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故里在甘肅天水,河南伏羲陵是真的還是假的?

用戶102795133518


顯然,伏羲是西北人,生於隴西成紀(甘肅)。

太皞少皞是東夷首領,與伏羲是兩回事。

先說下上古傳承

河北人:燧人,共工,后土,蚩尤,夸父。

山東人:太皞,少皞,皋陶,伯益,后羿。

甘陝青寧晉人:弇茲,華胥,女媧,伏羲,神農魁隗,神農炎帝,軒轅,炎黃嫘祖,大禹。

太皞崇拜太陽、鳥,最後搞成龍。

伏羲蛇身(蛇紋身)八卦(龜)崇拜。

三皇五帝夏

燧人在河北,燒陶萬年前;華胥在陝西,生伏羲成紀。

女媧葬洪洞,炎黃源氐羌;堯舜禹晉地,夏建都晉南。

女媧伏羲源西北;

伏羲生於甘肅,甘肅有大地灣遺址。女媧陵在山西。華胥陵在陝西。

楚帛書《創世篇》說:雹戲“乃娶子之子曰女皇”。

《帝王世紀》說:“伏羲生於成紀”,即今天水市。

《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濟源縣有“母山”,即王母山。

北宋《新定九域志》:孟州有“皇母山,又名女媧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禱之。”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

女媧的陵墓古史也有記載,山西洪洞,也有說山西芮城的,也有一些其他說法。

《楚辭·天問》載:后羿“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王逸注:“洛嬪,水神,謂宓妃也。”

這位洛水之神“宓妃”即伏羲女媧氏之女,說明伏羲女媧氏與陝西北洛河洛商洛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

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看出,女媧氏的活動地域,大體是陝甘寧晉的廣大地域。

《左傳·昭公七年》說:“陳,大皞之墟也。”“陳”在今河南淮陽縣一帶,顯然,太皞是與伏羲同時代的東夷首領,太皞與伏羲是兩個人。

考古發現的山東北辛及大汶口文化等可能就是伏羲女媧部落後裔從陝甘向東遷移後的文化遺存(也可能為東夷太皞時期文化遺存),其傳說均為伏羲女媧族後裔陝甘帶去的(也可能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稷下學宮爭鳴時流傳下來的。諸子曾經一度把齊國地名等對應過大九州,所以,山東境內有很多全國各地的上古傳說及地名)。

炎黃源西北

炎黃是傳說人物,居最早的史書記載是西北人。

《國語.晉語》《史記》:炎帝以姜水成,黃帝以姬水成。

目前的說法是,姜羌一體,姬氐同源。

據傳黃帝築涿鹿城,有可能定都涿鹿。但目前的石峁城與山海經崑崙城的描述重合度非常高。黃帝建立的是非常強盛的王朝,其國都理應有一定規模的。

河南的是顓頊和火正重黎,與炎黃無關,那個有熊的說法更是後世腐儒附會編造的。

另外,西北的還有如下人物:

華胥伏羲女媧神農軒轅大禹周秦,都是西北人。

華胥陵在陝西,伏羲故里在甘肅,女媧陵在山西。神農炎帝陵廟在陝西,黃帝陵廟在陝西。

大禹部落源於部落源於隴西,遷居黃河壺口瀑布附近,定都晉南。


用戶1789621402868715


甘肅天水有大量的伏羲故里遺蹟

伏羲並不是一個神話人物,而是三皇五帝之首,他創立八卦圖、文字、婚姻等,啟蒙了中華文明。據傳說和《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根據其父姓風,而在甘肅天水有風谷、風臺等與風姓相關的地名。在這裡還出土了大地灣原始氏族遺址,與伏羲生活的年代相差無幾,因此通過傳說和史書典籍我們有理由相信甘肅天水(成紀)就是伏羲的故里。<strong>

淮陽太昊陵是伏羲陵

淮陽太昊陵廟會是世界規模第一的大型廟會,尤其是每年的二月二,會有幾十萬人來此參拜。根據史書記載,伏羲出生於甘肅天水,建都於陳(宛丘),也就是現在的淮陽,自進入周朝之後淮陽一帶一直都作為陳國存在,這裡也是陳姓的起源,所以伏羲葬在河南淮陽就非常合理了。

此外,還有伏羲葬在湖北襄陽的說法,即“生於天水、定都淮陽、葬於襄陽”,但葬在襄陽的說法一直未被認可。<strong>

總之,歷史已經過去,伏羲作為人文始祖我們應當銘記,他出生於甘肅天水與葬於河南淮陽並不矛盾,因此也就沒有真假之說了。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伏羲故里在哪裡?據王先勝先生在《中國傳說時代研究存在的問題》一文中對數十位專家學者觀點的統計歸納,我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都有伏羲故里。但誰都清楚,這裡說的就是“一畫開天”獲“人文始祖”尊號還有許多創造發明以及重大事件的經歷和重要貢獻的那個伏羲。若以此為標準做出比較,就只有一處了。筆者認為,此處伏羲故里就應該在山東的汶泗流域。依據約有十一條,本文為上篇,先列五條於。

一、從大汶口遺址象牙梳八卦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身份標誌,無八卦便不成其為伏羲。在5500年前的大汶口遺址26號墓中出土一把透雕象牙梳,梳上“S”圖案是由11組乾卦組成的太極圖,再由2組坤卦填在兩個缺口處組成“8”字,這是太極圖的另一樣式。“S”形內的“—|”(上)與“|—”(下)就是陰陽魚的魚眼祖形。全圖表達了天地、乾坤、陰陽的上下變化,從而構成了太極陰陽八卦圖。諸多學者(見文後參考文獻)均認為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八卦。此後直到宋的4000多年間,再無第二幅像這樣具備了太極圖和八卦圖全部基本元素的圖案。此梳時代與伏羲時代相當,也與五千多年的中農化文明時間相符。

那麼墓主是伏羲嗎?讓事實來證明。此墓是同期最大的墓,表明墓主生前身份應是墓地氏族的酋長。韓建業先生在《大汶口墓地分析》一文中說:“M26的墓主生前可能不僅是北一區所代表的家族的權力擁有者,而且可能是整個氏族甚至更高的社會組織的首領。”嚴文明先生的《略論中國文明的起源》一文和張忠培先生《仰韶時代》一文的觀點與此略同。這就清楚地說明,這個持有我國最早象牙梳八卦法器的26號墓的墓主除了伏羲還能是誰呢?

二、從伏羲與女媧遭遇大洪水及繁衍人類傳說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在伏羲傳說裡,大洪水傳說是其標誌性故事。伏羲女媧所經的“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大洪水顯然就是那場著名的滅人類的世界性大洪水,從而留下了女媧再造人的傳說。從大洪水的世界性災難後果看,主要是近海而非內陸。由此可知,伏羲故里應在傍海的山東而非內陸的天水、淮陽等地的所謂伏羲故里。

三、從泰山封禪和泰皇、泰帝、春皇、木皇等稱謂以及魂歸泰山習俗,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伏羲與泰山有不解之緣,可以說,沒有泰山的伏羲,不是真伏羲;沒有伏羲的泰山,也沒有“五嶽獨尊”的崇高地位。

《史記·封禪書》:“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泰山只有一座,各族自有本族所祭祀的神山,絕不會祭祀異族的神山,只有出自汶泗流域、出自太昊族、出自大汶口人的伏羲,才會有封禪泰山之舉。這是識別伏羲故里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此外,泰皇、泰帝、春皇、木皇等稱謂均與泰山及方位有關。伏羲居泰山,故有泰皇、泰帝之稱。伏羲居東,故有春皇、木皇之稱。由此可知伏羲不會出自既沒有泰山又不在東方的其他地方。

還有,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說:“《魏書》:烏丸之俗,以死者神靈歸乎赤山,如中國人以死者之魂歸泰山也。殆其為說,振古已然,《魏書》但述當時華俗爾。今山東各地,皆言人死魂歸泰山,或言泰安,泰安即泰山所在。詢之他省,亦往往如此……《魏書》所言烏丸之俗,魂歸赤山者,亦以赤山為其族先宗土,用意與吾國正同,從可徵矣。故凡吾國反葬之俗,泰山魂歸之說,皆由羲、農原是民族數千萬年遞傳而來,具有深徵之用意。”幾千年來形成的華人魂歸泰山習俗,充分說明了中華民族之根在泰山一帶,也證明了“人祖”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四、從伏羲與太昊的關係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亦稱太昊氏或太昊伏羲氏。實際上,太昊是整個東夷族團的首領,伏羲族只是太昊族團的一支。因二者同屬一族,故太昊、伏羲均為風姓。王大有先生在《上古中華文明》中曾正確地指出了二者的這種關係:“伏羲是太昊之子,傳太昊之制,因稱為‘太昊伏羲’,確切地說應理解為‘太昊氏的伏羲’。”這是十分有見地的。此外,大汶口遺址75號墓的陶背壺上有文字“昊”,證明此處墓地是太昊族墓地。這是太昊伏羲氏這一稱號來由的證據。除山東外的他處伏羲故里絕非太昊居地,也以“太昊伏羲氏”稱之,豈非有掠美之嫌?

五、從雷澤、成紀、仇夷、華胥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此條雖非汶泗流域獨有,但汶泗流域有華胥山,山下有華渚,漢時設華縣,還有伏羲之歌“扶徠”的扶梨山,以及成紀、雷澤、仇夷等,眾多伏羲文化痕跡較他處更多更全,其證明力自然更強些,伏羲出自汶泗流域的證據更充足些。

六、從伏羲、女媧的廟、陵和傳說以及漢畫像石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女媧廟雖然各地都有,但真正伏羲故里的後人祭祖必多且盛。這在汶泗流域體現得較之他處更為明顯。

1、泰山有伏羲廟三處:兩處在岱宗坊北,另一處在鬥母宮北。

2、鄒城市郭裡鎮有伏羲廟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頊,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左傳》記載:“周時須句風姓,司太昊有濟之祀。邾滅須句,則太昊廟在此久矣。”此廟之“久”不僅在山東最早,也是我國最早的伏羲廟。

鄒城羲皇廟遺址的石龜

3、微山縣兩城鄉劉莊村西有伏羲廟。漢《魏書·地形志》:“高平,二漢屬山陽……有洸水、千秋城、胡陸城、齊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廟。”此廟獨特之處是陵上建廟,為我國廟宇建築史所絕無僅有。

4、滕州與鄒城交界處有染山伏羲廟。石碑上書“唐朝二次尉遲敬德監工”字樣。可見建廟歷史久遠。

5、嘉祥縣長直集有伏羲廟。明代萬曆年間的《重修伏羲聖祖記》石碑證明此廟的初建時間在明萬曆年以前。

6、泗水縣有伏羲廟。廟碑有“重建伏羲碑記”字樣,落款有“元”字,可見元代時此廟曾重建。

7、曲阜城內有伏羲廟。清修《闕里志》雲:“伏羲廟在曲阜城內東北隅,今為三皇廟。

8、鉅野縣董官屯鎮的巨龍河有伏羲廟。年代不詳,也稱人祖廟。

以上伏羲廟計10處,其又早又多的特點為各地伏羲故里所無。充分顯示了真正伏羲後裔對先祖的濃厚尊崇情意。

七、有關伏羲、女媧的傳說

伏羲女媧在汶泗流域的陵廟多,流傳關於伏羲與女媧的傳說也多,尤其是鳧山一帶,僅關於伏羲女媧滾磨成親的傳說就有三個版本。這些傳說均與鳧山上一個叫老磨臺的地方有關。老磨臺遺址在伏羲陵西南方,沿龍潭水庫岸邊南的一個黃土平臺就是老磨臺,也叫滾磨臺,今仍可見。此外,《鉅野縣誌》也載有鉅野縣葫蘆河的一則伏羲女媧的創世傳說。他處伏羲故里可能也有伏羲女媧的傳說,但也只有一個版本。汶泗流域的多版本也與多廟宇同樣,表明了這裡才最有可能是傳說的源頭產生地。

漢畫像石中的伏羲和女媧

八、祭祀伏羲的濟寧鳳凰臺

《濟寧縣誌》載:“鳳凰臺距城八里,週一百四步,臺二層,上層高三四丈,下層二丈奇,上銳下寬”。國家文物局對鳳凰臺進行的考古發掘發現大量陶簋殘片。簋是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禮器,故考古專家確定此處為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壇。祭祀誰?《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記載:“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濟寧古為任國,顯然祭祀的是先祖太皞,也即伏羲。據查,全國稱作伏羲臺的地方有多處,濟寧的風皇臺為最早。

濟寧鳳凰臺遺址

九、有關伏羲女媧的漢畫像石

我國漢畫像石以山東的遺存最為豐富多彩,而山東漢畫像石遺存尤以滕州市為最。杭州師範大學漢畫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江繼甚指出:伏羲女媧畫像在濟寧反覆出現且數量之多,內容之廣,從目前出土發表的同體裁中為全國同類畫像所罕見,且數量佔了全國同體裁的絕大多數。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有很好的總結雲:“今鄒縣、鳧山、染山均有伏羲廟,魚臺、寨裡有伏羲陵,陵南有伏羲畫石,其他魯南各地,如嘉祥、滕縣及蘭山各處,有伏羲、女媧畫石,作蛇身形狀者亦夥。而山陵古蹟,父老傳聞,時有羲、媧舊事,正以地為羲族舊壤,崇祀仰鏡迄今不替,非無因而然也。”不錯,“非無因而然也”,如果不是“地為羲族舊壤”,還能有別的什麼解釋呢?

十、從伏羲的諸多發明創造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創造發明甚多。

1、伏羲制砭。《路史》:“伏羲嘗草制砭,以治民疾。”伏羲所用砭石非一般石料,而是出自泗水河的泗濱浮石。據《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載:“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這裡所說的東方即山東的泗濱浮石,又稱泗濱砭石。此石他處沒有。

2、伏羲作網。《漢書》:“伏羲作網罟,以田漁,取犧牲。”《古史考》:“伏羲氏作網。”汶泗流域水多魚也多,發明網罟以捕魚是伏羲居於汶泗流域而不是水少的他處伏羲故里的又一證。

3、伏羲始制嫁娶。《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嫁娶制在葬俗上是以出現成年男女合葬墓為標誌。其出現時間和地點已有定論。在我國各類歷史教科書中,均以大汶口遺址為例來說明。在大汶口墓地有男女合葬墓8座中有7座均屬早期,即5500年前。故這也成為我們認定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的有分量的證據。

大汶口文化復原塑像

4、伏羲始作歌扶徠。《通典·樂一》:“伏羲樂曰《扶來》,亦曰《立本》。”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對伏羲作歌扶徠考其出自泗水:“扶徠歌即鳳來之頌,乃神農之扶犁也。扶風來離音相同爾,是知神農因太昊之樂。”

十一、從伏羲始治天下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有關“百王先”的伏羲始治天下的史料很多。《史記·封禪書》:“聞昔泰帝興,神鼎一。”既然王天下,必有治績。那麼,伏羲治下的汶泗流域治績如何?考古資料顯示,自5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開始就迅速崛起並領先全國已有公論,大汶口文化遺址10號大墓中的隨葬品竟達史前罕見的180多件,足證其富裕。其他伏羲故里如果沒有考古資料的支持以示伏羲治績,怕很難稱伏羲故里吧。

包含前文在內,以上十一條證據基本包含了伏羲的主要經歷、重大事件和主要發明創造,形成了證明力極強的證據鏈條,而這是任何他處如天水、淮陽等地的伏羲故里所沒有的。因此,真正的伏羲故里只可能在汶泗流域,這裡才是伏羲一族的老家。其他各地的伏羲以及伏羲故里,不過是族支不斷遷徙而流佈各地罷了。

參考文獻:

1,逄振鎬《論原始八卦的起源》見《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2,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齊魯書社出版,1985年7月版。

3,王大有:《上古中華文明》,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


最近頭條上為了黃帝故里和黃帝陵的話題話題吵的不可開交,這其中有不少學者,大師,專家,也見了不少爆粗口的,動不動滅了這個,剿了那個,我想知道,其動機何在?

黃帝陵也好黃帝故里也罷,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君不見全國各地都有關帝廟?每個地方都可以供奉關公,不是也沒有人出來噴嗎?為何單單抓住黃帝故里不放?

我們可以去陝西祭典黃陵,也可以到河南看看故里,感覺不衝突啊,每年去湖南韶山的人還少嗎?

當然,有異議可以討論,可以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在某些所謂專家,大師的挑撥下相互詆譭,相互攻擊這就過了,當中不乏其人大言不慚的叫囂著滅了河南,叫囂著說河南是整個中國的公敵,請問!河南人民怎麼了?

如果覺得自己是對的,是毫無疑問的,問心無愧的,坦坦蕩蕩的可以聯名到中央,到國家的相關部門投訴,讓政府出面撥亂反正,那樣不是更有說服力嗎?

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多少磨難,多少屈辱才有今天大好形式和繁榮昌盛,我們的同胞才過了幾天天下太平,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還請各位擦亮雙眼,明辨是非,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我們的善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絕非妄言,挑起民族仇恨,詆譭兄弟情義的言論無異於分裂祖國,這種仇者快親者痛的行徑應當為我們所不齒!

同胞們,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家庭裡不好嗎?我渴望所有的同胞都團結起來,一致反對這種惡毒的言論和攻擊!

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見諒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指正!


獨守禪心走紅塵1


伏羲出生在甘肅這不矛盾,伏羲他爹燧人氏是河南商丘人。伏羲出生甘肅天水,河南長大,在河南成業,建都。死後葬在淮陽太昊陵。






炎黃子孫愛我大中華


正常人是不會幹這個事情的。

他們是屬於第五縱隊的。

有組織,骨幹人員就那幾個。



國寶會說話


陝西人有多可笑你們自己看,黃帝陝西人說埋在陝西應該祭陵。河南說黃帝生在河南陝西人不認,現在伏羲陵在河南河南人從古至今都在祭奠陝西人說伏羲是甘肅人不成認河南的,可是河南人也沒有說過伏羲是河南人。可是陝西人就是不承認伏羲陵。多麼可笑,同樣一件有爭議的事黃帝和伏羲,陵在陝西,陝西人不承認河南黃帝故里,現在伏羲陵在河南陝西人又不承認伏羲陵說伏羲是甘肅人。呵呵仔細想想挺可笑只要是和河南有關係的陝西人第一個想的就是否認。


總有刁民想害朕8876


天水大地灣文化有8000年曆史,山東汶泗文化有5500年?難道黃河水倒了?差了2500多年,難怪稱其為東夷之地,夷人講歷史不可信也。不管怎麼說,潘金蓮肯定是山東人無疑,誰也爭搶不去。


小汀9


羲皇故里在天水,人文始祖在天水,而天水市甘谷縣伏羲屬伏羲二代,河南伏羲屬始祖伏羲之後人,故伏羲氏東進屬於多代伏羲之功!


付伯平V滿江紅


認定歷史人物遺蹟主要看歷史記載。不管是伏羲還是黃帝,故里和陵墓都不是問題,出生地和埋葬地不在同一地方很正常。如果是同爭故里就要看歷史記錄的史實可靠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