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五则——刘兴道,沈庆之,李 镇,谢南康,傅 亮

刘兴道

零陵太守广陵人刘兴道。

罢职住在斋中,在西墙下安了一张床,忽然看见西墙边有一只眼。

转眼之间变成四个,渐渐又多,最后到满屋都是,时间长了就消失了,不知道去向。

一会儿又看见床头前面有头发从土中出来慢慢变多,然后出来一个人头,原来是神方相的头,不一会又自行消失了。

刘兴道从此发愁又害怕,重病卧床不起。

【原文】零陵太守广陵刘兴道,罢郡住斋中,安床在西壁下。忽见东壁边有一眼,斯须之间,便有四。渐渐见多,遂至满室。久乃消散,不知所在。又见床前有头发,从土中稍稍繁多,见一头而出,乃是方相头,奄忽自灭。刘忧怖,沈疾不起。(出《续异记》)

沈庆之

宋朝太尉沈庆之要求辞官不作,皇上不准。

庆之说:“张良是著名的贤臣,汉高祖还允许他退归家乡,我有什么用,您必须留我。”说着就掩面哭起来。

于是皇帝下诏,授予开府处理,并让他去廷尉待罪。

庆之目不识字,手不能写书,然而聪慧敏思超过一般人。

曾经与皇上对诗,让仆*师伯执笔,庆之随口吟出:“微生值多幸。得逢时运昌,衰朽筋骨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代,何愧张子房”并慨叹他言词好。

庆之曾经在年初的早晨作一个梦,梦到一个人送给他两疋绢,并说:“这些绢足够你用了。”

庆之醒后感叹说:“两疋绢八十尺,够用却没有余,老子今年不免一死了。”

当年,果然被皇帝杀了。

【原文】宋太尉沈庆之求致仕,上不许。庆之曰:“张良名贤,汉高犹许其退。臣有何用,为圣朝所须?”乃启颡流涕。帝有诏,授开府,便诣廷尉待罪。庆之目不识字,手不知书,而聪悟过人。尝对上为诗,令仆*师伯执笔,庆之口占曰:“微生值多幸。得逢时运昌,衰朽筋骨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代,何愧张子房。”并叹其辞意之美。庆之尝岁旦梦人饷绢两疋,曰:“此绢足度!”觉而叹曰:“两疋八十尺,足度无盈余,老子今年不免矣。”其年,果为原(按《宋书》:“废帝纪元景和,”“原”疑“景”之误。)和所诛。(出《谈薮》)

李 镇

庐山往南走十多里的地方有座鸡山。

山上有个石鸡,雄鸡冠和爪趾很大就象活的一样。

道士李镇就在鸡山下住,常常象对宝物一样赏玩这个石鸡。

有一天,石鸡忽然毁碎了。

李镇就告诉别人说:“石鸡突然这样,我的死期到了。”

于是与知己故旧作最后的告别。后来仅一个多月李镇就死了。

【原文】庐山自南行十余里,有鸡山。山上有石鸡,冠距如生。道士李镇于此下住,常宝玩之。鸡一日忽摧毁,镇告人曰:“鸡忽如此,吾其终乎!”因与知故诀别,后月余遂卒。(出《幽明录》)

谢南康

宋朝永初三年,谢南康家的婢女外出走在路上,碰到一只黑狗。

那狗对婢女说:“你看我背后的人。”

婢女抬头一看,只见一人身长三尺,有两个头,婢女又惊又怕急忙往回跑。那人和狗也跟在婢女的背后到了家中,家中人都吓得躲避逃走了。

婢女问狗:“你来干什么?”

狗说:“想吃食罢了。”

于是她就给狗作了食物,狗全吃完了,两头人也出去了。

婢女就对狗说:“人已经走了。”

狗说:“到了正巳时再来。”过了一些时候,狗就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

后来谢南康家的人都死了。

【原文】宋永初三年,谢南康家婢行,逢一黑狗,语婢曰:“汝看我背后人!”婢举头,见一人长三尺,有两头。婢惊怖返走,人一狗亦随婢后。至家庭中,举家避走。婢问狗:“汝来何为?”狗云:“欲乞食耳!”于是婢与设食,并食食讫,两头人出。婢因谓狗曰:“人已去。”狗曰:“正巳复来。”良久没,不知所在。后家人死丧。(出《续搜神记》)

傅 亮

宋永初年间,北地傅亮任护军之职,他的哥哥子珍住在府西。

夜间忽见北窗外边的树上有东西很象人,近看,脸部宽有三尺,眼睛横立,外形象方相(一种凶恶的鬼)。

子珍惊慌害怕,用被蒙上脸。

很久才不见。后来傅亮被诛杀。

【原文】宋永初中,北地傅亮为护军。兄子珍,住府西,夜忽见北窗外树有物,面广三尺,眼横竖,状若方相。珍遑遽,以被自蒙。久乃自灭。后亮被诛。(出《广古今五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