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美國往事》是由瑟吉歐·萊昂內1984年執導的劇情片,電影聚焦於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這部電影長達4小時11分,估計放在今天也有電影院不願意放映,畢竟放這一部電影可是超過兩個場次了,得要浪費多少票房。​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當年就是因為時長的原因,《天國王朝》想要縮減下時長,結果被剪得面目全非,遭遇滑鐵盧。

估計由於萊昂內的名氣他的這部電影保留了如此時長,憑藉該片也入圍第4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美國往事》屬於萊昂內往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他兩部是1968年的《西部往事》及1971年的《革命往事》,三部曲把美國夢通過不同的往事進行了詮釋,展現了萊昂內對美國夢的期盼和反思,而萊昂內本人也由於獨特的電影風格在當時獲得的評論也是兩極分化,厭惡他的人恨不得反他打入十八層地獄,喜歡他的人,把他奉迎為教主級別的導師。

據說當年姜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前把《美國往事》看了五十多遍,想要從中汲取營養。

這部電影值得汲取,雖然敘事緩慢,但在這些經典敘事中涵蓋的東西很多:愛情、友情以及一個時代一個小黑幫的起伏爭鬥的縮影,而隱藏在背後則是更深刻的美國夢。

是友情終止的愛情,還是兩個世界的愛情?

萊昂內的電影中經常出現目光,這也是他在電影中經常使用的手法,因為目光意味著凝視,而凝視則代表著希望或是回憶。

當漂泊30年後的麵條回來時,地點依舊沒有變,通過老年人的目光凝視穿越時空看到年輕的黛博拉正在練習芭蕾舞,年輕的容顏如此純淨,時光已逝,容顏不老,換來的則是黛博拉曾經回應的目光,聰明的她知道麵條在偷窺,這種目光意味深長,既有情竇初開,也有大膽引誘的意味,以同年齡相比,女孩的成熟度總是比男孩強。

演員珍妮佛•康納莉年紀輕輕就把黛博拉的神采精髓演繹得出神入化,留下了經典的一幕。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歌德說過: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也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黛博拉是麵條一生得不到的幸福,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但是原來這種幸福看上去離他很近,卻不期然的走遠了。

從一開始黛博拉是對面條有好感的,若是麵條能夠拋棄兄弟們,脫離黑幫走正道,估計這種愛情能夠持續下去,只是麵條的兄弟情感太重,年輕易衝動也把兄弟情放在第一位,當然選擇愛情是否最終能走到一起,依舊無法預告這種選擇的結果,因為人性太複雜。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當第一次兩人進入約會狀態時,是Max在偷窺並搗亂叫麵條,讓兩人之間第一次真正的約會和吻化為泡影,細思極恐的是原來從一開始Max就已經在設計麵條了,而麵條依舊把對方當成好兄弟。

麵條在Max的呼叫(友情)和黛博拉(愛情)之間,選擇了前者,黛博拉對著麵條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快去吧,你媽在叫你了。同樣的話在多年後再一次對面條說過,從始至終,麵條始終把兄弟情放在愛情前面。

當面條和Max兩人和其他黑幫人打架時,黛博拉關閉了後門,從此之後,黛博拉的心門同樣對面條關閉了。

萊昂內的鏡頭又對準關門後黛博拉的眼睛,眼光堅定而溫柔,此時也許黛博拉知道她應該和麵條是兩個世界的人了,一扇門隔開的兩個不同的世界。

當面條出獄回來的時候,這時黑幫已經快沒有市場了,但是麵條認為兄弟情依舊在,迴歸是他的第一選擇,愛情依舊靠後。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遇到黛博拉的時候,麵條再一次的沒有把握住機會,並沒有直接表達心意,面對max的再一次呼喚,麵條終於喪失了這次機會。

麵條在黑幫中打拼著,發了點小財希望能夠贏回黛博拉的心,但是黛博拉有自己的追求,她要去好萊塢去發展,畢竟芭蕾舞是她的夢想所在。面監獄中,黛博拉是麵條的想象支持,如今黛博拉要去好萊塢,要變成銀幕上的想象,麵條徹底絕望了。

在絕望中麵條強佔了黛博拉,面對傷害和被傷害的,有人看到電影中的這一場景時,認為導演萊昂內在褻瀆最純真的愛情,是反女權的施虐狂,其時並不是。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在《萊昂內往事》這本書中就談到這場戲的重要性。

萊昂內說:這是一種愛的嘶喊,麵條剛剛在監獄度過了十五年,他時刻思念這個在外面的女人,她始終像病了一樣愛著她.....他明白,他感受到了,她在容忍他這麼做,但他希望用這種粗暴的方式,讓她永遠不會忘記。

黛博拉並沒有恨麵條,在火車站還在等著他去送別,只是大醉後的麵條前天晚上帶著其他女人去賓館,假想女人是黛博拉以表達愛意,卻是另一種無助的絕望,早上又睡過了頭,浪費了最後一次寶貴的機會。

在火車發出的蒸汽背景中,鏡頭又對準了麵條無聲的凝望,這一次凝望的時間則是長達兩人三十年的無緣相會,再見時已是物是人非。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這部電影前3個小時,麵條和黛博拉藕斷絲連的愛情為主線,而背景略帶悲傷的音樂襯托出愛情的悲慟和無望,麵條的愛情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迷霧和悔恨中。

友情的偉大與背叛

麵條從小開始混黑幫,當結識Max開始,在Max的帶領下開始了飛黃騰達的日子,這也暗示著在這個小幫派中,心機最深沉的大腦中樞就是Max,麵條生命中的數個女人,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的最後都被Max搶過去了,黛博拉最後也成了Max的妻子。

而最大的背叛則讓麵條直接流亡三十年,在對兄弟背叛痛苦中度過了三十年。

當面條收到一封神秘信件時,歲月滄桑的麵條回來了,他已經與歲月妥協,唯獨想知道一個答案,一個過去的答案。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隨著麵條一起慢慢去梳理過去時,真相慢慢的浮出了表面,原來一切都是Max策劃的,通過自己的情婦誘使麵條去打那個告密電話,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一開始,麵條面對兄弟們的慘死認為是自己打告密電話導致的,躲在大煙館中抽大煙,而背景聲中電話鈴聲一直響個不停止的原因。

歲月沒有在黛博拉身上留下多少痕跡,但是黛博拉當著麵條慢慢卸妝時,喻意著她已經帶著層層的面具,不再是過去的黛博拉了,她試圖阻止麵條去和Max會面,但是麵條想知道最終的答案是什麼,他也想尋找到心靈的安慰。

萊昂內導演善於使用喻意、緩慢的臉部特寫動作(特別是人物的目光)及聲音來表達人物的情感,這點在鏢客三部曲也是同樣的表達,《黃金三鏢客》中墓地決鬥一場戲已經成為影史經典,其特寫鏡頭和剪輯技巧的運用給人浮想聯翩,原本決鬥是一件很快速的事,在這裡卻變成一件通過漫長時間才完成的事,萊昂內正是通過緩慢的鏡頭和敘事,隱秘拉長時間體現出各人內心的隱秘想法,也讓觀眾猜測到底各人的槍口應該對著另外兩人中的哪一個?

同樣在《美國往事》中這樣的場景到處存在著。當面條打完電話後,Max敲門進來順手把電話機放正,說明事情如他所想,他不但利用了情婦的愛情,也利用了麵條的友情,麵條打好了電話,就可以實施他的方案了。

最終是自己假裝死亡,其他兄弟是真的被打死,而這一切的過錯讓麵條背上了,也知道麵條會跑路並內疚一輩子。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麵條因為兄弟的情誼無法和黛博拉走到一起,但是對於Max來說,兄弟的情誼是用來出賣的,他一輩子都無法達到如同麵條那樣的兄弟情懷。

當自己建立的大廈行將崩潰之時,人之將死,贖罪之意卻更濃厚了,這也是為什麼最後他帶著贖罪的心把麵條找回來,想在自己必死的局面之前來一個聖人般的自我安慰,這也如同一些人的宗教信仰一樣,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以前犯過的錯通過贖罪就可以一筆勾消。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所以MAX想死也要死在麵條的手上,以達到最後心靈的救贖,但是麵條拒絕了他,而且從頭至尾只稱呼Max為秘書長,並不認同他就是從前的Max,過往的兄弟情已經隨著麵條打的那個電話結束在過去了。

最後Max的目光盯著麵條離去的那個門,神情複雜,他的心依舊無法得到救贖,Max在麵條的面前自行在垃圾車上了斷,Max的美國夢想破滅了,他建立的王國是如此不堪一擊。但是麵條的夢呢?

美國夢的幻想和破滅

萊昂內曾說,《美國往事》就是麵條的大煙夢。

在年老麵條的想象中,他又回到了大煙館內,這一次再也沒有電話鈴聲響個不停,對於麵條來說,三十多年的愧疚已經放下了,在大煙的煙霧中,他面帶著微笑,夢想是破滅了,但心卻淡然了。

《美國往事》:麵條窮盡一生,追求美國夢究竟是什麼

一同淡然的還有導演萊昂內,萊昂內出生於意大利羅馬,對於許多意大利人來說,美國就是一個夢幻般的存在,意大利影評人吉爾·塞伯就認為,萊昂內認識美國的方式不僅是一個消費的美國,一個被1945年的意大利所發現的派送著數不清的口香糖和巧克力棒的美國,更是一個好萊塢夢的美國,帶著明星和膠片上的英雄。

萊昂內也說,“在我的童年,美國就像一個宗教,一個巨大的熔爐,這是由全世界的人建立的第一個新型國家。筆直寬闊的馬路,泥濘而塵土漫天,無始無終,穿越整個大陸。”

當他真正去面對美國的時候,卻是發現這不是一個可以簡單用夢幻定義的美國,而是呈現著異常複雜性的美國,這裡有愛情、友情,也有背叛和血腥,所以他試圖以自己的影像去呈現這個真實的世界。

這也是當《美國往事》這部冗長的電影問世時,真正熱愛美國的人並沒有覺得漫長,因為美國夢需要時間去講述,去講述一個大家都知道可能也不太明白的美國夢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