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弟子无数,除了孙悟空功成名就,其他的都干什么去了?

时光机子李Mr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须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级高手。他不仅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而且还培养出无数的弟子门徒。可是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在《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的弟子们,除了一个没有毕业的孙悟空搞出了一翻“大事业”之外,那么其它的弟子究竟都干什么去了呢?

樵夫的描述

孙悟空在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中,碰见了一个高歌的樵夫。便误以为是神仙。没成想这个樵夫忙摇手否认,并告知孙悟空这山中确实是有一个神仙。自己所唱的歌就是神仙教的。

按樵夫所说:这山叫做灵山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教出来的徒弟不计其数。如今还有三四十个跟他一起修行呢!

须菩提祖师的门下

于是,孙悟空便到了斜月三星洞,拜了须菩提祖师认做师父。此时须菩提祖师便说了如此一番话: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问题的起源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须菩提祖师的能耐那么大,做为第十辈的小徒孙悟空都有能乃搞出“闹天宫”的动静来,那前几辈的弟子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搞出一些动静让世人知晓吗?

无奈的答案

在西游记中,其实很隐晦地告诉读者,须菩提祖师的徒弟们为什么都没有“扬名立万”。他们真正的去了哪里。

在孙悟空初见须菩提祖师时,他看到“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

在须菩提祖师收了孙悟空之后,祖师即命众人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在这里,西游记的作者已很陷晦地说明了祖师的徒弟们身份都是“仙”。那这些称为仙们的徒弟们,根本就已超脱生死,修为境界上超脱凡尘,视功名利益为粪土。在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中,对仙是这样的一个解释: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

这就说明了须菩提祖师的徒弟都是“仙”。而仙的归处就是隐居于名山大川。至于“扬名立万”之事此时已不是他们的“至爱”了!

那为什么孙悟空同样也是须菩提祖师的徒弟,他就偏偏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这就得从这一小节的标题来说明了。为什么是无奈的答案呢?因为孙悟空虽然说是须菩提祖师的徒弟,但也只能说是半个徒弟。因为孙悟空在半途中就被祖师逐出了师门,那些养性修心的法门并没有学到,所以才导致性情的张扬大闹天宫,后期又被戴上了紧箍被约束狂野的心境。

假如孙悟空能够耐住心性,老老实实地从须菩提祖师门下出师,之后的一切出风头的事情恐怕也都不会发生了!


小结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就是:

菩提祖师弟子无数,除了孙悟空功成名就,其他的徒弟都寄情于大川、修心于名山。修炼着各自的心境,追求着天地的大道。根本没有心思去搞那些“沽名钓誉”之事了!


恒实说


菩提祖师的神秘之处在于他和如来同处西牛贺洲这一地界,而如来佛祖不知有他。菩提祖师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仅教了悟空三年,便使得这猴子把天庭闹得天翻地覆。这样大神级的人物不仅本事高强,而且有教无类。但在《西游记》中,我们知道他仅有孙悟空这个徒弟闯出点名堂,其他的弟子都干什么去了呢?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菩提祖师确实收了众多弟子,但这些弟子所学的东西大都是旁门左道之术,像孙悟空这种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人物毕竟是少数。这从孙悟空在炫耀自己的变幻之术时,同门师兄弟大声喝彩中可以得到印证。


其次,菩提祖师并不是再也教不出比孙悟空厉害的弟子,而是和他与世无争的追求有关。可以这样说,孙悟空学了三年,也只是学了个菩提祖师本领的皮毛。但菩提祖师就是连孙悟空也不愿再授予他更多的本事,这是为何?主要和他追求清净、独善其身有关,要不他也不会把自己的气息屏蔽起来,连如来也不能得知。

最后,菩提祖师有可能教出了本事更高的弟子,而且后来闯出了名堂。但正如和孙悟空的遭遇一样,菩提祖师把这些弟子赶下了山,而且严厉警告不得报出师门。所以我们一直误以为,菩提祖师闯出名堂的弟子中就只有孙悟空一个了。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加以关注。


烟斗的传说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须是指老子、孔子的代称,道学、儒学。菩提是觉悟佛指佛学。在传统文化的抚育下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多了去了,数不胜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孙悟空大闹天空单指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违背传统道德和人伦的叛逆之事。所以须菩提不准说是自己的徒弟!欲知详情可读《也说西游》山西侯荃著有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