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上市,大豆还会跌到哪去?

目前东北地区大豆收获进入扫尾阶段。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牡丹江市粮食总收获面积达到870.6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5.3%,其中大豆322万亩基本收获结束。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

截至10月21日,吉林省秋粮已收获83%,进度略快于去年,其中大豆已收获97.9%。从东北地区已收获的大豆情况来看,新大豆普遍质量较好,蛋白含量高,多在39%-41%之间,优质品种最高蛋白含量达42%-43%,颜色、外观也均好于上年。由于百粒重下降,单产较上年有所降低,但在面积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东北地区大豆产量依然较上年增加。

产量增,质量好,叠加季节性供应压力,大豆价格一般都会呈现下跌的走势。因此在10月份新产大豆开始集中入市后,东北产区大豆价格便逐渐下调。由于今年市场跌势较往年提前开启,为稳定市场,中储粮提前入市收购国储轮换大豆。自10月17日起,内蒙古大杨树直属库、黑龙江绥棱直属库及吉林敦化直属库开始入市收购国标三等及以上等级新产大豆,各直属库收购价格不同,整体在3380-3480元/吨之间,蛋白含量越高,收购价格越高。相比较之下,近年来东北地区轮换大豆最高收购价格在3800元/吨左右,时间约在10月底和11月初。

中储粮入市收购后,对市场价格带来一定支撑,但由于收购价并没有高于市场价,因此拉升作用有限,产区大豆行情仅是跌势减缓、保持弱势稳定,并没有出现提振抬升。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黑龙江地区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约在3400-3450元/吨附近,较上周同期下跌30-40元/吨,较月初下跌200元/吨以上。

在东北产区大豆价格下跌的压力下,关内主产区大豆收购价格也跟随出现回落,但由于收购高峰已经告一段落,价格跌幅因此弱于东北地区。截至10月25日,安徽地区新季中黄豆净粮收购价4280元/吨,较月初下跌40元/吨;湖南、湖北地区新季中黄豆净粮收购价4400元/吨,较月初下跌80元/吨;江苏地区新季翠扇豆收购价5240元/吨,较月初下跌60元/吨。

进入11月份东北市场将继续承受较大的上市压力,但由于当前价格也跌至低位,农户已表现出惜售心态,加之后期东北地区外调需求可能增加,因此市场主体继续调低收购价的可能性较小。在需求的刺激下,预计后期东北产区大豆价格将有小幅反弹的空间,关内大豆行情也将跟随得到支撑。(作者:中华粮网李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