作很多时候是在浇灌、融化我内心的块垒。如前所说,我起笔很晚,三十岁受迫于强烈的自我认同危机感,开始通过写作释放一些无法安置的情绪。二十出头的年纪,我北上南下,有点漂荡无根的感觉,遭受了生活并不友善的狙击,遗留在内心的一些难题至今仍需要自己不断地通过阅读和写作去疗愈。因此我关注比较多的是如何向内开掘自我。

作品选读

刊于《西湖》杂志2019年第7期

《盘古岭》节选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有桥

“有桥”有点不一般。整条雪峰山脉,只有盘古岭的人对这两个字心领神会。没什么历史典故,也不是俚语旧俗,而是一个标志,一个特殊的印记。山外十里八乡对盘古岭不甚了了,一说有桥就会立刻作“哦哦哦”恍然大悟状。

有桥是个人名,一个落地即在盘古岭“成名”的妹姊。她有一个同样远近闻名的妈,妇女主任梦婆子。因为年轻时被梦婆子带去强制结扎而生了罅隙的荷花经常嘀咕这么一句,娘女一条命。这句名言主要用于评价有桥这个孩子。每次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围坐在一处嗑瓜子的婆娘们都深信不疑地交换着某种眼神。

梦婆子身怀六甲依然在山间奔走忙碌——一般情况下,孕妇在乡下并没有劳动豁免权,经常是生孩子的时候还在地里劳动。梦婆子的娘家二嫂是个接生婆,时不时从十里开外的上界村下来看望她,传授一些生产的要诀,叮嘱她要适当地休息。

但乡妇女主任的工作哪有闲下来的时候!今天是贺家的媳妇说上环太痛,跑了;明天是德子不肯让媳妇结扎,跑了;再不然就是挨家挨户去发放避孕工具。梦婆子作为这个村里唯一高中毕业、能言善辩又有见识的女秀才,把乡

政府的计生相关工作做得很出色。

腊月第一场大雪过后,梦婆子从萝卜冲下来准备回家。经过一道圆木短桥,雪水打滑,梦婆子重心一偏,一只脚跪倒在水沟边,当天晚上回去就肚痛难耐。

二嫂子半夜打着火把几乎一路小跑来到下界村的米家,清晨天光,孩子生了下来,舅妈温柔地看着手里这个巴掌大的女孩,多年后她常对这孩子说,你生下来的时候捧在手里就像一只老鼠。

梦婆子迷糊中问,嫂子,毛毛怎么样?

是个妹姊。脐带绕了脖子三圈。

哦。梦婆子睡了过去。

报国在乡政府谋差事,孩子生下来半个月后才回家。他早收到电报说孩子落地,回家推开房门兴冲冲地东看西看,妹姊呢,妹姊在哪里呢?梦婆子笑着冲他眼皮子底下努嘴,不就在这里嘛!报国定睛一看,果然一个特别小的襁褓安安静静躺在妻子枕头边,他抱起来哈哈大笑,原来是只这么细的老鼠!

盘古岭的冬夜早早降临。入夜已久,梦婆子还在跟报国窃窃私语。

“二嫂子只跟我讲脐带缠了脖子三圈,听人讲妹姊出世要是缠了三圈,命有点凶嘞,你讲怎么办?”

报国看着怀里这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女儿,沉默了很久,扯灯之前他同意了梦婆子去找人算命的想法。这本是山里孩子出世的惯例,但这细老鼠模样的妹姊却格外让人不放心。

坐满四十二天的月子,梦婆子抱着妹姊回娘家上界村。上界村的秋家大院里寄居着一个算命瞎子,很灵验,也姓秋,本是无田无根的绝户,被秋家以怜悯本家的名义收留下来,他带着一个明眼的老婆,也还不算吃闲饭。

厨房火堆里的柴禾烧得噼里啪啦,昏暗的天光从窗格里漏进来,秋瞎子几根手指头子丑寅卯掐了好几个来回,侧着脑袋,嘴里低低念叨着妹姊的生辰八字。梦婆子紧张地搓着手,不时再搓搓妹姊的小脸蛋。这个姑娘不爱哭,带到哪里都是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四处张望。

“啧啧,你生的这个妹姊,命太大……”

柴火噼里啪啦。

“怎么个大法,秋师傅?”

“七煞。命里少。”

“啊?么子意思?少了么子?”

瞎子没说话。

天光彻底暗下来,柴火越来越旺,梦婆子掏出准备好的一叠毛边票子塞到秋师傅手上,起身准备走。秋师娘从暗不见光的橱柜深处拿出布包裹好的几个鸡蛋递给梦婆子,说,“今日妹姊满月,要接福,不能空手回。”

“难为你了!”梦婆子感激地接过妹姊的福气。

秋师傅此时出声了,“你生的这个妹姊命里少起东西,要帮她架桥。”说完转身戳着拐棍走了。

走出秋家院子,娘家几个哥哥家里的灯光在不远处迎着自己。梦婆子抱着女儿沉默了一路。

回到下界村,妹姊就有了名字,有桥。

但这不是有桥成名的关键。

关键在于有桥这个名字,对于桥的敬畏、仰仗、深切的需要,不是有桥本人的需要,是梦婆子的需要,想得要死,想得要命。

从上界村回来,梦婆子脑海里全是害得自己早产的那条短短的圆木桥。她开始疑心,女儿命里少的那座桥是不是就是这座桥?梦婆子又气又恼又恨,一口气实难咽下。

有桥生下来九十天那一日,天刚麻麻亮,两口子就挑着沉沉的担子出了门。以前出事的那座两米小桥、德子屋后引水渠桥板、井边薄石板桥、溪边宽敞的大木梁子……整座山头大大小小差不多十座桥,他们俩在桥头燃香、烧纸、摆贡品、作揖打拱、许愿念咒,礼数一应俱全。

天大亮了,各处都有人出来杀猪草杀牛草放牛,萝卜冲和学校的山头上远远有人看热闹。有的扛着木耙子,有的提着杀草镰刀,驻足眺望,他们几乎忘了时辰。“他们两口子在那里拜桥作么子?发癫了么?”

最后一座桥拜完,两口子起身的时候,挖满媳妇萧英姊和天亮的妈妈蒋细妹按照约定前后脚赶来,梦婆子从箩筐里掏出两包煮熟的鸡蛋。英姊和细妹接过鸡蛋,一人说了一句,有桥有福!随后三个人一人拿着一包鸡蛋,朝三个方向散开,逢人就发鸡蛋,念福。山头上最先聚起来看热闹的

三五个男子汉围着英姊,听了原委,嘻嘻哈哈打趣一番,纷纷就地剥了鸡蛋往嘴里塞,一边咕哝不清地念几句福,蛋壳、蛋黄散落在地上的露水边;吃完四散回家吃早饭,还不忘多拿一个给自己孩子。

一顿早饭的工夫,有桥已经成了村里最有名的婴儿。

对于不好养活的孩子来说,名字被越多的人挂在嘴边就越安全,这本已是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有桥的命名仪式却比其他的孩子更漫长,梦婆子发放福蛋求人念福咒的动作没有停下过,上界村娘家自不必说是特意打点,鹰嘴岩另一头米老头的老家坡上村、叔公叔婆落脚的水库山几条村子,最后包括梦婆子做妇女工作所到之处的本乡境内,都陆陆续续收到了有桥的“命名蛋”。

“有桥”二字就这样靠着一个鸡蛋的力量四处流传。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余烈:故乡是内置的,我是它借用的一支笔

夏季文创嗨

文学报夏季文创 已上线微店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