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胃腸不適,但醫生卻讓我去看「精神科」?

出現反覆的脹氣、反酸、腹部隱痛、有燒灼感、腹瀉、便秘等各種胃腸不適症狀就醫,但是做了各種檢查都找不到原因,最後醫生給開了精神類藥物。為什麼胃腸不適卻要吃精神類藥物?

我只是胃腸不適,但醫生卻讓我去看「精神科」?

胃腸疾病分功能性和器質性的,通常患者出現了腸胃不舒服,檢查發現食管、胃或腸道出現了糜爛、潰瘍、發炎等問題,這種情況叫做器質性胃腸病。但是,有些患者通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常,而患者確實存在症狀且有些患者的症狀非常嚴重,這時候就考慮患者所患的是功能性胃腸病

在就診的過程中,比較多出現這種情況的是中年女性,原來有些症狀比方說胃脹等並不特別明顯,但在壓力下症狀會加重,表現為腹痛、嘔吐,劇烈的話還會有腹瀉,休息以後有些人症狀會明顯改善,如果症狀再不緩解就可以使用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

“患者的症狀往往和患者的情緒以及工作壓力有關,比方說有些人從事銷售工作,短暫的工作壓力加重,症狀也會隨之加重。”


我只是胃腸不適,但醫生卻讓我去看「精神科」?


胃腸道有一套自己的神經系統,管理胃腸道的分泌功能、吸收功能和運動功能。雖然大腦不能像控制手腳一樣直接控制胃腸的神經系統,但是每當出現情緒問題的時候,比如焦慮、抑鬱、緊張時,大腦分泌的一些物質就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引起胃腸不適。

另一方面,消化道症狀也會加重情緒異常的症狀,比如當患者腹痛或者腹脹始終治不好時,肯定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消化道的大病,就會更加地焦慮、緊張,消化道症狀也隨之加重。

此時給情緒異常導致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用一些精神類藥物,改善異常的情緒,就可以有效調整胃腸道的神經功能,緩解胃腸不適的症狀。


我只是胃腸不適,但醫生卻讓我去看「精神科」?


第一,要緩解精神壓力,跟患者解釋通過各項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

第二,要詢問誘發因素,如果是經常加班導致的壓力過大,建議休息一段時間,如果是家庭問題最好通過心理疏導、自我調節來緩解情緒,實在不行可以配合精神類的藥物,很多患者服藥後三四天都會起效果,不過要持續治療一段時間。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因為情緒異常,總是有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症狀,胃腸道就會留下不好的記憶,以後稍有情緒波動,都可能會出現胃腸不適。


我只是胃腸不適,但醫生卻讓我去看「精神科」?


工作壓力大的人,最好的自我調節是給自己放個假,趁著中秋國慶出去旅旅遊、逛逛街。長期晚睡或者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務必要對自己的要求嚴格,早起早睡。更年期的女性,自我調節相對麻煩一些,建議患者儘快找專業醫生進行諮詢,可能幫助更大。獨處的老人,子女的關懷對老人的症狀緩解比藥物更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