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五則——劉興道,沈慶之,李 鎮,謝南康,傅 亮

劉興道

零陵太守廣陵人劉興道。

罷職住在齋中,在西牆下安了一張床,忽然看見西牆邊有一隻眼。

轉眼之間變成四個,漸漸又多,最後到滿屋都是,時間長了就消失了,不知道去向。

一會兒又看見床頭前面有頭髮從土中出來慢慢變多,然後出來一個人頭,原來是神方相的頭,不一會又自行消失了。

劉興道從此發愁又害怕,重病臥床不起。

【原文】零陵太守廣陵劉興道,罷郡住齋中,安床在西壁下。忽見東壁邊有一眼,斯須之間,便有四。漸漸見多,遂至滿室。久乃消散,不知所在。又見床前有頭髮,從土中稍稍繁多,見一頭而出,乃是方相頭,奄忽自滅。劉憂怖,沈疾不起。(出《續異記》)

沈慶之

宋朝太尉沈慶之要求辭官不作,皇上不準。

慶之說:“張良是著名的賢臣,漢高祖還允許他退歸家鄉,我有什麼用,您必須留我。”說著就掩面哭起來。

於是皇帝下詔,授予開府處理,並讓他去廷尉待罪。

慶之目不識字,手不能寫書,然而聰慧敏思超過一般人。

曾經與皇上對詩,讓僕*師伯執筆,慶之隨口吟出:“微生值多幸。得逢時運昌,衰朽筋骨盡,徒步還南岡。辭榮此聖代,何愧張子房”並慨嘆他言詞好。

慶之曾經在年初的早晨作一個夢,夢到一個人送給他兩疋絹,並說:“這些絹足夠你用了。”

慶之醒後感嘆說:“兩疋絹八十尺,夠用卻沒有餘,老子今年不免一死了。”

當年,果然被皇帝殺了。

【原文】宋太尉沈慶之求致仕,上不許。慶之曰:“張良名賢,漢高猶許其退。臣有何用,為聖朝所須?”乃啟顙流涕。帝有詔,授開府,便詣廷尉待罪。慶之目不識字,手不知書,而聰悟過人。嘗對上為詩,令僕*師伯執筆,慶之口占曰:“微生值多幸。得逢時運昌,衰朽筋骨盡,徒步還南岡。辭榮此聖代,何愧張子房。”並嘆其辭意之美。慶之嘗歲旦夢人餉絹兩疋,曰:“此絹足度!”覺而嘆曰:“兩疋八十尺,足度無盈餘,老子今年不免矣。”其年,果為原(按《宋書》:“廢帝紀元景和,”“原”疑“景”之誤。)和所誅。(出《談藪》)

李 鎮

廬山往南走十多里的地方有座雞山。

山上有個石雞,雄雞冠和爪趾很大就象活的一樣。

道士李鎮就在雞山下住,常常象對寶物一樣賞玩這個石雞。

有一天,石雞忽然毀碎了。

李鎮就告訴別人說:“石雞突然這樣,我的死期到了。”

於是與知己故舊作最後的告別。後來僅一個多月李鎮就死了。

【原文】廬山自南行十餘里,有雞山。山上有石雞,冠距如生。道士李鎮於此下住,常寶玩之。雞一日忽摧毀,鎮告人曰:“雞忽如此,吾其終乎!”因與知故訣別,後月餘遂卒。(出《幽明錄》)

謝南康

宋朝永初三年,謝南康家的婢女外出走在路上,碰到一隻黑狗。

那狗對婢女說:“你看我背後的人。”

婢女抬頭一看,只見一人身長三尺,有兩個頭,婢女又驚又怕急忙往回跑。那人和狗也跟在婢女的背後到了家中,家中人都嚇得躲避逃走了。

婢女問狗:“你來幹什麼?”

狗說:“想吃食罷了。”

於是她就給狗作了食物,狗全吃完了,兩頭人也出去了。

婢女就對狗說:“人已經走了。”

狗說:“到了正巳時再來。”過了一些時候,狗就不見了,不知道在哪裡。

後來謝南康家的人都死了。

【原文】宋永初三年,謝南康家婢行,逢一黑狗,語婢曰:“汝看我背後人!”婢舉頭,見一人長三尺,有兩頭。婢驚怖返走,人一狗亦隨婢後。至家庭中,舉家避走。婢問狗:“汝來何為?”狗雲:“欲乞食耳!”於是婢與設食,並食食訖,兩頭人出。婢因謂狗曰:“人已去。”狗曰:“正巳復來。”良久沒,不知所在。後家人死喪。(出《續搜神記》)

傅 亮

宋永初年間,北地傅亮任護軍之職,他的哥哥子珍住在府西。

夜間忽見北窗外邊的樹上有東西很象人,近看,臉部寬有三尺,眼睛橫立,外形象方相(一種兇惡的鬼)。

子珍驚慌害怕,用被蒙上臉。

很久才不見。後來傅亮被誅殺。

【原文】宋永初中,北地傅亮為護軍。兄子珍,住府西,夜忽見北窗外樹有物,面廣三尺,眼橫豎,狀若方相。珍遑遽,以被自蒙。久乃自滅。後亮被誅。(出《廣古今五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