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上市,大豆還會跌到哪去?

目前東北地區大豆收穫進入掃尾階段。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牡丹江市糧食總收穫面積達到870.6萬畝,佔應收面積的85.3%,其中大豆322萬畝基本收穫結束。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

截至10月21日,吉林省秋糧已收穫83%,進度略快於去年,其中大豆已收穫97.9%。從東北地區已收穫的大豆情況來看,新大豆普遍質量較好,蛋白含量高,多在39%-41%之間,優質品種最高蛋白含量達42%-43%,顏色、外觀也均好於上年。由於百粒重下降,單產較上年有所降低,但在面積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東北地區大豆產量依然較上年增加。

產量增,質量好,疊加季節性供應壓力,大豆價格一般都會呈現下跌的走勢。因此在10月份新產大豆開始集中入市後,東北產區大豆價格便逐漸下調。由於今年市場跌勢較往年提前開啟,為穩定市場,中儲糧提前入市收購國儲輪換大豆。自10月17日起,內蒙古大楊樹直屬庫、黑龍江綏稜直屬庫及吉林敦化直屬庫開始入市收購國標三等及以上等級新產大豆,各直屬庫收購價格不同,整體在3380-3480元/噸之間,蛋白含量越高,收購價格越高。相比較之下,近年來東北地區輪換大豆最高收購價格在3800元/噸左右,時間約在10月底和11月初。

中儲糧入市收購後,對市場價格帶來一定支撐,但由於收購價並沒有高於市場價,因此拉昇作用有限,產區大豆行情僅是跌勢減緩、保持弱勢穩定,並沒有出現提振抬升。中華糧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黑龍江地區國標三等大豆收購價約在3400-3450元/噸附近,較上週同期下跌30-40元/噸,較月初下跌200元/噸以上。

在東北產區大豆價格下跌的壓力下,關內主產區大豆收購價格也跟隨出現回落,但由於收購高峰已經告一段落,價格跌幅因此弱於東北地區。截至10月25日,安徽地區新季中黃豆淨糧收購價4280元/噸,較月初下跌40元/噸;湖南、湖北地區新季中黃豆淨糧收購價4400元/噸,較月初下跌80元/噸;江蘇地區新季翠扇豆收購價5240元/噸,較月初下跌60元/噸。

進入11月份東北市場將繼續承受較大的上市壓力,但由於當前價格也跌至低位,農戶已表現出惜售心態,加之後期東北地區外調需求可能增加,因此市場主體繼續調低收購價的可能性較小。在需求的刺激下,預計後期東北產區大豆價格將有小幅反彈的空間,關內大豆行情也將跟隨得到支撐。(作者:中華糧網李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